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篇68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赵为民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6、千万别做渔夫夫妻式的父母

有这么一个渔村,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了天鹅湖旁边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

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格外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捕来的小鱼精心地喂养天鹅。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冰封,它们没有办法去摄取食物,这对老夫妻就敞开茅屋,让这些天鹅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妻都是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有一天,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这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但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找不到吃的,饿死了。

这个故事里的渔夫夫妇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天鹅可以说是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人们很可能要为之感叹了:“多么好的一对老夫妻,多么幸运的天鹅呀!”可是天鹅悲惨的结局却又告诉了我们:正是由于渔夫夫妻这份过度地爱,使天鹅沉浸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础,无法适应生活环境,最终被变化了的生活环境所吞噬。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孩子营造着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孩子小的时候,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累;不让孩子干一点儿家务活儿。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老爷生活。当孩子大了的时候,又忙着给孩子谋一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要想着给他们留一笔丰厚的遗产,哪怕自己吃尽任何苦头也心甘情愿。这就是典型渔夫夫妻式的父母对孩子博大无私地爱。可是想一想天鹅的结局,我们还能对这种爱肃然起敬吗?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井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一旦生活中出现了“湖面的冰冻,”他们的结局绝不比天鹅好到哪儿去。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但是当这种爱变异成一种安乐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的时候,那就不再是爱了,就成为了一种能够把人置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希望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经受磨难、经受锻练,让他们长出息、增才干,最起码能独立生活,不做啃老族,进而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所贡献,这才是正道。

7、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在娇养中生活,他将学会任性。

孩子在溺爱中生活,他将学会依赖。

孩子在沉闷中生活,他将学会孤僻。

孩子在埋怨中生活,他将学会责怪。

孩子在谎言中生活,他将学会欺诈。

孩子在争吵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

孩子在奢侈中生活,他将学会浪费。

孩子在简朴中生活,他将学会节俭。

孩子在礼让中生活,他将学会谅解。

孩子在忍耐中生活,他将学会容忍。

孩子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

孩子在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信。

孩子能否天天向上,责任全在教师与家长。

8、向古人学习家教

(1)孔子的育儿经

公元前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孔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在20岁那年,他出任鲁国的小官。由于孔子一直努力读书,他的学问越来越渊博,孔子对于改进社会秩序颇有见地,但是鲁国的国君对他的劝告却置之不理。从此,孔子决定通过教学传播他的思想。孔子从30岁开始,到73岁去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先后教了多名学生,其中有72位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因此,孔子被后人称之为圣人。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设有孔子学院。

孔子在20岁时,生一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作为一代教育家,孔子谈到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家教时,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乃至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国父母,也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首先,我们不能忘掉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孩子在精神食粮、营养的汲取过程中不要“偏食”。其次,要提高孩子与有水平、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对话能力。

孔子还教育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所说的“礼”是以《周礼》为代表的“礼”。它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等,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与孔子同一时代有一个人叫孟僖子,他为了让儿子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临死之前专门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孔子那儿去学“礼”,由此可见,那个年代学“礼”是非常重要的。《周礼》和以《周礼》为代表的整套礼仪文化,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至少有以下几点功用:

首先是“身份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春秋时代有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荀子说:“万物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记》上也说:“礼者所以别同异也。”都表明了《礼》的“身份证”作用。

笫二,是“通行证。”众听周知,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他在10岁那年跟着他的家人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想去河南太守、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学士李元礼家里做客,李太守家的门槛是相当高的,一个10岁的小孩子要跨过这个门槛是很困难的。孔融却一路横趟,畅通无阻。孔融所利用的就是“通府家之好”。孔融对李元礼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曾经是朋友关系,我的祖先曾向你的祖先请教过学问。所以从那儿往下论,咱们就是朋友。”这就起到了“通行证”的作用。

第三,是“安居证”。孔子时代的《礼》,提倡一个“忍”字。我们现代的生活模式一般都是以“小家庭”为基础,可是在古代往往都是大家庭、大家族的生活模式。在唐高宗时代,在今天的山东寿张一带,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九世同堂生活在一起。这即使在当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事情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耳朵里。有一次,高宗到泰山封禅,回来路过张府,高宗有意召见张太公,问他说:“别人家三世、四世同堂,在一起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们家九世同堂在一起生活,而且还和和睦睦,你有什么方法把家庭治理的这么好呢?”这个张太公想了想,就接连写了很多个“忍”字。这个“忍”实际上就是对“礼”的一种使用。

第四,是“上岗证”。有一句俗话叫做“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话是从春秋时代流传至今的,话中的“理”实际上是当时的“礼”,现在话中的“理”是后人演变过来的。

孔子教育儿子是从读书识“礼”开始的。他要求儿子读《诗经》,读《礼》。因为《诗经》中的文章多半是与修身、齐家、治国有关;《礼》中的文章讲的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孔子认为,如果离开了这些,人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无法生话。孔子这种重视德育教育的方法,即是后世称谓的“诗礼传家”。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现在教育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也是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吗!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跟他儿子说:“你有没有研读过《周南》和《召南》,如果不好好研读《周南》和《召南》,那就好比你正好面对着一堵墙在那儿站着。”《周南》和《召南》是《诗经》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记载的是西周初年的一些风土人情、民间文化。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要了解很多风土人情,要懂得民间文化,只有这样,当你进入社会以后,才能如鱼得水,施展你的才能。

总之,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教育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对没有粗暴干涉、横加指责,希望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以圣人为榜样。

(2)孟母教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年,与孔子相差大约年。孟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大儒,与母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在此,我还是想把孟母的“三迁择邻”和“断机教子”的教育方法再与大家分享一下。

孟轲三岁时,父亲去世了,为了给父亲守坟,母子二人就把家搬到离墓地很近的地方居住,孟轲非常淘气,而且很聪明,从小就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住在离坟墓很近的地方,孟轲就和邻居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学着大人挖士、埋死人、跪拜、哭嚎的样子。孟轲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了眉头:“不行,我们不能住在这里了。”于是孟轲的妈妈又带着他搬到离集市很近的地方住下。到了这儿,小孟轲又和孩子们学着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顾客,一会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一会儿学着杀猪宰羊,表演的像极了。孟轲的妈妈看到了,又皱皱眉头:“不行,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母子二人又搬到了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居住。在这里小孟轲总是听到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从此孟轲变的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每月的农历初一,很多官员们都来到离学校很近的文庙行礼跪拜,相互之间以礼相待,孟轲见了之后,就效仿官员们大大方方,相互礼貌相待。孟母看到了,满意地点着头说:“嗯,这才是适合我们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在这个地方长时间地住下了。

通过“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以及所接触到的人的言行的影响,尤其是孩子在幼儿时期模仿力极强。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孟轲后来成就了大事业与小时候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下面再说说“断机杼”是怎么回事儿。“断机劝学”讲述的是孟母激励孟轲发奋学习的故事。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就问道:“学习怎么样啊?”孟轲漫不经心地说:“跟以前差不多。”孟母看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她就让孟轲看着,把织好的布用剪刀剪碎了,并且厉声对孟轲说:“你荒废学业,不求上进,不增长才干,没有知识,将来只能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灾祸,你爸爸死了,你又不求上进,我凭什么靠织布供养你呢!”孟轲被母亲的这一举动,吓的脸色煞白。母亲又接着说:“女人如果懒惰,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道德,不为家庭创造财富,小孩子不努力上进,不勤奋学习,那么这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轲听了母亲的教诲,从此,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

还有一个故事是“买肉啖子”。在孟轲大约七、八岁的时候,他看到东边邻居家杀了一头猪,他觉得很新鲜,就回来问妈妈:“妈妈,东边邻居家杀猪干什么呀?”孟母正忙着织布,连想都没想,随口说了一句:“做肉给你吃。”但说完这句话之后,孟母马上就后悔了。她心想:“人家杀猪,怎么会做肉给我的孩子吃呢?除非我花钱去买他的猪肉,我的孩子才能吃上,如果我不去买,我的孩子就不可能吃上肉,孩子吃不上,而我又这样说了,这不是欺骗孩子吗?”想到这里,孟母马上停止了织布,拿上钱,立刻到东邻居家买了一块肉,回来做了就给小孟轲吃上了。她想教育孩子必须让孩子懂得言必信、行必果,做人做事必须有诚信的态度,这样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诚实不欺的优良品质。

以上我跟大家分享了“孟母教子”的故事,给我们做家长的以很深刻的启发。有道是:“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这就启发我们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著名作家柳青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成长的关键处往往体现在很多第一次上。”所以,对孩子的不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制止,否则,就有可能害了孩子,进而害了家庭。教育孩子要尽可能地讲道理,把握是非、利害、情理、言行,不要对子女进行体罚,有时要进行适当地转换。孟母把正在织的布用剪子剪成碎片,这就是一种转换,这匹被剪的布,既成为她发泄自己愤怒的对象,也成为她教育自己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的一个载体。一刀下去,道也教了,孟母的气也消了,真可谓一举两得。

明朝著名文人廖森曾经写过一首诗赞孟母:

今古谁知孟母贤,

殷勤教子地三迁。

养蒙肯使为屠贩,

学礼宁教戏豆笾(bīan)。

一旦功夫私有淑,

万年道统果能传。

看来作圣皆由此,

尽说天生未必然。

两千多年的孟轲之所以成为“孟子”,成为一代大儒,影响至今,并且还要世代地影响下去,与当年孟母的教诲有绝对关系的。中国历史上有三大贤母:一是孟母教子,二是徐母大义(三国初期,徐庶一开始是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破曹,打了许多胜仗,曹操难以招架,曹操又知道徐庶是极尽孝道之人,于是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请”进曹营,好吃、好喝、好招待,曹操还命属下仿照徐母的笔迹给徐庶修书一封,让徐庶进曹营为曹操服务。徐庶接到“母信”,知母在曹营,焦急万分,立即到曹营见母,临走时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到了曹营见到母亲,母亲问他,你不好好为刘皇叔服务,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徐庶说,是您写信让我来的呀!徐母看了信,知道是曹操耍手段把他骗来的。徐庶母子甚为气愤,决心不给曹操出任何主意。在后来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三是岳母刺字。这“岳母刺字”妇孺皆知,我不再多做解释。

(3)刘邦的家书

椐《史记》记载,刘邦生逢乱世,早年不爱读书,不学无术不说,还顽劣成性,曾经拿博通经史的儒者之冠撒尿。泰始皇“焚书坑儒”,大禁私学,破坏文化的举动,却正中了刘邦的下怀,因为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读书了。

但是经过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他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政府机构的完善巩固以及各种制度、各种管理办法,民心的安抚疏导。现实让他不得不改变自己“因马上而得天下,《诗》、《书》无用”的看法。得力于助手陆贾“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忠告,使他意识到修学设教的重要。

于是,他一改轻儒贱学的陋习,请人讲书论道。令陆贾著书论述秦朝得失天下的原因,以资借鉴;起用儒生担任朝廷官员,令儒家学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刘邦自己不曾读过多少书,但对孩子却提出了很严格的学习要求,对太子的学习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是自己的接班人),要求儿子(他共有8个儿子)勤学习,凡是上呈的重要报告,都要亲自动手写,不要让秘书代劳。

他在临终前留给太子刘盈的《手敕太子书》(“敕”读作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一文中,刘邦毫不掩饰自己过去的浅陋和无知,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儿子刘盈,一定要勤奋学习,以便担当起治国安邦的重任。

《手敕太子书》原文如下:“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於汝者,皆拜,并语於汝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立足,哀此儿犹小也。”(刘邦给刘盈修的此书是在公元前年写的,因为原文都是古文,读起来特别困难,所以我把原文省略了很多,读者只看译文就是了。——编者注)

译文如下:我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求学,我非常高兴,当时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直到登基,我当了皇帝,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于是让别人讲解,了解文章作者的意思,回顾以前的所做所为,实在是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古代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让给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并不是不珍惜天下,而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不足以担当大任。人们有品种良好的牛马,还都很珍惜,何况是天下呢?你是我的嫡(读作dí)传长子,我早就有意确立你为我的继承人,大臣们都称赞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经想邀请他们,没有成功,今天他们却为你而来,由此看来,你是可以承担重任的,现在我决定你是我的继承人。

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学向,不过在读书写字时多少知道一些而已。因此文辞写的不太通顺,但还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看你作的书还不如我。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秘书代笔。

你何时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辈,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可怜这孩子太小了。

以上就是刘邦写给儿子刘盈的家书(的译文),这短短的家书中饱含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情实感,也给我们这些当父亲的很多启示。

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必要时,开展适度的自我批评是非常必要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承认错误需要勇气,尤其是做父母的,有时适当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能使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更加可信。在刘邦给儿子写的这道手令中检讨了自己以前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这是完全错误的,他说,这些年做了皇帝,才知道读书的重要,因此在忙乱之余,也常常看书学习,从中知道了许多古代圣贤做人、治国的道理,通过读书、学习,用书上记载的这些道理来对照自己的所做所为,深深感到自己有许多不对的地方。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一定要勤于学习,刻苦读书,努力掌握治国安邦之策。上奏章要亲自动手写,不要让别人代笔……刘邦渴望子孙读书治国的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由于刘邦的家教,才为后来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景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才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找到根据,出现了“兴大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这样蔚为壮观的文化教育大发展的局面。

(4)白居易的教育智慧

白居易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朝诗坛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仅是流传至今的诗歌就有首之多,其中《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成为传世名篇。那么,提倡以诗歌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白居易,在家庭教育方面,是否也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呢?

白居易在58岁那年得了一个儿子,可谓老来得子,欣喜若狂,赋诗一首,以示庆贺。谁料天不随人愿,不到3岁的时候,他的这个儿子不幸夭折了。伤心欲绝的白居易为此忍不住又赋诗一首,在这首诗中,有这么一句:“于今又作邓攸身”。在这句诗中他引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邓攸”。邓攸是西晋时代的一个名人,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在一次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侄子,而将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的独生子。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邓攸一般被视为侄儿们的保护神。白居易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想向世人表明:从今以后,他要把自己在独生儿子身上没有完全施展出来的家庭教育施加到其他晚辈身上。而他所运用的载体主要是诗歌。在《遇物感兴因示子弟》一诗中,原文是这样的:“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遇且善,鸠心钝无恶。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

白居易在以上的这首诗中,对晚辈语重心长地寄语是:“不可苦刚强”当长辈的有时会遇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晚辈,这时,当家长的或者当长辈的要告诫这些自视甚高的晚生们:你之所以自视甚高,是因为你站在了前人的臂膀之上,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的臂膀,换言之,你也总有那么一天会被后人踩在脚下;而从空间的角度予以考虑:“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能者在前头。”你在此地有自视清高的资本,并不意味着你在彼地也有自视清高的资格。白居易教育后生们一定要怀着一颗谦逊的心来处事为人。

白居易在朝为官40余年,经历了官场的凶险和风云变幻,总结出了为人处事,不能太刚,也不能太柔,不能偏执一端,要刚柔相济。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要“强弱刚柔间”。

在诗中,白居易还教育自己的晚辈要审时度势、成为一个得体的人。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提出两种得体的标准:一种是儒家的标准,一种是道家的标准。诗中所说的“上遵周礼训”就是儒家的标准,在儒家的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标准应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

在东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谢安,从小这个谢安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到了青年时期,他过人的聪明才智和胆略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当时朝廷中的一些高级官员纷纷举荐他进朝为官,按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是谢安他不去做这个官,他认为当时的形势还不是他出山做官的时候,于是就婉言谢绝了。这个谢安就和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孙绰等人整天遨游在会稽山阴之东,这就是谢安的所谓“独善其身”;后来,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出来做官,先在大将军桓温的手下做了一个幕僚,后来当桓温想起兵反叛朝廷的时候,这个谢安又想方设法平定了桓温的这次叛乱,这就体现了谢安的“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优良品质。

以上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他在70岁高龄时,总结一生的处事方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后世子孙的一首经验之诗。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方式反映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哲学。白居易去世以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写过一首诗来悼念他,诗的最后两句是:“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根据白居易的教育智慧,把唐宣宗的这两句话改为“家教智慧传千古,一度思君一豁然”更为贴切吧。

(5)苏东坡的父母是如何教肓孩子的

苏轼的父亲苏洵(xún)是北宋著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共育有6个孩子,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老六,他们上面的四个哥哥姐姐均夭折。尽管如此,苏洵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依然很严。苏轼在60岁时,被朝廷贬到海南岛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父亲监督自己读书:“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原来,苏轼幼时贪玩,不喜读书。一天,苏洵出门办事,临走前要求苏轼必须把《春秋》读完,回来检查。结果苏洵快回来了,苏轼却只读了三分之一,苏轼怕父亲检查,心里七上八下,好像鱼咬了钩一样难受。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还能梦到这样的情景,可见父亲的严厉真是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苏洵不但对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重视,更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他写过一篇《名二子说》,这篇文章向我们揭示了他是如何给这两个儿子起名字的,从而告诫他们要如何做人。苏洵说,一辆车子,车轮有用,车辐有用,车盖有用,但有一个小部件好像没有太大的用,那就是“轼”(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小横木——编者注。),它的作用是当坐在车里的人遇到颠簸时可以抓一下。虽说“轼”的用处不大,但是,如果没了它,车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他希望苏轼人如其名,不要显山露水、锋芒毕露,要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低调做人,才华要一点点地渗透出来。至于苏辙的“辙”字就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这个“轼”还有点用处,这个“辙”简直一点用都没有,“辙”是车轮子走过去留下的印,无论车子好坏、速度快慢,都会留下“辙”,而且无论什么样的车也都会留下“辙”(古代没有油漆路,也没有水泥路,都是土路,所以,只要车子走过去,必然留下车辙——编者注)。也就是说,这个“辙”与车子档次的高低无关,而且车子一旦走过,“辙”就远离车子而去了。苏洵希望儿子像车辙一样远离是非,能妥善处理祸与福的关系。从苏洵给的这两个儿子起名字的本意,我们可以看的出苏洵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进入社会要老老实实、低调做人,踏踏实实、圆满做事。

苏轼的母亲也出自官宦人家,她的性格既果敢又慈祥,她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值得我们后人借鉴。有一次,苏母带着十来岁的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个汉代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后来被人诬告,判了死刑,临刑前,他与母亲告别。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去性命,做母亲的支持你。”苏轼跟母亲说:“妈妈,我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你同意吗?”苏母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苏轼一生活得光明磊落、爱憎分明,这与他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

学而优则仕,公元年,父亲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弟兄二人进京(当时的京城是开封——编者注)赶考,考试一共要过三道关,其中一关是礼部组织的考试,相当于现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考。考试题目非常刁钻,考生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高超的理论水平才能应答。考完之后,当朝的翰林学士、大文人、文坛领袖欧阳修(当时是主考官——编者著)在阅卷的时候,看到一份考卷,立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大家风范。这主考官欧阳修把这篇文章给几个副考官看了看,大家意见很一致,觉得此人应该拿笫一,但欧阳修思来想去,这文章是谁写的呢?(当时肯定是密封阅卷——编者著)估计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能写出来,他想,我是主考官,我给我的学生判个第一,不妥,假若将来传出去岂不有了徇私舞弊之嫌。于是给这篇文章排了个第二。判完卷子,拆封一看,不是曾巩所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是22岁的苏轼。

就这样,当朝的翰林大学士欧阳修发现了苏轼,经过几次和苏轼攀谈、交流,这位当朝翰林大学士、文坛领袖欧阳修憾慨地说:“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欧阳修,可苏轼的名字会在文坛大放光彩。”

在这一轮考试中,苏轼、苏辙兄弟俩都通过了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都被授予了“进士及第”的光荣称号。时年苏轼22岁,苏辙19岁,弟兄俩少年名扬天下的辉煌成绩与他们在幼年、童年、少年时期严格的家教有很大关系。

(6)嵇康的家训

嵇康是曹魏时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与阮籍、刘伶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嵇康一生蔑视权贵、狂放、任性、耿直、淡泊,由于他的这种不把当官儿的放在眼里的性格,那么很多掌权的人当然就对他不感兴趣,最终因为得罪了官员钟会,被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嵇康死了,苦了他的妻子(曹操的女儿)和他10岁的儿子嵇绍。嵇康临刑前夕,写下了一篇《家诫》给他的儿子嵇绍。

接常理,像嵇康这样铁骨铮铮的硬汉,应该教育儿子发扬自己的节操和风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嵇康这篇《家诫》洋洋千言,却是告诫儿子千万不要像自己这样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篇《家诫》原文将近字。第一句话用了六个字:“人无志,非人也。”其实这意思非常明显,人必须立志,无论立短期的志,还是立长志,无志者,非人也。在这封书信中,包含了很多悲凉、感慨,也重点阐述了只要确定了主攻方向,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一定要坚持到底,那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为了不使儿子的方向跑偏,所以嵇康给儿子非常细心地选了五个人生的榜样:即申包胥、伯夷、叔齐、柳下惠和苏武。

为什么嵇康要让自己的儿子以申包胥为榜样呢?因为嵇康认为申包胥是最忠于楚平王的忠臣。说到这儿,这里演绛着一个真实的故事:申包胥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叫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因受费无极的诬告和谗言,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一看大事不好,就连夜逃到了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伍子胥在吴国建了姑苏城,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城,至今苏州仍有“胥门”——编者注)。公元前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军事家)率吴军攻打楚国,等到吴兵攻进郢都(楚国的首都),伍子胥寻找楚昭王,没有找到,于是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痛打了鞭,以报杀害父兄之仇。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申包胥逃到山中,他让人给伍子胥捎话说:“您报仇的手段,也太残忍了吧,连死人你都不肯放过,你毕竟曾是平王的臣子,曾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他死了,你连他的尸体都不放过,竟然如此妄为地污辱死人,这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申包胥心想:“你伍子胥要灭楚,我就一定要复楚!”就是文章中所讲的“君能覆之,吾必兴之”申包胥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申包胥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来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他想说服秦王出兵帮他复兴楚国。经过在秦国一番活动,他发现问题远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在当时号称“春秋无义战”。谁出兵打仗都想有利可图,秦国出兵帮助复兴楚国,秦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申包胥没有什么资源可以与秦国来交换,没有办法,他只好动用自身的资源,他就跪在秦国王宫里大哭,请求秦国出兵,最后“泣尽继之以血”。意思是到了最后,眼泪哭干了,从眼里流出来的是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感动了秦王,秦哀公答应出兵复楚。秦国的军队最终配合申包胥,攻打吴国,复兴了楚国。在嵇康认为申包胥是最忠于君王的臣子,应该成为学习的榜样。这就是嵇康给儿子树立的第一个人生榜样。

第二个和第三个榜样就是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是同胞兄弟,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殷周之际。按照当时的王位传承规则,应当长子伯夷来继承王位,但是父亲孤竹国君不喜欢老大,喜欢老三。这伯夷知道了父亲的心思之后,他就断然放弃了自己的王位继承权,放弃了这继承权之后,还生怕老爸和三弟心里不踏实、不放心,于是,他就逃亡到国外去了。

老三叔齐看到大哥如此地高风亮节,自己也非常受感动,觉得不能违背传统的礼仪,于是他也决定放弃王位继承权,追找大哥让他回来继承王位,哥儿俩互相推让,结果谁也没有回来继位,哥儿俩一起到国外流亡。他们哥儿俩在流亡的过程中,正赶上“武王伐纣”。出于正义感,他们就找到周武王加以劝阻,劝阻失败,弟兄二人就“遁入首阳山中,终身不食周栗。”最后饿死在山中。由于他们的仁义、他们的坚持而名扬后世,流芳千古。嵇康也希望儿子嵇绍学伯夷和叔齐高风亮节、不谋私利、坚持正义的精神。

第四个人生榜样就是柳下惠。在正统儒家的心目中,之所以推崇柳下惠,是由于他是一位“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坐怀不乱”这个典故自从汉代以来一直为世人广为传颂,流传至今,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可归的女子,天气如此寒气逼人,柳下惠怕把她冻死,于是他就叫这女子坐在自己的怀里,解开外衣,把女子裹紧,同坐一夜,并没有发生一丁点儿的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此外,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的优良品质得到孔子、孟子等圣人的高度评价。嵇康也希望儿子以柳下惠为榜样。

第五个人生榜样就是苏武。苏武是西汉汉武帝时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外交家,他奉汉武帝的命令,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到了匈奴之后,不幸被迫卷入了一场匈奴的内乱,恼羞成怒的匈奴贵族在平定了那场内乱之后,恨屋及乌,千方百计地要逼迫苏武背叛汉朝,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整整在匈奴待了19年,在这19年当中,放了十几年羊,直到公元前81年,得到朋友的帮助,才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嵇康要求儿子要像苏武那样,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永远热爱自己的人民,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嵇康教育儿子不但要坚守人格、坚守志向,坚持信仰,还要想办法把自己保护好,提高远离祸害的能力。这并非代表嵇康向现实低头、向生活屈服,而是体现了一位父亲泣血般的爱子情怀。

嵇康的才华在古代的文人中是独树一帜,实属罕见。然而,自由狂放的性格既成就了他的才华,却也将他逼上了人生的绝路。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教训,他不想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希望儿子长大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从而获得安稳的生活。

嵇康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亡。”翻译成现代文的意里是:“如果有人想要求你帮忙,你确实觉得需要帮,最好不要表面上,大张旗鼓地、轰轰烈烈地去帮,你可以在表面上表示这件事爱莫能助,但实际上悄悄地去帮助他”。其实嵇康的这种处事方法也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做好事不留名”的处世哲学。

嵇康的儿子嵇绍一生按照父亲的《家诫》中所讲的严格要求自己,后来终于成为文天祥所点赞的朝中重臣。

(7)诸葛亮的《诫子书》

诸葛亮在给他哥哥诸葛谨的信中,曾特意说到自己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气耳。”诸葛亮所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他还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思远”,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诸葛亮晚年曾给儿子留下了一信,谓之《诫子书》,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如下: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慢,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的流逝,意志随着岁月的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在很多方面,我的事业无法延续下去,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导致心灵空虚,自己在空房子里悲伤叹息,后悔也来不及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些精辟的警句至今我们耳熟能详。诸葛亮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必须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门治学,生活条件太舒适了不好,容易怠惰,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能涵养道德,使自己奋发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