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绣呵,缪呵:穿梭啊,缭绕啊。勘校本作“寂呵,寥呵”,帛书甲本作“绣呵,缪呵”。以为从古本妥。独立而不垓:独立运行在不着边际的宇宙中。垓,边际。“垓”,勘校本作“改”,帛书甲本缺,乙本作“垓”。疑“改”为“垓”之误,故作“垓”。筮:筮卦,意为包罗万象。勘校本作“逝”,帛书甲本、乙本均作“筮”。以为从古本妥。返:循环往复,指斗转星移往复无限。王:王道,指天下公理。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它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无声呵又无形呵,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们姑且称之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空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关于“道”的性质和“道”的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说:“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道路。比起希腊古代唯物论者所讲的“无限”来,似乎更实际些,一点也不虚玄,可能人们受后来的神秘化了的‘道’的观念的影响,才认为它是状态的物体,包括有和无两种性质,由极微小的粒子在寥廓的虚空中运动所组成。
它是独立存在的,也不依靠外力推动。宗教迷信的说法,认为上帝是世界的主帝者,但老子说的‘道’在上帝之前已经出现;传统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天’,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起源。”汤一介说:“老子讲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说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道在物先”,又说“物在道中”,这种判断是把“天地”作为“物质”的同义语了。
宇宙万物是由本原产生的,本原就是道。以道所表达的自然哲学又把本原称为心性。心性本自具足,本自混沌,本不生灭,并在产生万法。心性产生了无数的相,所以无穷无尽的空间维次重叠在了一起。从心性上讲,生命不生不灭;从相上讲,生命出生入死。生命待以缘成熟之时,随万法现于天地间。生命是什么样的本质就现什么样的生命体。生命生于世道,世间法:出生,成长,成年,衰老,最后死亡。
生命者的灵性灵还好,不灵则就亡灵矣。万物在不断地运作,时空在不断地转移,灵性物在不断地变化,生命者在不断地复命。生命者若命存于福还尚幸,若命存于苦难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又恐惧。相与心性一直以自然规律在运作,相与心性都可以称为道,所以道法自然绝对的真理。相是以现实常规长久运作,而人把世道现实常规的自然规律称为:“科学”。而本原是现实就是虚妄,虚妄就是现实,现实与虚妄共为一体,规律常而不常,极端的变化莫测。但是回归了本性就成了至净圆满的永恒,回归了祸性就成了至恶浊劣的永恒。道法自然大于科学,科学只是道法自然的世间法。
自然在不断地产生相,那自然有没有界?“自然界”以外又是什么?本原和本原所产生出去的相都是自然,而在自然以外的“界域”是一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灵性,没有生命,没有实物,就连虚物都没有,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界域”,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界域”。既然自然以外什么也没有,那自然还有没有界?若说有也可以,那就是“自然界”外有‘什么也没有’。既然自然以外什么也没有那说自然有界就没必要了。
自然产生万法就必须要有“界域”来承载,这个“界域”要承载时间,空间,万物。所以自然不断地侵食“自然界外”,因为万法需要“界域”来承载。本原是无所不有,本原产生万法是侵食“自然界外”,所以形成本源。“自然界外”是什么也没有,所以本源就是“无所有无所不有”。然后本源又产生心元世界,心元世界又产生物元世界,这就是阴阳的诞生。以道所述的自然哲学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自然中有四大,而人是首位的,这是以人回归本性的慧光来看待。若人回归了本性,人与自然共为一体,人很大;若人未回归本性,人与自然对立,则人很渺小。人的生命体来于地,所以人法地;地的本体来于天,所以地法天;天的本体来于道,所以天法道;而道本自性质的表法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
(1)荀子践行礼学思想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用“仁”的学说改造了周礼,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承继孔子,深入地探讨了礼的起源,从多方面完善了孔子礼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礼学。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礼学的奠基者,那么,荀子则是使儒家礼学理论更加系统化、完善化。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10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50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注重“礼”,认为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脱离、超越自然状态的标志,同时,礼也是自然秩序的体现。同时,先王制定礼义,既适当满足人的欲望,又把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他在齐国的几年里,就为齐国的存亡提出过许多关于以礼治国的谏言。
那是在齐襄王的父亲齐闵王时。荀子看到齐闵王虽以“好士”自居,却不听学士的谏言,热心于对外扩张。南攻楚国,西困秦国,北战燕国,使得民憔悴,士兵疲。于是,就向齐国的丞相田文诚恳地提出批评。
荀子指出,齐王不崇尚礼义,不讲求忠诚信用,方圆数百里的国家,还要用欺诈、侵犯去争夺土地,图谋有商汤和周武王的功名,而不知自己处在楚国、赵国、燕国、魏国的威胁之中。如果有一国来进攻齐国,其余三国必定乘机兴兵。如果这样,那么齐国就必然四分五裂,被天下人耻笑。
荀子的忠告未被齐闵王所采纳。荀子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不久,齐国的前途不幸被荀子所言中。公元前年,燕上将军乐毅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兵,攻下齐国70余城。齐国都城临淄陷落,齐闵王逃亡到莒邑,被楚将淖齿所杀。公元前年,齐襄王即位,齐将田单率兵击败乐毅,才使齐国得以复国。
荀子的这段未被采纳的谏言,在齐国王室中被认为是很深刻的教训,他们悔不当初。同时,也从内心对荀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奉之若圣人。齐襄王尊荀子“最为老师”,表示对荀子最为敬佩。
齐襄王之后,齐王建即位,荀子被封为大夫,当了齐国顾问。还被众人推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负责飨宴时酹酒祭神。祭酒之职正和荀子对于“礼”的认识。因此,他在任祭酒之初,更注重对礼仪的把握。
这一天,齐王身穿上朝礼服,容光焕发,在宫人的簇拥下,乘着御用八鸾豪华轻车出了禁宫,来到稷下学宫看望稷下先生们,并准备在稷下学宫设宴,祝贺荀子做了祭酒。
荀子此前得知齐王驾临,命稷下学宫的先生们站立在稷门大道两侧等候。见齐王的御车来了,荀子快步迎了过去,向刚从车上下来的齐王施礼道:“荀况拜见大王陛下!”
这时,乐工已经按照荀子事先的安排吹竽鼓瑟,歌伎也随之舞姿翩翩,把个鲜花盛开的暖春季节,喧闹得更为温馨热烈。稷门外人声沸腾,是多少年来少有的热闹盛况。
在这隆重热烈的场面中,荀子随着齐王建走向学宫正厅,并谦逊地大声说道:“荀况乃区区学子,怎敢劳动大王亲自前来!”
齐王建彬彬有礼地说:“您如今已是大儒了。在列国中名望甚高,在稷下学宫很受众家学士的尊敬。先王在世就尊称您是‘最为老师’。如今荀老夫子重归稷下并担任要职,实属我齐国之幸!”
荀子谦虚地说:“荀况愧不敢当。”
按照齐王建的吩咐,祝贺荀子的喜筵设在学宫的大殿里。只见油漆得明亮照人的几案整齐地排在大殿两边,几案上丰盛的果品散发着清香,一盏盏高大明亮的银灯,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
来到学宫大殿,齐王建向荀子施了一礼,问道:“荀老夫子,寡人年幼,初继先王基业,愿请问先生,如何才能做好一国之君呢?”
荀子答道:“按照礼去行事,做到不偏不离。礼乃治国之准绳,强国之根本,成功之来源,功名之总纲。”
齐王建接着问:“如何才能使礼义施于国中呢?”
荀子答道:“先王制礼的根据,一是源于天地。天地是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依天地而生存绵延,所以人应尊奉天地;二是源于祖先。祖先乃血缘之始,有血缘才有人类绵延,所以人应尊奉祖先;三是天子。天子为政治教化之本源,社会的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要靠君师之教育感化,所以人应尊奉天子。
“基于这3点,君王首先修养其身。君王好比树立木桩,臣民好比木桩的影子,木正则影正。君王若想称王于天下,成一统之大业,务需彰明礼义,任用贤能。礼义兴则国安宁,贤臣用则大业成。”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