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手足癣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原文:《邵氏闻见录》太祖初及位,朝太庙,见所陈笾豆簠簋,曰:“此何物也?”侍臣以礼器为对。太祖曰:“我祖宗宁识此!”命撤去,令进常膳。亲享毕,顾近臣曰:“却令设向来礼器,俾儒士辈行礼。”至今太庙先进牙盘,后行礼。康节先生曰:“太祖皇帝可谓达古今之宜矣。”小编“键盘”翻译如下: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为帝不久,在礼官的安排下,他第一次到太庙(皇帝祭祀祖先的庙宇)去祭拜祖先,要将自己当皇帝的大好消息告诉祖先们,让祖先们泉下有知。整个祭祀过程按照周礼,仪式繁琐,祭祀器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赵匡胤突然见到四种从未见过的奇怪器具,便问主持祭祀的官员道:“这几件器具是什么?”官员告诉赵匡胤,这是周朝时期的礼器,四种礼器分别是笾、豆、簠、簋((biān、dòu、fǔ、guǐ))。盛放果品的竹器是笾,放置干肉的木器为豆,供奉熟食的方形铜器称簠,装载黍、稷、稻、粱饭食的圆形铜器谓簋。赵匡胤听得头昏脑胀,武将出身的他实在对这套祭祀祖先的虚礼腻歪得很,直接说道:“我祖辈怎么会认识这些礼器,又怎么能吃得惯这些东西!”然后直接让人把这些礼器给撤走,又命令他们摆上平常吃饭的食物。赵匡胤祭祀祖先完毕后,按例应该是文臣儒生行礼,考虑到文臣儒生非常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他就对主持祭祀的官员说:“去把刚刚撤下的礼器重新摆上,请文臣儒生照旧例举行祭祀吧。”从此以后,凡是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都是先供奉平常饭食,然后再行礼祭拜。北宋著名理学家邵康节对此评价说:太祖皇帝通达古今、不拘小节的行为真的值得好好学习啊。小编“键盘”认为:赵匡胤作为皇帝,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喜怒我行我素,反而能在最快速度压制自己的不合时宜,在添加了自己一点私货的同时遵循儒家旧例。他能屈能伸,能够让自己不断地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什么位置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他一直都在进步。赵匡胤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文臣儒生的尊敬是刻在骨子里的,这对于打天下全依靠武将的时代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后来越来越“重文抑武”,并立誓碑“不得杀士大夫”,让后世的皇帝越来越倚重文臣,最终“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臣的地位在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