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代
礼
乐
制
度
音乐,作为一种传达感情的艺术,从早期的原始社会诞生开始就已经出现。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音乐的内容得到不断发展,音乐的形式也蒙上了一层政治元素,成了古代时期区别社会不同等级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随着周朝时期礼乐制度的制定后,这一特征更加明显。而到了汉朝时期,我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礼乐制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礼乐充分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特点。
西汉时期的礼乐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
1
在种类和形制上都较为大气
当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后,刘邦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制定一套专为自己服务、并且能够使整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包括政治经济,也包括文化方面。鉴于此,刘邦以周礼和秦礼为基础,着手制定了一套汉朝独有的礼乐制度,“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虽然汉朝在礼乐制度上有着自己的创造,不能说是完全照搬的周礼,但在具体的呈现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遗留下了周朝时期的许多特点。而周朝作为礼乐制度的发源时期,对于宫廷和规则秩序的遵守则更为明显,这就使西汉礼乐整体呈现出了庄严肃穆的特征。
从乐器的种类上来看,西汉时期的乐器种类已经较为丰富,既有着丝竹管弦类,如琴、瑟、筝,也有着礼制乐器,如铜编钟、编磬。但总体上来看,当时代表封建等级制度的大型礼制乐器占多数。它们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出土于许多现如今发掘的贵族墓葬当中,有力体现出了这一点。
正因如此,西汉时期在进行礼乐表演之时,也是以钟磬这种大型礼制乐器为主,丝竹管弦类则起辅助作用。另外,据《汉书》记载,西汉宫廷内部的乐器沿袭了周朝时期的基本制式,这也是其封建等级制度浓厚的体现。因此,这时期的礼乐尚且还没有更多普及到民间,政治意味大于享乐意味。
最后,在乐器的使用上面,西汉时期包括钟磬在内的礼制乐器也可以证明这点。通过对现如今发掘的一些大型礼制乐器的测试,我们发现这些音律与史书上记载的音律系统完全一致,呈现出特色的规律性,“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但是,也正因为它太有规律,导致其在整体音阶的变化上就显得比较单一,旋律也并不丰富,从而大大降低了音乐的耐听度,甚至与先秦时期相比都有所不及。
其中固然有着时代变化、礼制乐器发展不再辉煌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西汉统治者将礼制乐器看成了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而非单纯用于音乐演奏。
2
在出土地区和摆放上也同样体现身份
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在墓葬的安排上面也会有所不同。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自己的等级身份持着更为重视的态度。
虽然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当时的礼乐等级制度呈现出混乱的模样,但各自有权势的人却仍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彰显出自己的非凡地位,墓葬便是这种彰显的方式之一。在现如今发掘的许多座西汉贵族墓葬当中,主墓外面会有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坑,用以放置丰富的陪葬品,乐器便是陪葬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当时,只有等级尊贵之人才能够用上如此高规格的墓葬。而且,这些乐器也有相同特点,都是以大型礼制乐器为主,编钟、编磬、甬钟等相当常见。
在地域文化上面,当时的墓葬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体现。作为皇族所在地,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相对应的,这里礼制乐器的使用风气也最为浓厚。
即便是被分封到不同地区的诸侯王,同样会使用高规格的乐器来彰显出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是正统汉文化之人。但是对于那些不同民族以及偏远地区的人来说,他们的礼制乐器就充满了民族和地区特色了,与中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当然,随着民族融合以及汉朝对这些地区管控力度的加强,这一现象也逐渐淡化,最终还是变得殊途同归。
东汉时期的礼乐逐渐往平民化发展
1
乐器本身发生较大的变化
东汉时期,社会再度发生重大变革,无论是社会阶级还是文化等方面,与西汉相比都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因此,当时的礼乐也同样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乐器的种类来看,东汉时期的礼制乐器大量减少,即便是在身份尊贵的王侯墓葬当中也不例外。
相反,丝竹管弦类乐器和乐舞画像则大量增加,建鼓、盘鼓、笙、竽等都十分寻常。而在乐器本身的组合上面,同样是以丝竹管弦类乐器作为主导,礼制乐器已经退化成辅助作用。
但是,这并不代表礼制乐器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是更多地运用到专门的宫廷礼仪场合当中,彰显出隆重性和正式性,丝竹管弦类乐器则更为广泛和普及,并且更受人们的喜爱。
2
墓葬内的乐器摆放也发生变化
在音韵的表现上,丝竹管弦类乐器的表现力更强,所能呈现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感也更为丰富,它由此获得了东汉社会大部分人的喜爱。正是因为这一变化,使得在当时陪葬品的选择上面,这些乐器也成了主流。
不同于西汉时期一个主墓加上多个陪葬坑来放置陪葬品的设计,东汉陪葬品的放置是以内藏为主。从这个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们即便到死也要凸显出自己生前的地位,将墓葬当作自己死后的房屋来大肆修建。东汉时期的人们则更加提倡社会化和生活化,陪葬品的放置已经不再是以凸显身份等级为主,盛行的丝竹管弦类乐器才是他们的最爱。
时代的变化造成两汉不同的礼乐制度
1
社会发展当中自然而然地融合
西汉初期的礼乐制度是在参考借鉴了周礼和秦礼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也因此沾染上了周礼的贵族化元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贵族体系已经土崩瓦解,官僚才是社会的真正主宰者。
官僚职务虽然也可以传承下去,但大体上来说,社会阶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流审美必然也跟随着社会阶级的变化而变化,它必须是绝大多数人喜欢才能够流行下去。
虽然西汉初期的礼乐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振奋人心作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既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和内涵,也认为其略显僵化和呆板,很难使他们产生喜欢之意。因此,他们必然会推崇更为人所喜欢的俗乐。雅俗交融之下,一种新的社会审美便诞生了。
2
以乐府为代表的音乐机构的大力推广
汉武帝继位后,设立了乐府机构,专门收集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民间的俗乐得以进入宫廷当中得到演奏,这就与上面所提到的雅俗相融相对应。虽然它们在进入宫廷之后会得到相应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但从整体上来说,覆盖到了更广的人群。
此外,汉武帝还使乐府取代了太乐作为郊祀之礼配乐的作用,再度提升了乐府的地位。随着乐府的不断发展,其内容在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和喜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值得一提的是,乐府诗歌的音律虽然在后世失传,它的诗歌体裁却沿袭了下来。
3
东汉贵族豪强势力的增强是一大原因
西汉末年,随着王莽改制所造成的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纷纷发起对新朝的进攻。在经过多年厮杀后,刘秀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但是,不同于每一次朝代更迭所伴随的社会阶级重组,东汉时期的上层统治阶级基本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事实上,刘秀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联合了诸多不同地区的豪族势力。他们在东汉王朝的建立过程当中立下了大功,在东汉建立后自然也在社会内拥有了非凡的地位,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忽视他们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豪强地主们的势力便不断增强,养成了骄奢淫欲、贪图享乐的行为习惯,同时带动了全社会的享乐风气,丝竹管弦类乐器也就变得愈发流行起来。
总结
总的来说,汉代礼乐制度的演变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代人主动推动所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必然要求更多的精神享受。而在娱乐手段缺乏的古代,音乐便是这种享受的重要手段。
可以说,当时礼乐制度的变化不仅仅是乐器本身的变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和社会审美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才使得我国乐器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
-END-
素材整理自比比皆史及百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往期推荐汉服+Lolita+JK,“三坑+景区”如何开辟特色产业?
行业热点
如何成为“引流王”,打造沉浸式景区!
民族服饰
辉煌而灿烂的中国服饰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