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礼假如你成功穿越,该拿什么去当见面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bdfyy999.com/

突然给大家说贽(zhì)礼这么高古上雅的东西,现代人恐怕一时不好接受,但是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手信”已经在时下日趋流行起来,也就是那种并不十分贵重的小礼品小礼物,携带轻巧方便,又有文化含量,跟人见个面,仿佛不经意间拿出一份很得体的“手信”,不能不让人倍感温暖而刮目相看。

不久前,好朋友从福建回太原,相见之时,“手信”是一小盒精致的大红袍,名曰“我的父亲母亲”茶园茶,爱不释手,竟不忍心泡着喝掉。

这“手信”其实不是现代人精巧的小发明,而是我们又把古人的作风拾了回来。在远古时期,我们的老祖先就那么讲究,他们那时候的手信就叫“贽礼”。

去辞典里去查“贽礼”,一个意思是初次拜见长辈尊上时所送的礼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五回里写:“这是一份贽礼,却送得那么重!”一份贽礼竟然是四百两银子做的假笔墨,当然让“我”有些惊诧。

后来社交场合拜见时所赠送的礼物也叫“贽礼”。比如刘邦赴鸿门宴时,持白璧一双献给项王,玉斗一双献给范增。这里的白璧和玉斗就是“贽”。从出手这么贵重的“贽”也可以看得出来刘邦诚惶诚恐,心里虚得很。本来就是个手信嘛,何必弄得像要买自己的命一样?

那古代人的贽礼一般都送些什么东西为合适呢?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

意思是说,大者可以是玉帛,小者可以是禽鸟,而女人之间送点水果干果之类,表达一份敬意和诚意就完全可以了。

但即使说得如此随意,却也不能乱送,你是什么身份就送什么样的“贽”,其中还是很有说道的。

《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大夫执雁。”那么,这小羊和雁都是很好的贽礼,但得是卿和大夫那个级别的人才能赠送的礼物。

可送礼为什么偏偏是要抱一只羊和一只雁呢?郑玄注:“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失其类。雁,取其候时而行。”

“群而不失其类”,似乎表达不够精准和完善,《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注为“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似乎说得又太严重了。后来看到汉简《仪礼》之《士相见》注为:“羔,取其群而不党。”这应该是执政者对臣下赤裸裸的心理诉求和写照。

呜呼!“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羊果真是“群而不党”的生灵,行文至此,悲悯之心徒然而生。

那么各色人等究竟该拿什么为“贽礼”呢?

近日读元代王恽的《玉堂佳话》,写到关于“贽礼”,录如下:

“贽礼。帛有衣被之仁,皮有炳蔚之文,故孤执之。羔有跪乳之礼,有群而不党之义,故卿执之。进必以时,行必以序,雁也,故大夫执之。交有时,别有伦,被文以相质,死分而不变者,雉也,故士执之。可蓄而不散迁者,鹜(其书误为骜,骜,良马也,老百姓打死也送不起的)也,故庶人执之。可畜而不违时者,鸡也,故工商执之。”

开始以为是王恽自己的创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后来又查到此文出自宋代陈祥道所撰《礼书》卷六十一,王恽只不过是信手抄在自己的书里而已。

再说礼物的事。为王者须布仁兴文,以帛和皮为贽礼,什么皮?应该是纹彩绚烂的麋鹿皮。卿和大夫执羔执雁,不赘。“士”的礼物是“雉”,俗称野鸡,有的地方叫山鸡,雄者尾巴长,羽毛赤铜色或深绿色,有美丽光泽;雌者尾巴稍短,灰褐色,不能久飞。

这里让人特别好奇的是,既然是雉,必难蓄养,那身为一个“士”,想要出一趟门,漫山遍野去抓一只雉,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可要抓不到,岂不是失礼?

再说我们这些庶人,也还算方便,平时多养点鸭子是正经,要不但凡要出个门子,连只嘎嘎的鸭子也拿不出手,岂不是很尬?

士农工商,地位在农民之下的是工商界人士,可怜的,连拿只鸭子的权利也没有,出门见个重要的客人只能胳肢窝下挟一只鸡前往。当然,换位思考一下,想见的人如果看见你送的鸡,就知道来访者的身份,人家不想见你,倒是可以从容地想个正当的理由了。

后来又看到说,古时主人受了贽礼,等客人离去时,仍然尽数奉还,礼物是象征性的,不能嫌拿来拿去的麻烦。时间长了,那鸡鸭也知道当礼物没有性命之虞,估计也能乖巧地配合。

只是臣下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奉还的。所以,普通老百姓还是有蓄养鸡鸭的必要,否则可能“出不起门”。而身为一个士,平时得打几只雉在家里养着,以备不时之需。

现代人经常想穿越,那你穿越了不能不带点礼物吧?依咱的身份只配捉只野鸡或鸭子带上,问题是野鸡和鸭子能穿越吗?要是不能,你还得过去再置办,总之是很麻烦,远不如现在发个红包来得方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