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从小听评书《封神榜》,中学以后又看过几个版本的《封神演义》,那些个时候,也觉得纣王如何残暴。但是,长大以后,读得书多了,思考的事情也复杂了,渐渐地就认识到,纣王其实是被冤枉了几千年。
从汉武帝尊儒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来,封建王朝都在尊儒。儒学讲名正言名顺。正名顺言,兴礼乐,中刑罚!这是儒学的套路,正名是摆在第一位的。每一个封建王朝立国之初,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怎么样正名?天命论这个话题说起来就比较长了,孔子删编并留下的儒家经典《尚书》中记载着”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君权天授的记录。古代人非常迷信,祭祀、求雨和占卜在古代都是很重要的活动。儒这个字,字形上就是能与天地发生感应的人摆出香案来求雨,儒就是为天子正名的人,“天子”的称谓其实比“皇帝”要早。“正大光明,奉天承运”那一套,古儒也有提及,只是不如董仲舒讲得深入透彻而已。谈过天命论之后,就要谈一下礼,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仰慕周公之美,十分推崇周礼,周礼是孔子之前已经实行了较为成熟的政治制度,比如说,最重要的礼器就是鼎,现在还有问鼎中原和三国鼎立等等说法,可见鼎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鼎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鼎其实也和天命论有关,周礼中,祭祀活动,周公和不同等级的诸侯可以拥有鼎的数目,是有明确规定的。拥有鼎的数目,实际上就代表了拥有天命的程度。西方古代社会,教会很少拥有军队和土地,政治地位却能凌驾于国王和各级领主之上!天命论用于统治思想,对于迷信的古代人来说,是十分重要!而礼的字源本义恰是礼器,中空的用于盛放祭祀物品的器具。当然,封建字面的意思就是分封建制,秦之前中国确实是分封建制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得天命,拥有土地,各级分封下去,然后,得到土地使用权的各级诸侯要忠于天子,这个礼制是有十分严密的逻辑的。一个封建王朝立国,要先加强思想上的统治,皇帝就得为自己正名,自称真命天子,代表天来统治王国,要求各级封建官吏忠于自己,反叛就是大逆不道。但是,这里有一个悖论,比如说李渊也是隋朝的子民,李渊要为自己正名,就必然要把杨广说得凶残暴虐,搞得民不聊生。杨广修大运河搞科举抑制门阀,其实也很有才,只不过是征高丽时被豪强门阀摆了一道,杨家嫡系损失太大,镇不住了而已。
当然,乐和礼是一块的,诸侯八佾,孔子说这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呢?乐而已,怎么孔子看得这么重呢?原因在于,礼乐就是一块的,古时是围绕着祭祀活的。看古代民间的习俗,哪个中了举当了官一路上不是吹吹打打,彰显自己的威仪?周公搞礼乐也是要借天地之名彰显自己的威仪!周朝搞起了礼乐,是十分重视思想统治的。周本是商的部属,周朝灭了商朝之后,必然要把纣王写得荒淫无道,来为周的谋反正名,这个合情合礼。而且,周礼是儒学尊崇的,尊儒的几千年,孔子是圣人,那纣王必然就越来越残暴,最终一定会被人写成《封神榜》里的那个样子。
这里还有一个儒家常谈的“德不配位”的问题。当然,商纣也称自己代表了天,而且,周朝起兵攻打商朝的时候,也是进行了占卜的,当时,逢事必卜,埋人了要占卜,这叫凶占,收粮食了也要占卜,这叫吉占,周当时占卜的结果是天命归商纣,但是,周当时已经准备好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然,周也不可能去否定天命论和占卜学,还有周本是商的臣子,商不得天命,周为啥会接受商的封赏呢?于是,周就又发明了一套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德不配位”最早的出处,周说商纣本来是得天命的,占卜也是没有错的,可是呢,天意是会发生变化的,由于纣王无德,这个天意会慢慢的改变,倾向周,纣王德不配位,终将灭王。于是,周起兵,灭了商纣。可叹的是,汉武帝尊儒,西汉却从武帝开始走向衰落,而西汉尊儒,儒学中“德不配位”的说法,为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历史上,由于王莽德行高尚,被全国儒生推举当了皇帝。
纣王真的无道吗?我们看精通历史的伟人是怎么讲这一段历史的,下面三段是伟人的话。
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虚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商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纣王这个人聪明能辩,尚武能文。他打起仗来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商朝,纣王的父辈曾经几次对东夷用兵,获得了胜利,但没有击退东夷向商朝的扩张和冒犯。纣王当政后亲率大军东征夷人,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由此击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而且纣王尚武能文,他对东南的经略,使中原文化渐渐发展到了东南,这对我国历史是有贡献的。
伟人在图书馆研究了很多个中国历史,他的话可信度是很高的!
我们看事情主要的脉络,儒家经典中有个华夷之辨,当然,儒家提及此事,多是宣扬,诸侯对周王室的拱卫作用,共同抵御夷人的侵袭。当然,商朝的时候也是有华夷之分的,周受了商的封,本是有责任打夷人的。夷人强大了,对商纣有威胁,于是商纣王和夷人作战,还打胜了,俘虏了很多的夷人,却没有加害,而是把这些俘虏送到了朝阁,而这时,商的臣子周背后捅刀子,商的军队在前线作战调不回来,捉的几十万夷人俘虏和周里应外合,商纣没有办法,也就只能认命了。大致情节和封神榜也差不太远,比干、箕子被周收买,被纣王发现了,纣王杀了比干,关了箕子,但是却不知道微子也被周收买。商想和夷人作战,又怕后院起火,于是,商就对周施加恩惠,对于周勾结内臣的事也就给宽恕了,而且把在商当人质的文王给放回了周,还封赏了周地盘和很多物质,这样,纣王以为周已经心满意足了,就放心派兵和夷人作战去了。如果,纣王真的残暴,连箕子一块杀了,着手削减周国的实力,留下周文王当人质,把夷人的几十万俘虏也给杀了,周未必敢动,商纣也不一定会亡!也就是说商亡于对周这个自己的臣子太过仁义了。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史,治世盛世,明君往往会打压抑制豪强,豪强不能坐大,威胁不到皇帝,不好大喜功轻易发动对外战争,经济发展,民众富足,国家基本上就安定。当皇帝对自己的臣下太过仁义的时候,豪强就扩张实力,兼并土地,兼并土地的后果就是出现大量的流民,衣食无着的流民会影响到王朝的稳定,豪强已经坐大,此时就会乘机兴风作浪,然后,这个仁义之君最终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亡国之君。当然,国家都没有了,名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