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沖上lt說文解字gt表標點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ivk_sa=1023197a

《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所作字書,乃漢語言文字研究者必讀常讀之書。據表中之意推之,《說文》蓋在許慎早間校書東觀之時已經草成,但唯至病重、感覺命不將久之時,才托子許沖將此書進獻皇帝,由是有此表之作也。古人作書,以一生為限,唯恐書已傳通而又有所得,不及增補或致遺誤;今人作書,唯恐不能多寫速刊,以充實履歷,評取職稱。由是可見今不逮古也。足見所謂“量化考核”、“數據統計”之弊端。然在位者多不能識各學科之差異,空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群民黎首又不能辨之,唯以某排行、某數據為判斷,故“文科式微”之聲紛紛入耳。若以蒐取孔方的能力為標準,則文科確乎微末之學,僅可艱苦樸素、勉強糊口而已;而若以其內涵視之,則胡能言文之無用?陳新雄《聲韻學》序述其師言:“科技不行,尚可外求;文化與文學乃我立國精神,乃不可求之外人者。”斯言是矣。所謂“文化自信”,不外乎此也。

感歎之餘,謹錄其文並釋讀之:

召陵萬歲里[1]公乘[2]艸莽[3]臣沖稽首[4]再拜[5]:上書皇帝陛下:臣伏見陛下神明盛德,承遵聖業,上考度於天,下流化於民,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萬國咸寕[6],神人以和,猶復深惟[7]五經[8]之妙,皆為漢制,博采[9]幽遠,窮理盡性以至於命[10]。先帝詔侍中騎都尉賈逵[11]修理舊文,殊藝異術,王教一耑[12],苟有可以加於國者,靡不悉集。《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13]《書》曰:“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國其昌。”[14]臣父故太尉南閤[15]祭酒慎,本從賈逵受古學。蓋聖人不空作,皆有依據。今五經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自《周禮》、《漢律》,皆當學六書貫通其意[16],恐巧說衺[17]辭使學者疑。慎博問通人,考之於逵,作《說文解字》,六藝[18]群書之詁皆訓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艸木、鳥獸、?蟲、雜物、奇怪、王制、禮儀、世間人事莫不畢載。凡十五卷,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慎前以詔書校東觀[19]、教小黃門[20]孟生李喜等,以文字未定,未奏上。今慎已病[21],遣臣齎[22]詣闕[23]。慎又學《孝經》孔氏古文說。(《古文孝經》者,孝昭帝時魯國三老所獻,建武時給事中議郎衛宏所校,皆口傳,官無其說)[24]。謹撰具[25]一篇,幷上。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26]。臣?首[27]再拜,以聞皇帝陛下。建光元年九月已亥朔二十日戌午[28]上召上書者,汝南許沖。詣左掖門會[29],令幷齎所上書。十月十九日,中黃門饒喜?[30]詔書賜召陵公乘許沖布四十匹,即日受詔朱雀掖門。敕勿謝[31]。[1]里:漢代行政區劃設置。《周官》以二十五家为一里,《尚书大传》以七十二家为一里,《后汉·郡国志》以一百家为一里。《周官》、《尚书大传》所载盖皆非汉制,故《段注》从《郡国志》。[2]公乘:漢時的爵位。《段注》:“漢仍秦制爵。一爵曰公士,八爵曰公乘。公乘者,言其得乘公家之車也。軍吏之爵祿最高者也。”[3]艸莽:艸,今用“草”字。“艸莽之臣”為有爵位而不仕者的自稱。[4]稽首:古代“九拜”之禮中最重的一種。[5]再拜:拜了又拜。古時常用於書信中作敬辭。[6]寕:通“寍”,安也。[7]惟:思也。[8]五經:指漢代立於學官的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9]采:通“採”。[10]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周易·說卦》文。[11]賈逵:東漢古文經學家,許慎的老師。《後漢書·儒林傳》記其行事。[12]“修理”至“一耑”:校對、整理以前的文書,[其中所記載的]特別的技藝、不同的學說,都是王者教化的一個方面。耑,“端”的本字。一端,事情的一個點或一個方面。[13]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窮盡神妙,通曉變化,這是深厚的德性。《周易·繫辭下》文。[14]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國其昌:凡是有才能、有作為的人,都要讓他們施展自己的才能,這樣國家才會昌盛。語出《尚書·洪範》,本為“而邦其昌”,避漢高祖諱,改“邦”為“國”。秦漢時引《尚書》皆稱《書》。[15]閤:《說文》“閤”:“門旁戶也。”今用“閣”字。《說文》“閣”:“所以止扉者。”是用來抵門的器物,《爾雅》、郭璞注皆同,故知“閣”與“閤”義本不同,至漢代尚能分別,蓋後世因形近音同而致誤,相沿成習,以致“閤”廢用而“閣”行。[16]自《周禮》、《漢律》,皆當學六書貫通其意:《說文》自序云:“《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之,先以六書”、“《尉律》: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云云。《尉律》為《漢律》篇名,此處“《周禮》、《漢律》”,正據此而言,舉古今制度以申識文斷字的重要性。並非如段玉裁所說:“獨言《周禮》者,舉一以?六藝也;必兼言《漢律》者,知古而不知今,不可以為政。”[17]衺:今“邪”也。错误的、歪曲的。[18]六藝:既指六種技藝:禮、樂、射、御、書、數,又指儒家六部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此處指後者,六經為群書之首,舉六經以括群書。[19]校東觀:在東觀校理藏書。《段注》本“校”後有“書”字。東觀,宮殿名,據《段注》,東觀在洛陽南宮。[20]小黃門:漢宦官名。[21]病:重病。[22]齎:持也,帶著。[23]詣闕:到天子的宮闕去。[24]“《古文孝經》”至“官無其說”:據許慎自序,則《孝經》自孔壁中出,与“鲁国三老所献”矛盾,疑是後人註文竄入。衛宏,東漢學者。衛宏從謝曼卿學《毛詩》,從杜林學《尚書》,而不見其校《古文孝經》事。[25]具:撰也。[26]辠:今“罪”的本字。[27]?首:即“稽首”。《段注》认为“?”是本字,“稽”是假借字。此处与前文稽首用字不同,盖后人改动。[28]建光元年九月已亥朔二十日戌午:建光元年為漢安帝十五年,公元年。己亥、戌午都是古代天干地支記年法。朔,農曆每月初一為朔。[29]左掖門會:在左掖門集會。掖門,正門旁邊的門。《段注》所據本門下有“外”字。[30]?:即“以”的本字。許慎、許沖的序中除此處外皆用作“以”,蓋後人改动。[31]敕勿謝:[這是]皇帝的詔令,[請]不要推辭。謝,推辭,拒絕。琢其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