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与什么合称为三礼

《礼记》、《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

《礼记》又称《戴孝礼记》、《戴孝之书》,成书于汉代,由西汉礼乐学家戴胜编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法规文集,共20卷49条。该书的内容主要写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汇编。共17篇。其中记载了周朝的各种礼仪,如冠、婚、丧、祭、乡、射、庭、订婚等。,主要记录士大夫的礼仪。秦以前内容不详,汉初一高堂生礼

《礼记》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细节,而且详细论述了各种仪式的意义和礼的制作精神,相当彻底地宣传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加强统治的同时,要利用以礼治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拉拢广大的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

《周礼》被称为《周官》,它是记载周代典章制度的书,主要是在谈官制,由此关涉到极为丰富的内容。如“天官冢宰”,是讲中央一级官员的制度设立、官员设置的。后世官制“六部制”的设立,其实正是《周礼》的六官,《周礼》的政治制度设计和官员设置。

从“三礼”观察,礼字包含了中国人的礼仪、制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社会运行、国家发展的重要规范和保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当中,作为道德准则对人们的素质修养起了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