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象曰:不耕获,未富也。释字(词)耕获指稼穑之事,泛指农业生产。“耕”泛指种田,即“稼”;“获”指收获,即“穑”。耕获,稼穑是农耕文明,目的是生产粮食果蔬。“不耕获”是指不以农耕生产为目的。比如游牧文明就不以农耕生产为目的。菑畬泛指治田。古代刀耕火种,“菑”就是刚放火烧荒开垦出来的新田,即初治之田。《说文》:“(菑),不耕田也,从甾”。所谓“不耕田”就是指新开垦出来还没有耕种之田,徐锴曰:“当言从艸从巛从田。田不耕则草塞之,故从艸;甾,音灾。”《疏》:“甾者,災也。始災杀其草木也”。“畬”指熟田,即多年耕种之田。《说文》:“(畬),三岁治田也。”“三岁”即指多年。“不菑畬”就是指任由田地荒芜,不治为耕地以为农业生产。耕获菑畬(shē)泛指农业生产活动。徐光启《甘薯疏序》:“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富这里指农业生产使农产品大量繁殖增多。释象《无妄卦》是由《否卦》变化而来的。《否卦》六二居中为坤体中爻。“坤为地”,居中而五行属土,故《否卦》六二取象为田地。《否卦》变为《无妄卦》后,坤体变为了震体。“震为苍筤竹、为萑苇”,又“其(震)于稼也,为反生”。反生之稼就是指反季节而生的稼禾,也就是刚收获後遗落的种子又生根发芽长出的庄稼,为不时之稼。坤体变为震体,就象田地中长出了植物,或为苍筤竹、萑苇之类的野生植物,或者长出了反生的庄稼。《否卦》和《无妄卦》的天时在仲秋之月,天地否闭,万物不生,反生的庄稼是不会有什么收成的,只能象野草一样随时而自生自灭,故曰“不耕获”。不耕获就是指不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田地里长满了野生植物或反生的庄稼,代表田地荒芜了,故曰“不菑畬”,就是指任由田地荒芜,不治为耕地。“不耕获,不菑畬”,泛指不以农业生产为目的。农业生产就是指农作物的繁殖和增量。农作物没有收成,则种子没有增量,这里谓之“不富”,故《象传》释曰:“不耕获(不菑畬),未富也”。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是秋天的收成,在秋天里,田地荒芜,庄稼反生,则不利于农业生产,不仅没有收成,反使田地荒芜,故“不利有攸往”,。但如果不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不为收获,不为治田,而或以畜牧为目的,则草木的生长是有利的,则“利有攸往”,故曰“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无妄卦》最终会变为《睽卦》。卦变时,《无妄卦》六二上行得尊位,成为《睽卦》六五君王。《睽卦》六五尊为君王,却不当位,说明《无妄卦》六二上而居王位,是小子继王位。仅为被动继承先祖基业,而不是积极进取,光大祖业。因其年小而柔,故谈不上光大基业,故“不利有攸往”;但王权世袭,继承王位则是必须的,则“利有攸往”。卦辞所谓“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其含义正是如此。义理动机决定行动。“田”既可开垦为耕地,亦可放牧或作为猎场。《无妄卦》六二为田,秋后长满了反生之稼,这些反生之稼,于耕获于菑畬则“不利有攸往”,因为这些反生之稼不但不会有收获,反而会荒芜田地,与野草无异。反之,若不为耕获,不为菑畬,反生之稼则可以象野草一样,任意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故曰“不耕获,则利有攸往”。可见,妄与无妄亦是相对而言的。李白的性格放荡不羁,豪放洒脱,嗜酒如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情于仕途经济而言则妄矣,于激发才情诗兴,则“利有攸往”,故无妄矣。孔子生于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却以恢复周礼推行仁政为己任,注定不为天下所容,不会有什么结果,然而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乃经磨难,虽然政治上不得志,却成就了一代圣人的丰富经历和美誉,为後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若为耕获,为菑畬,则不利有攸往。《无妄卦》最终会变为《睽卦》,《无妄卦》六二最终会成为《睽卦》六五,也就是说最终会承继大统,则为君王。由于六二年幼柔弱,不足以履天子职,故事实上“不利有攸往”;然虽“不利有攸往”却不得不往之时,则需要别人的辅佐,而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统治天下,只能先做个有名无实的君王,然后徐图发展。这就是说,不求其实,则可往矣,如反生之稼,视之以草,不图其有收获矣,故曰“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年龄无法选择。年幼不堪其位,无妄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