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留学生压力山大看看他们都学了些什

秋风唯苦吟,举世少知音。

窗前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这是唐代新罗人崔致远留下的诗句,句句精炼,让人很难想到,它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崔致远12岁来中国,6年后考上“宾贡进士”,任溧水县尉(今属江苏省南京市辖区,县尉相当于今县公安局长,九品),后任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僚,因起草《檄黄巢书》名闻天下。在华16年后,以三品衔归国。

崔致远被称为“东国儒宗”,堪称留学生的代表。据严耕望先生考证,“自太宗贞观十四年(年)新罗始遣派留学生起,至五代中叶,三百年间,新罗所派遣之留唐学生,最保留之估计当有两千人”。

崔致远

新罗留学生之外,还有日本、渤海国、大食、百济、高昌、吐蕃、南诏等国留学生。宋代时,宾贡科举成单独考试,一直延续到明代。清代时,国子监延续明初政策,对琉球学生予以优待。

近日,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了至年度世界大学排名,目前全球较知名的大学排名榜尚有QS(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榜)、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榜)、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繁复如此,无非是为了生意——留学生是各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

与此相反,古代中国“厚往薄来”,招留学生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贴钱,所以宋代后,来华留学生规模再难与唐朝相比。

周煌《琉球国志略》封舟图

唐朝太学有学生

唐代招留学生,源于质子制度。

自春秋起,帝王、军阀便将子女、妻子等近亲送往敌国当人质,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秦始皇都当过质子。

唐太宗有三个身份:一是中原的天子,二是内亚的“天可汗”,三是代行佛法的转法轮王。作为“天可汗”,有权要求周边政权派质子入卫。早期到唐朝的新罗留学生都是“宿卫学生”,负责宫廷保卫工作,且在重大朝会时充任仪仗。

“宿卫学生”必须出身贵族,崔致远即属“六头品”。

新罗选官依“骨品制”,共8等级,即圣骨(有资格当王)、真骨(王族,无资格当王,后圣骨尽灭,真骨也可当王),六头品(不可当长官)、五头品、四头品、三头品、二头品、一头品。三头品(含三头品)以下皆平民,不可任官。

唐太宗有鲜卑血统,不重“华夷之辨”,他说:“自古帝王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到唐玄宗时,更是“开怀纳戎,张袖延狄”。

“宿卫学生”较清闲,平时在太学中读书。比如前面提到的崔致远,刚来华时汉语说得还不太好,不经学习,很难“登唐科第语唐音”。

唐代重教。据《唐会要》载:“贞观五年(年)以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等。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

唐太宗

房玄龄当年考砸了

唐太宗重视太学,与隋有关。

科举始于隋,但史籍无确载。褚遂良刻《房玄龄碑》中,有“年十有八,俯从宾贡”,意思是房玄龄18岁时考中“宾贡进士”。这涉及两个问题:

其一,房玄龄不是外国人,为何参加“宾贡科举”?

其二,为何称“俯从”?

著名学者高明士认为,隋开皇七年(年)始置“贡举”(即科举,此说源自宫崎市定),此时隋朝已定江南,急需培养自己的干部队伍,替代旧门阀。隋文帝此前已将四门学、书学、算学提升为中央学校,它们面向平民招生,本属小学,如今与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太学同级。此时隋文帝力推“均田法”,急需数学、书法人才。

隋代科举分三档:秀才最高,明经低三等,进士又低三等。

早期“进士”称“宾贡进士”,地位极低,房玄龄中进士乙第,仅从九品下,所以称“俯从”。

“宾贡科举”未选拔出太多人才,后来隋文帝也不太重视了。

隋末战乱,门阀凋零,加上唐太宗刻意打压,唐代“宾贡科举”改名“进士科举”,已是一枝独秀。

《新唐书》称:“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最为盛焉。”

唐穆宗长庆元年(年),又恢复了“宾贡科举”,此时已和原来的“宾贡科举”完全不同,只面向外国留学生。

留学生“压力山大”

留学生到唐朝后,一般在国子监学习,分学问生、请益生和还学生三种。学问生长期留学,学制一般10年;请益生有一定基础,来华研修,可长可短;还学生随遣唐使来,并一同返回,是短期培训。

入学前有考试,据《唐会要》,唐文宗开成二年(年),渤海国派来16人,只有6人获准入学;新罗派来人,只有7人入学,其余都被遣回。

入学前,留学生要向先生献束脩(礼物),行拜师礼。入学后,“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而书(衣)粮,唐自鸿胪寺供给”,即衣食由唐朝的鸿胪寺(相当于今外交部)典客署免费提供,如是留学僧(一般安排在长安的大寺庙中学习),鸿胪寺每年发四季衣服、粮料,并赐绢25匹。

据学者隽娅玮在《唐代留学生教育及其当代启示》钩沉,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学制相同:

《论语》《孝经》一年;

《尚书》《公羊传》或《谷梁传》各一年半;

《毛诗》《周礼》或《仪礼》各两年;

《礼记》或《左氏春秋》各三年。

教学方法分讲论、问难、诵读与读书指导四种。留学生和本土学生一样,也要参加旬考、岁考、毕业考。

旬考是每十天考一次,须背诵一千字、讲解两千字。岁考是口问大义十条,通八条为上等,六条为中等,五条以下为下等,即不及格。如果岁考三次都是下等,必须重修,再不及格,便勒令退学。毕业考则由博士出题,校长(祭酒)监考,题目则模拟科举。

由此看来,学业压力够大。

“宾贡科举”曾引发争执

唐穆宗开“宾贡科举”,给留学生们提供了一条科举成功的便捷通道。但“宾贡科举”是单独考试,还是与中原学生一起考,学界还有争议,学者郭丽的观点似更合理。

郭丽认为,唐代科举无糊名制(武则天时,吏部招考短期取糊名制),留学生们很可能和中原士子一起参考,单设考场(比如高丽士子康抚民便“召试舍人院”,而科举应在礼部贡院)。评卷时,考官会照顾留学生。唐代科举重诗赋,音韵要求严,留学生难免“海外音讹”,只要“文意稍可”,即可及第。

“宾贡科举”单列榜单,附在正榜末尾,即“十年观国,本望止于榜尾科第”。第一位及第的留学生是新罗人金云卿。

“宾贡科举”有照顾的性质,却引发渤海国留学生与新罗留学生争执。

渤海国在唐玄宗时内附,成羁縻州,大量派留学生入唐,因其历史上多次侵扰新罗,两国关系紧张。据学者党银平考证,渤海国乌昭度入唐科举,与新罗李同都通过了“宾贡科举”,乌昭度排名在前,回国后当了国相,让新罗大为不满,崔致远甚至写道:“既致四邻之讥,永贻一国之耻。”

崔致远后来科举成功,排名在前,他自得地写道:“光荣远播于三韩,自此以来,未之或改。”

后来乌昭度的儿子乌光赞也参加了“宾贡科举”,名列新罗留学生之后。乌昭度当时正好出使唐朝,请求调高儿子的排名,被唐廷拒绝。

到了宋代,因有糊名制,“宾贡科举”成了单独考试。

江苏省扬州市建有崔致远纪念馆

明代重视琉球学生

唐代以后,留学生数量锐减。

一是高丽光宗九年(年),时中原战乱,在逃到高丽的文士双冀建议下,高丽王朝自办科举。自唐朝到明朝,在中国科举成功的朝鲜半岛(含新罗、高丽、朝鲜)进士共53人,远多于其他地区。本地也可科举,使留学中国的动力下降。

另一方面,招待留学生的负担重,唐代鸿胪寺每年招待费折合成粮食,高达一万三千斛,后来王朝减少了投入。

在中国学习后,大部分留学生回国服务,比如唐开成五年(年),便有名留学生离开。

明太祖洪武四年(年),高丽国金涛通过“宾贡科举”,朝廷授予他县丞之职,金涛却拒绝就任,反而与三名同乡回国了。第二年,高丽国申请再派留学生,朱元璋的回应颇为冷淡:“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省宜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果愿遣子弟入学,为子弟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

不过,明太祖很重视来自琉球的留学生。

明初琉球“地无货殖,故商贾不通”,“琉球最贫”,“不驾舟楫,惟缚竹为筏,急则群舁之,泅水而逃”。自洪武二十五年(年)起,琉球派留学生到中国便成定例。

明太祖很可能看出了琉球巨大的地理潜力,下令迁“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在一系列帮扶下,琉球果然发展成东亚海洋贸易的支点,被称为“梯航万国”,成了稳定东亚秩序的重要一环。

琉球前往中国的进贡船

清代只教一门课

清康熙二十五年(年),4名琉球学生作为明代后第一批留学生,进入北京国子监学习,至同治七年(年)才不再派留学生。

对琉球留学生,明朝无人数限制,清朝则要求一任国王只派一批,学习年限也缩短成3年,最长不超过4年。

清朝这么做,可能是想节约成本。据学者许可在《琉球王国赴华留学生研究》中钩沉,清廷为每位琉球留学生日供白米二升,“鸡一只、肉二斤、茶五钱、豆腐一斤、花椒五分、清酱四两、香油四钱、酱四两、黄酒一瓶、菜一斤、盐一两、灯油二两”,此外“每年春秋赐锦缎袍褂,纺丝绸裤各一,凉帽各一,鞋袜各一双。夏赐纱袍褂,罗衫裤各一;冬缎面羊皮袍褂,棉袄裤各一,貂帽,皮靴,绒袜,被褥,席枕俱备”,且“每月硃墨纸笔银两五钱”。

唐代来华留学生可选算学、律学、四门学等,清代只有朱子学。留学生“每日早起,沐浴、正衣冠,诣讲堂听讲《小学》数条;《小学》完,讲《近思录》。饭后,讲经数条,临帖。灯下,讲四六古文各一篇、诗一首,次日背诵”。

琉球学生多次提出修改教学内容,从结果看,仍以道德教育为主。当时高丽王朝虽有科举,却未动摇贵族制,平民子弟机会少,仍希望留学中国来改变命运,可清朝教育如此封闭、狭隘,让人望而生畏。

留学教育有利于传播文化、增进感情、加强交流,但好事还要办好,效果无法量化,责权利不对等,就会越办越差。早点商业化,也许更好。(责任编辑:沈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