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忘来处,方知去处

北京专治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10.html

清明:不忘来处,方知去处

陈胜

久不还乡,就不能在先祖墓前祭扫。那年暑假祭扫未成,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要把这慎终追远的节日定在清明?从农历上看,无论是三月初的清明节还是十月初一的寒衣节,都是在草不丰茂的季节。譬如这盛夏,草木繁盛,路径难觅,祭扫是到不了跟前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们应当有尽享乡情亲情的权利。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为大家纪念先祖提供方便,可能也有这样的考虑。

《寻梦环游记》里有几句话说得很好:“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亡灵节和清明节,维系着共同的纽带。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预示着季春时节的来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时节,也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要时节。这一悠久传统,自战国秦汉以来多年间不曾断绝。古时清明有三大传统:踏春、扫墓、荡秋天。窝了一冬后,人们走出家门拥抱自然,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也在肃穆中拉近亲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丝中,杜牧洞穿了行人凄迷纷乱的心境。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一生漂泊,却离都城越来越远,愁云惨淡里唯有清明的风俗还与故国相同。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透过旷野纷飞的纸钱,看到了萧萧暮雨春草绿茵,也窥到了弥足亲情和世道人心。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由桃李欢笑到荒冢生愁,黄庭坚发出了世事无常的叹息。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故土家园;别处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长安城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该是一片锦绣了吧?春水滔滔,阻断了归途;目之所及,惟余茫茫一片……清明是感伤的时节,难免情绪万千。或许在这个日子伤春,浸润了岁月,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阔步前行吧。

周礼以降的宗亲情结,汉唐以来的儒家伦理,是深入我们骨髓的文化魂魄。由亲人到家族,由宗族到社稷。一以贯之,又血脉相连。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宋人解释道:虔诚地祭祀祖先,谨慎从事,追念前贤,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南怀瑾先生也说:“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

荀子曰:“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辩也。”人生天地间,最独特之处就在于辨析和思考。而在所有的思考里,一定是先有亲情的回馈,才有信念的坚守。

作家李佩甫先生在《平原客》的题记中写道:“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是一种深彻的社会观察和人生体验。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平凡又平静地过完一生,并不会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和豪言壮语。进入而立之年后,思想沉重,言行日趋成熟。上有高堂,下有子嗣,肩负期待,勉力而行。这才形成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处事风格和在历史坐标中的意义。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谁人没有父母先祖,哪个又不会在清明思及故人?有了爱与生命的拷问,有了灵魂的休憩,路才会走得更踏实、更稳健些罢了。

十字街头,倏忽明灭的纸灰里,一番倾诉,一番追思。

人生不忘来处,方知去处。

作者简介:

陈胜,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学者,TEDxZhengzhou演讲嘉宾、大型纪录片《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解说嘉宾。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长于散文、诗歌、历史传记创作和隋唐史研究。著有新人文畅销历史读物《大隋雄主杨坚》(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唐风烈烈》(郑州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微读本《揭秘中国古代科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诗集《往年他岁》(郑州大学出版社)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