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到现代,从乡举里选到高考,中国历代的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在下个月进行,相信现在许多的学子都在紧张的忙碌考试。笔者当年也是从高考走过来的,特别理解学弟学妹们那紧张的心情。不过大家千万不能紧张,过度紧张会让自己发挥失常。笔者今天也就给大家讲讲从古至今,人才选拔考试的事情,给大家换换脑子,放松一二。

一.从周代到春秋——教学制度和人才选拔的初创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子们特别悲催,在那个还不算发达的年代,教育资源大部分都被世家大族垄断了,这些人往往掌握着巨额的财富和书籍——毕竟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书都是刻在木头上的,名曰竹简。这东西笨重而又昂贵,制作和收藏都很费力。所以当时只有世家大族才有能力弄到这么多竹简。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书简是绝对的教育资源,也因此教育资源就都被这些世家大族垄断了。所以他们就很容易出现人才,而国家的官员也大多是世家大族担任。所以朝堂之上,举目四望,全是世家大族、但是你要知道,各国也不傻,都是这些人那还了得?人是有惰性的,谁家孩子老生下来就开着奔驰,那估计最后就都笨痴。朝堂上都是这样的人当官??画面太美,君王不敢看啊。

好在周代给春秋战国的君王们留下了对策——乡举里选。根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周代有乡大夫,这不是乡里的大夫,它是一种官职。这些担任乡大夫的人,学习和执行了大司徒制定的“教法”,也就是朝廷的政教规定。在自己这一片辖区进行教学,然后三年进行一次“大比”,你可以理解为高考了,只不过这是考核,不是答卷。考什么呢?“考其德行道艺”,所谓德行道艺,按照记载就是:“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考核里优秀的人,就推荐给周天子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们,除了贵族和自我推荐的游侠高士之外,就是指望乡举里选选出的人才了。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了,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且巨大的。不过这种考核有很强的主观性,不管是考核的人,还是被考核的人,都有可能是装腔作势,滥竽充数的。但不管怎么说,好过没有人不是?于是这套做法就保存了下来,直至秦国出了一个叫做嬴政的男人。

二.战国到秦对人才制度的创新与破坏——老秦人不饶舌,老秦人爱战功

秦国出了一个男人,这个人叫做嬴政,俗称社会你政哥。政哥的心思特简单,我要一统天下,我要吞并六国。得说政哥这个想法,不是他自己有的,因为战国时期的中期开始,诸国之间就没多少战争道义可言了。而秦国偏偏又比较凶狠,它信奉的是一套军功爵制,简单说,你有多大的官职,爵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战功。笔者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你在战场上砍几个人,你就是多大的功劳。

得说这不是嬴政创造的,而是当时战国时期大社会的一个缩影。之前笔者提到了,以前的制度有问题,要么是亲贵持续掌权,要么就是亲贵的门客或是亲朋。这样的话,显然最后出来的都是无用之人,国家岂不是民生凋敝,政令荒废?

所以战国时期开始了大变法,目的打击这些贵族势力,因为它们已经不给国家提供人才了,所以说战国七雄纷纷变法。最先开始的就是魏国,提出了“食有劳而禄有功”,以功劳来选出人才和官员,已经具备了军功爵制的雏形。接着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始,谁变法谁强大,谁强大谁就是战国最强。

直到嬴政出现了,老秦人的军功爵制度在他手上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老秦人奉行的就是军功爵制,包括“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贵族坐享其成的可能,所以老秦人特别能打,勇猛无比,杀得各国人仰马翻。而原本的“亲亲尊尊”的原则也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所取代,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有进步,就有弊端,军功爵制也不例外。在军功爵制的特点下,老秦人只顾着打仗,形成了军功贵族这一特殊产物。所以说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秦人得了天下之后,轻视六国遗民了,因为你们是战败者啊,我干嘛重视你们啊?而且老秦人并不是很重视民间人才的挖掘,尤其是文官。从民间挖掘文官人才的道路也被军功爵制彻底取代。

这就不免造成了,在行政上的偏差,以军事手段和酷刑来处理民政,最后导致了秦二世而亡。秦二世而亡,中国进入了第一次农民起义战争和楚汉战争,经过残酷的角逐,沛县的古惑仔刘邦脱颖而出,建立了汉王朝,人才制度也即将得到发展

三.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历史的螺旋上升

刘邦的子孙汉武帝刘彻,是个狼灭,汉代就是在汉武帝这北击匈奴,开拓西域。干这么大的事光有强大的国力,显然是不够的,汉武帝需要很多的人才嘛,那人才从哪来呢?汉武帝很聪明,他开了一个新制度,他给其命名为,察举制。

老哥想起了他祖宗刘邦的套路,刘邦曾经下诏求贤,让各地郡守推荐人才。然后在到了吕后时期,又有了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制的雏形出现了。汉武帝呢,就把这些都搓到一起了,新鲜的察举制就出现了。其实要本质说啊,郡守举荐出那些贤明德高的人,推举他们为“孝廉”。意思是“孝子廉吏”,这是对官员的标准要求,谁做了孝廉,谁就前途远大了。

察举还有岁科,就是考试,考什么呢?不一定,汉代啊,其实也有后世科举的雏形,就是要考试,而且考的科目很多,比如文学啊,武艺啊,兵法啊,儒学等等。但是呢,他也有主观性,他也是各地的郡守推举的。虽然说在两汉的明君贤臣的努力下,不断地完善,但是也不断地出问题。

到了东汉末年的曹操这,历史的惯性的出现了。曹操面临的局面十分危险,彼时天下大乱,举目四望,兖州四周全是敌人。曹操意识到,只靠家族的人,估计是不够了,他需要更多的人才。于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在曹操的《举贤勿拘品行令》就有提到:“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意思是,甭管什么样的人,只要有本事,我都要了。这就为曹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让曹操通过快速的人才积累,壮大了自身。再一次打破了,汉代以往的以德行为标准的用人方式,这是另一个进步。

但是唯才是举也有问题,你选出来的人,有能力是有能力,这个人品就值得考虑,而且这个措施容易得罪世家大族。所以曹操时期,作乱的人很多,目的就是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然后到了他儿子曹丕窜汉自立后,吏部尚书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什么叫做九品中正制度呢?

说白了,设置一批官,名为中正官,一般是各州郡长官担任各级中正官,负责各郡名人贤才的品定,从家世、才能和道德来进行定级,最后给你订个品级。乍一看很好,其实是历史的倒车。因为家世在最前面,换句话,又是那群生下来就开奔驰的哥们们走到前面去了。

能力再强,道德再高的人,你要是个寒门子弟,你就只能低人一等。你要是个世家大族,豪门出身,那你比他们高一等。等于说,这就是对世家大族做出妥协和让步,所以魏国开了倒车,最后被篡权,毕竟开历史的倒车是没有好结果的。而一统三国,结束乱世的晋,也因为开了倒车,完了蛋。结果就是五胡乱华,中华大地连年战乱,历史也出现了螺旋上升。

四.横贯隋朝至清朝的科举——多年的人才选拔泥潭

隋朝成了即将结束了延绵不绝的战乱的国家,为了此等壮举,国家急需大量人才。而隋文帝杨坚,就是开创了科举制度的人。隋文帝下诏举贤良,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其后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可以说通过科举制度,隋朝才能够建立起大隋江山,一统中华。源源不断的人才,为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人才在后来的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隋的国力迅速强盛起来,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大王朝。只不过因为后继者太缺心眼,最终失去天下。

但科举制度得到了保存,唐朝将科举制度延续了下来,对于唐的壮大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唐代许多著名的宰相,也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而且唐代,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学院的建立是一个创举。但是唐代也开了一个坏头,那就是过于重文,且开死板化。明经相对好考,但是进士就难了。一般来说,前者你二十岁左右就可以考上,但是后者要考很久,所以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的选题完全来自那些儒家经典,你怎么答都跳不出去,你只能死读书,读死书,你的青春和创造力就扼杀在了这里。而这就是封建帝王的一种统治手段,也是愚民手段。虽然也有武举,但是武举也是被打打限制的,虽然也有郭子仪这样的人才,但是它不改变科举制度从发展,迅速走向了衰败的根本。

往后的宋元明清都延续了这个政策,而且一直在陷入一个怪圈,就是朝代初期,它可以招募人才,中后期就陷入死水,本来有很好的意义的科举制度,成了一个泥潭。中华民族也至此陷入了一个衰败期,最终一切的恶果在清末爆发了出来,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和屈辱之中。然而正如笔者所说,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在近代一切终于有了转变。

五.近代至现代的改革——带来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

清末的中国,简直一潭死水,国家衰败,外敌入侵。清政府无能为力,满朝上下都是废物。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时候的清政府,或者说清政府的封疆大吏们,已经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于是这些封疆大吏纷纷上奏,要求改革科举。因为此时的科举已经是八股文的泥潭了,完全不能给政府提供人才。

在当时的清朝能臣,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和贤臣张之洞的力主下,科举制度得以停止。政府开始设立各级学堂,有设立了学部和学务大臣,前者是全国教育的统筹负责部门,后者就是相当于教育部部长的存在,并且开始颁布各种教科书。可以说清末的清政府干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实事里,教育上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

清朝灭亡后,进入了民国时期,清朝引进西方教育体系,进行西学,为民国留下大批的学子,这些人日后就成了中国的学者、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等等。当时的中国,政令不统一,但是来说,在许多实权人物眼里,教育还是要搞的。所以各种大学并没有荒废,有些还得到了支持。比如说张作霖,在他的力主之下,东北的教育水平大大的提高,国立师范学校和东北大学得以建立。广东省长陈炯明也在推广教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广东的社会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上。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但是为后来的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种子和人才。

而中国的学子也不负众望,他们追求着学识的同时,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