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仇焕广,在我校讲授核心通识课程《大国三农》“地理与历史视角下的农业发展”专题的第二讲。
本次课程围绕农业技术的历史发展进行讲解。仇焕广教授从耕作制度、土壤改良、农具演进、种业发展、水利设施、病虫防护六个方面对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仇教授首先讲解了古代的耕作制度,引用《周礼·地官司徒》原文:“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引出西周及以前的“易田制”,并沿着历史脉络,讲解了战国时期的“连种制”、汉代的“代田法”、魏晋的“轮作制”、明代的“亲田法”。指出不同的耕作制度体现了土地与劳动力、生产技术的匹配关系,也指出这些耕作方式的演进从历史上来看也显著促进土地生产力的提升。
仇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壤改良的具体方法,从以“粪壤论”、“地力常新壮”为代表的古代土壤肥力说,到以现代土壤改良技术、土壤开发为主的现代土壤治理。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农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日益重视改良土壤,研制和开发出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和降酸碱剂等产品。
仇焕广教授进一步介绍农具的历史演进,从石器时代的石刀、石犁,到以畜力为代表的传统农耕,再到现代以信息化、机械化、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极大地发掘农业的生产潜力。
在种业发展方面,仇教授先引用农村常用的春联“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讲解了我国历史上的“五谷”和“六畜”。“五谷”最早出自春秋的《周礼》,在“谷宜五种”就列出了“黍、稷(粟)、菽(豆类)、麦、稻”,在《论语》里也出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词语。讲解了发源于我国的主要农作物、最早驯化的“六畜”等动物。同时,分别介绍了从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等不同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动植物品种。以玉米为例,介绍了外来农产品的传入对中国农业发展、人口密度、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明朝时期从南美洲传入中国的玉米,使中国人口密度提高10-15%,在-年,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使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提高18.8%。仇教授进一步介绍了现代种业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编辑技术、人工合成技术等,并分析了中国种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关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仇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坎儿井。坎儿井在古代称作“井渠”,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长期以来为解决新疆地区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介绍了都江堰、南水北调工程、现代水利设施发展情况等,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希望同学们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关于农业病虫害防治,仇教授指出先秦时代人们就已认识到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引用《氾胜之书》记载:“麦一把,艾一把,藏于瓦器、石器中,适时播种收可倍”等经验介绍先民如何用植物来防治病虫害。也介绍了先秦已始用植物性药物防治病虫害,如《周礼》记有“嘉草熏之”、“莽草熏之”等方法。仇教授对现代病虫害防治方法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1)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2)物理防治:措施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3)化学防治: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4)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最后,仇焕广用水稻和小麦的历史单产数据,介绍了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单产提升的影响。本次课程,从历史和现实对比的视角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