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名言 >> 中国古代的五礼

中国古代的五礼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说话要真诚、和气,尊敬父母和老人,与人为善,礼尚往来,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礼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等活动,进入文明社会后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手段。尤其在西周时期,礼的存亡与否被认为关系到国家安危,被列为国家基本政策之一,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以后各朝代都一直大力尊崇和推广礼仪制度。礼作为协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依据和标准,对中国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根据《周礼》记述,中国古代把礼分成五大类,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一、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祀天。主要包括:圜丘祀天;祈谷,大雩,名堂;祭祀五帝;祭祀日月星辰。祀地。主要包括:方丘祭地,四望山川;封禅;祭祀社稷之神。宗庙祭祀二、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涉及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三、宾礼宾礼是外交之礼,是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四、军礼军礼是军事之礼,是军旅操演、征伐等军事活动的典礼。五、凶礼凶礼是哀悯吊研忧患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凶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恤礼哀寇乱。礼在日常交往中,通常表现为见面时的互相行礼。古代礼还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上。古人认为衣冠关乎仪容、礼节,这既是自尊,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所以,中国古代的衣服讲究宽大、齐整,不露体;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冠要戴正,衣要整好,以正仪容,叫“正衣冠”。如果在别人面前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则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古代礼仪涉及广泛的范围,几乎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问题。只是到了近代社会,礼仪才缩小范围,成为一般礼节和仪式的代名词。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有继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其发扬光大。与此同时,也要依据时代的变化,适时恰当地为其注入新的因子,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保持永久的活力。——文章摘录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程》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编著,红旗出版社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