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的作者是周公从谦卦就可以看出

《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年(前年),韩宣子在鲁国看到了《易象》和《鲁春秋》,情不自禁地感叹周公之德。

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有关这段记载,透露出周公与《易象》的密切关系。

那么,《易象》这本书究竟是不是易传《大象》呢?它的作者有没有可能是周公?

不妨细细说来。

一、《易象》和《大象》

韩宣子见到的《易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书上并没有说,但是我们却可以推测出来。

在西周昭王时期的中方鼎上,我们看到了两个卦:《比》和《剥》。

我们还知道,这两个卦之所以被刻在鼎上,是因为它们分别寓意着“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和“上以厚下安宅”。(详见本号“文物里面读周易”系列)

这两个寓意,出自《大象》——或者说,出自《易象》。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大象》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大象》

中方鼎的两个卦象,明确证明了最晚在西周昭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内容与《大象》相同或是相近的易书,而这部书,极有可能就是韩宣子所见的《易象》。

二、《易象》的作者

从年代来看,《易象》在周昭王以前就已经存在,因此确有可能是周公所作。

这部书后来并没有失传,而是在战国时期经思孟学派经过改编之后,变成了易传《大象》。

我们有很充足的理由相信,《大象》就是《易象》改编而来的,原因有三。

第一,《易象》是西周早期作品,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必定免不了一些改编,但是其主题却应当还是以易象为主,我们今天所见的《大象》仍然保留了“象”的名称,而且内容也是讲易象的,显然两者必有极大关联。

第二,根据韩宣子所言,《易象》和鲁《春秋》一样,都反映出周公之德。我们看到,《大象》的内容不仅说到了卦象,还多处谈到了德义,绝大多数句子都是“君子以……”这样的道德劝诫之言。

第三,《大象》中有不少思孟学派的用语和思想痕迹,因此必然是战国时期才完成的作品,不可能是《易象》的原本面目,但两者之间有承袭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

三、周公与《易象》

我们从《大象》中,仍然能够看到周公的思想,说明周公确实与《易象》有关。

最明显的就是《谦》卦。

《大象》曰:“《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这个思想,与记载中周公对“谦”的理念完全一致。

《韩诗外传》里面记载了一段周公告诫儿子的话: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说的这段话,与《大象》对“谦”的解释如出一辙,只不过说得更加详细。

——由此可见,《易象》的作者,非周公莫属,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易象》原文,但是《大象》一书,仍然是我们理解周公之德的宝贵材料。

周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