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指的是什么?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三公九卿具体工作是什么?
三公
丞相: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九卿
奉常:汉取“尊大”之意,改名太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郎中令在主要职掌之外,还兼有其它一些职掌。其它职掌包括征讨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参与皇帝的丧葬活动、典校图书、荐举贤良方正。
卫尉:始于秦,为九卿之一,汉朝沿袭,为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隋以后改掌军器、仪仗等事。
太仆:太仆是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逐渐转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车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车辆,其余皆为主管马厩之官。太仆更重要的职掌是兼管官府的畜牧业。
廷尉: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每年天下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郡国疑难案件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
典客:掌管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
宗正: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秦置,掌皇室亲属。
治粟内史:秦代所置掌管谷食钱货的官吏,为九卿之一。汉初因袭。
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