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官僚体系比较早熟,三公、九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其后延续了上千年,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演进、完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封建权力。当然了,由于这种持续改进模式,不同时代的三公、九卿内涵并不一样。
咱们先说三公。
三公的说法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被视为先秦时期最尊贵的三位官员。但对于三公指的是谁,在汉代时却因古文、今文之别,出现了极大争议。
汉代的经学家分为两类:古文经学家,指的是研究那些民间私藏的古文经书的儒生;今文经学家,则是那些尊奉由老孺口耳相传的经文的儒生。
双方在许多观点上存在争执。对于三公指的是哪些人,古文学家引用《周礼》,认为是太傅、太师、太保;而今文学家则以《尚书大传》为武器,将三公归为司马、司徒、司空。
但不管具体头衔是什么,先秦时期的三公都是正儿八经的实权派,他们作为天子的助手,全面参与政权事务的处理。至于为什么是三个而不是一个或四个,目的很简单:分权、相互制衡。
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各项制度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曾经尊贵无比的三公就没有设立。
西汉初期,在官职方面全面继承了秦制,同样没有设立三公,当时辅佐皇帝的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汉武帝执政期间,奉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经学对西汉政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那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开始被称为“三公”。
不过,无论有没有三公的称呼,西汉初期一直尝试对这些朝廷大员的权力进行束缚和限制,当初刘邦、吕后对萧何等人的打压就体现了这一点;汉武帝作为雄才大略的狠人,对于削弱丞相的权力更是不遗余力。
汉昭帝刘弗陵在这方面青出于蓝。为了更有效地制约丞相,他设立了“大司马大将军”这种新职务,赋予了其能够越级直面皇帝的权力,整个西汉年间,这一职务甚至成了权臣的标配,比如霍光、张安世、王凤(王莽的叔叔)。
而到了汉成帝年间,宰相再次被砍,同时大司空替代了御史大夫,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足鼎立的“三公”制正式确立。三者职务有所侧重,但待遇几乎完全一样,实现了较为理想的制衡状态。
不过,在西汉晚期,由于帝王暗弱、外戚崛起,权臣的权力空前膨胀,身居三公的王莽甚至篡夺了政权。为了扭转这种弊端,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刘秀着手对三公制进行更加伤筋动骨的改革:三公从此成了一种看似显贵、实则无权的虚职,相应的职能被完全转移给了尚书台。
所以我们看到袁绍家族号称“四世三公”,为啥却被宦官玩得团团转?手中无权力,等同于有名无实。
现在再看看九卿。
“夏制九卿”,相传夏朝时就出现了这种官职设置。《礼记》中谈到夏朝的政治体系时说道:“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但跟三公一样,九卿具体是哪些人,直到周朝时才有了系统的说法,他们分别是: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按照这种说法,前文中关于周朝三公的争论,显然是古文经学家的主张更为合理。
不过,先秦时期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实际上并无迹可靠。到了西汉初期,九卿并不是具体的职务,而是作为虚数来指代众卿、列卿。同样的,直到汉武帝时期,由于儒学的兴起,那时才习惯于把俸禄为中二千石的官员统称为九卿,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依据和考证。
一直到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本着全面复古的思想,九卿才正式成了正儿八经的官方职务,他们指的是: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看起来是不是很绕口?这就对了,王莽改制中的许多政策,大多都是老瓶子装新酒、用先秦的晦涩字眼给自己加上“圣制”的包装。
东汉也正式设置九卿,分别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其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延续了这一体系,但具体的名称也许有些许变化。
到了隋唐时期,九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
首先,名称变化较多,成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其次才是更重要的——九卿也像三公那样,成了有名无实的荣誉职务,全部从事些面子上的事务,诸如主持朝廷红白喜事、丧葬礼仪等等,彻底与权力核心无缘。他们的相关职能,都被划归三省六部。
直到这个时候,传说中的“三公九卿”彻底成为了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本质上就是封建权力的不间断重新分配,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强化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