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言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乃是一介文人,在他年老之时,也不免抒发一下年轻人的狂傲之气,“牵黄”、“擎苍”、“射虎”、“挽弓”等动作,亦是他梦寐以求的。古代打仗时,战士们靠的就是手上功夫,不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起码也会使几件趁手的兵器,否则上了战场,就只有等死的份。不过,骑马射箭乃是每名战士都要学习的基本功,达标之后才能奔赴战场,可为何到了现代,却没几个人能拉得开古代长弓,究竟是身体“退化”了,还是另有原因?
据史料记载,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弓箭了。当时,古人还没有高超的制造技术,所以箭杆就是一根树棍或竹竿,箭头则是磨尖的石片、骨、贝壳等。虽然看上去有点简陋,但弓箭的发明,却对古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一是加大了自保能力,二是扩大了狩猎范围,在其恐怖的威慑下,就连猛兽也要退舍三分。后来,人类又在箭杆上安装了尾羽,这样一来,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成为了后世箭矢的模板。
很多考古资料证明,古代弓箭的拉力很大,动辄以石、钧来计算,若是没有力气,根本连弓都拉不开。《吕氏春秋》中记载,战国时期的齐宣王喜欢射箭,一有机会就会过过瘾,身边人为了升官发财,都免不了阿谀奉承一番,说他膂力过人云云。但是,齐宣王却没什么天赋,臂力也不是很大,他用的弓还不到三石,可是手下却说他用的是九石的强弓,全天下仅他一人有此实力。因此,直到齐宣王离世,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是十分可悲了。
三石弓是一个什么概念?当年的一石等于斤,三石就是斤。不过,战国时的1斤约为克,所以三石,相当于现在的斤。斤,已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放眼全球,也没几人能拉开这样的硬弓。当然了,齐宣王也拉不开斤的弓,《吕氏春秋》中的记载,应该是把他夸大了。除此之外,《新唐书》里的王忠嗣能拉斤的弓,《宋史》的岳飞也能“挽弓三百斤”,按照宋代斤计算,他起码也能拉开斤的弓。
由此可见,但凡叫得上名号的将军,实力都要超出常人许多,而且这是实打实的天赋,就像“力能扛鼎”的项羽一样。可是,古籍中的记载就一定为真吗?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夸大其词,还有人认为现代人的身体出现了“退化”,除了军人或从事体育的人,都不能和古人相媲美。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不对,现代人之所以拉不开百来斤的硬弓,其实是对古人的测量方法产生了“误解”。
《周礼注疏·考工记》中有言:“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古人测弓拉力的时候,是没有上弓弦的,可是现代人测弓拉力,是对上弦后的弓弦施加力,然后再将测出的力,作为弓拉力的读数。将明、宋两朝的弓拉力数据对比可知,宋朝的弓拉力数据,要比明朝大一倍,也就是说,按照大多数古人的臂力,也只能拉开几十斤的弓,像岳飞那样的人少之又少,他实际上能拉开多斤的硬弓。
还有一点,弓的拉力和箭重有关,拉力大的弓,箭也要更重一些,反之亦然,否则就会影响弓的寿命,甚至直接导致损坏。根据《明会典》记载,明军战弓的拉力分为4等,从40斤到70斤,每10斤为一等,换算过来,也就是现在的48斤~84斤。到了明末,战弓的拉力达到了斤的标准,不过这只是极少数,普通士兵的弓箭,只有六七十斤的拉力。
当然了,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即使是几十斤的弓,他们也不一定能拉得动,身体虽然没退化,但是必要的身体锻炼,却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