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中对炉火纯青的解释是: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周礼·考工记》中有一段关于青铜冶炼过程中,火焰颜色变化的记载:“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冶炼青铜时,铜料和锡料中会先冒出黑浊的气体,这是原料上附着的碳氢化合物燃烧所产生的。这些碳氢化合物烧完之后,炉温升高,熔点低的金属锡和原料中所含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杂质会产生黄白色的气体。等炉温高到可以熔化铜矿石了,会产生青色的气体,混入白烟之中。温度再升高,铜完全熔化,就只剩下青气了。这说明原料中的杂质已经基本去除,青铜已经炼成,可以浇铸了。
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九千年前就开始利用天然铜,就是红铜。他们大概在六千年前开始对铜进行冶炼,在五千五百年前有了青铜。古埃及人炼铜和使用青铜器比古代西亚人略晚一些。
相比之下,中国对铜的使用要晚得多,大约是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红铜。但我们很快就从加工红铜发展到了冶炼青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明。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伯矩鬲,藏于首都博物馆)外国的古代青铜器大多是生产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我国的古代青铜器门类众多,除了兵器、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之外,更多的是礼乐器。不同用途的青铜器由于对硬度、韧度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冶炼时原料的配比也各有不同。
《周礼·考工记》中专门提到了“金有六齐”,讲的就是青铜中铜和锡的配比:“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吴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里的“金”指青铜,“齐”的意思是合金。“金有六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配比的总结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