万喆历史上的夜市,现在的夜间经济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5日电题:《万喆:历史上的夜市,现在的夜间经济》

作者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最近,“夜间经济”再次受到推崇。据报道,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到兰州、绍兴等二三线城市,相继推出了多项鼓励“夜间经济”的政策与举措。

其实,“夜间经济”对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一个“老”话题。

 夜间经济起于很久很久以前

说到“夜间经济”,这个词是新词,但说到“夜市”,这个词就真是老词了。对于夜市在中国的起源,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有一种看法认为,西周夕市是夜市的雏形,迟至两汉出现夜市。

证据之一是汉代一部重要著作——许慎所作《说文解字》,其中有关于邠亭夜市的记载。《说文·邑部》“邠”字解曰:“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最有价值的古文字学著作,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在那个时候的邠亭一带有夜市,所以,可以得出中国夜市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的结论。

还有一个重要证据,是《后汉书·孔奋传》中的一段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大意是,东汉初年,天下都很乱,大家都很穷,只有姑臧这个西部边境地方挺富裕,和羌胡做生意挺滋润,那儿的人积攒财富挺快的。对于中间“市日四合”,唐人李贤等注曰:“古者为市,一日三合,《周礼》曰:‘大市日侧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今既人货殷繁,故一日四合也。”这段是在说,汉代的市场名目繁多,有直市、,狱市、肉市、军市、宫市、关市等等,但按经营时间来划分的,以前只有《周礼》所谓“一日三合”,即大市、朝市、夕市,现在姑臧这地方人流物流太繁盛了,商品贸易交流特别发达,当地的主要经济发展矛盾已经从供给不足变成了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在人民群众的需求激励下,就在过去基础上新出现了一种“市”。这个新的“市”是什么?《后汉书》没有说明,李贤等人也未作注释。但是,既然早上有了,中午有了,傍晚也有了,那多出来的就只能是“夜市”咯。

 唐朝的夜市,虽然“犯禁”,还要happy

隋唐时期有“夜市”的认同就更多一些。料也更丰富些。我是说史料。

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牧《泊秦淮》诗中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一句写时间,第二句写地点,第三句写事件主角,第四句发牢骚。唐人方德元的《金陵记》中,也记载了金陵的夜市,说富人“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中买酒,呼秦女,置宴”,也能让人想象出豪门富客戴着大金链子撸串的唐代生活。

唐代诗人王建生于安史之乱后,因其同情百姓疾苦,写的诗多如《田家行》、《织锦曲》、《水夫谣》之类。当他游览扬州夜市,受到震撼,挥毫写下《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也有清新些的。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写了姑苏夜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但事实上,唐代实施了很严格的“宵禁”制度,一切生活起居都得听“鼕鼕”号令。《唐律疏议》记载,“宫卫令: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槌讫,闭门。后更击六百槌,坊门皆闭,禁人行。”又曰:“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夜行者,皆为犯禁。”早晨鼓声“鼕鼕”,“城”“坊”“市”三门齐开,人们开始生活;傍晚鼓声“鼕鼕”,“城”“坊”“市”三门齐闭,生活结束,否则为“犯禁”。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显然,唐代的夜晚市场是违法的。

不过,学者普遍认为,中晚唐时期各大城市及农村集市,夜市是很普遍的,南方地区尤为突出。

 宋朝的夜市,给你太多的选择

到了宋朝,夜市盛况空前。

北宋的首都开封,人口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南宋的首都杭州也是繁华异常。两座城市都是不夜城,坊市合一,营业时间和营业地点都很宽松并无限制,据说,常常是夜市未了早市已开,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真正“车如流水马如龙”。

陆游《夜归砖街巷书》云杭城“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而范成大的一组诗《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里,就描述了苏州的一天里,早市晚市相连的生活。

这时的记录也愈加细致。

南宋时期孟元老在南渡之后,回忆东京即开封的繁盛而作《东京梦华录》,对当时的夜生活亦有详细描述。据说开封的商业夜市非常繁荣,分布也广,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一个在御街一带,另一个在马行街一带。御街一带的夜市有两个中心点:一在朱雀门一带,另一个在州桥南北。以州桥为例,当街水饭、熝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冻鱼头、姜豉子、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等,吸引众多食客来品尝。到了晚上,州桥上灯火明亮,煎炒、熬炖、蒸煮、凉拌等食物,香气扑鼻,夏月有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脍、煎角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除小吃外,其日用百货也品种多样。酒楼茶坊四处林立,不可遍数。《水浒传》中的“樊楼”和李师师都真实存在,瓦肆勾栏里民间艺术表演也让大众很是开心。

到了南宋,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临安夜市早已实现全年天、全天24小时无休。夜市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

总之,宋朝夜市内容丰富,吃喝玩乐、吹拉弹奏、说学逗唱、高低雅俗,总有一款适合你。

 元明清以后的夜市,满地“清明上河图”,但我还是爱逛

到了元明清时期,学界对夜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