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司马故里河内温县孝敬里的来源,以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帝纪第一》之一篇

文:小A斯蒂芬

今天开始我们正式一起来读《晋书》。首先当然是从司马懿开始。

《晋书帝纪第一·高祖宣帝懿》是《晋书》的第一篇。篇名里的“高祖”是司马懿的庙号,所以司马懿也可以称为晋高祖。

原文:“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

这里的“宣”是司马懿的谥号,“宣皇帝”则是司马懿的尊号也叫帝号,所以一般又称司马懿为晋宣帝。

司马懿死的时候,被魏主曹芳追谥为文贞,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改成了文宣。但是在《三国志》和《晋书》里司马昭的纪中却称为宣文,所以后世一般采用“宣文”的说法。《逸周书·谥法解》中称,贞的含义是“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这些显然并不太像司马懿的风格,估计也是因为这一点才将“文贞”改成了“文宣”或称宣文。

宣和文在谥法解中分别的含义是: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曰文;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诚意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

可见宣和文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美号。

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尊号帝号都是司马炎在登基称帝后所追封的。

司马懿的籍贯是“河内温县孝敬里人”。“里”是一种古代的行政单位,据《周礼·地官·遂人》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其实“里”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村的概念。河内郡的温县一般认为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温县因境内多温泉而得名,夏朝时期就已经有温国的存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商,也是出生在这里。我们现在通俗的认为,这里就是司马懿的出生地。但是现在在其境内并没有一个叫做“孝敬里(村)”的地方。现在的孝敬村隶属于焦作市博爱县西南端的孝敬镇。有学者考证,这里就是《晋书》中所记载的“温县孝敬里”。之所以现在会被划归博爱县是因为沁河改道的原因。孝敬村原在沁河南岸,与温县土地连片,所以是属于温县。后来沁河改道后,孝敬村便被阻隔到了沁河北岸,与博爱县连成一片,于是就被划归到了博爱县。

不过,即便是这样,“温县孝敬里”的名声,依然要比博爱县孝敬村的大的多,这应该就是司马懿的名人效应影响的缘故吧!另外,温县境内的招贤镇招贤乡,也是因为司马懿搬家到这里,并在这里招贤纳士,谋举大业而享誉盛名。

“孝敬里”的名字,来源于秦汉交替时期的名将司马卬。

据传说,孝敬里(村)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司马卬的母亲讨饭时来到这里,并在一座破庙中生下了他。之后母子两人就留在了这里相依为命,以讨饭为生。司马卬长大后参加了赵国军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司马卬对母亲极为孝敬,即便是当兵在外期间,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来看望母亲。即便是在母亲去世,自己被封王之后,也不忘回村祭扫坟墓。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要在距离村子东面5里远的扒庄下马,一步一叩头的爬行到母亲的陵寝处祭奠。出于对这种孝行的尊崇,于是司马卬出生的村子便被命名为“孝敬里”。

司马卬就是司马懿的十二世祖。这在《晋书帝纪第一高祖宣帝懿》中是有详细记载的:

原文:“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

这一段说的是司马懿的祖先世系,本是出自上古帝王高阳氏之子重黎的后代。

高阳氏其实就是颛顼(zhuānxū)。颛顼,姬姓,名乾荒,号高阳氏。高阳同时也是颛顼的封地,就是今天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

重黎,亦写作“重蔾”。在这里的“帝高阳之子重黎”并不是高阳的儿子重黎的意思,而是高阳的后代重黎的意思。据《史记·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这里的卷章,在许多文献中被称为老童。三国时蜀国大儒谯周认为“老童即卷章”。《史记索隐》中记载“卷章名老童,故系本云‘老童生重黎’。重氏、黎氏二官代司天地,重为木正,黎为火正。”。所以重黎担任的官职是“夏官祝融”。

个人感觉,夏官应该是一种官署的名字,祝融则是其具体的职位,应该是与火有一定的关系。按照《晋书》中的这段记载,夏官祝融这一官职,经历唐、虞、夏、商时期,一直由重黎的后代世袭担任。到了周朝时期改称夏官司马。

在《周礼》的记载中,夏官是六官之一。六官分别是: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又叫做六卿,就是后来三公九卿制度的源头。

在周宣王时期,担任夏官司马的是一个叫做程柏休父的人,由于他以世官的身份攻克平定了徐方(徐州),于是就赐给他以官为姓氏的权力,是为司马氏得姓的开端。“程柏休父”这个名字显然是会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此不多做诠释。

之后就到了司马卬所生活的时代。

司马卬本是赵国人,所以也被称为赵国名将。巨鹿之战的时候,司马卬追随项羽入关,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十八路诸侯,将魏国故地分为魏,殷两国。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封地都城就是在河内。后来楚汉相争,司马卬被刘邦所擒,遂投降汉王,彭城之战的时候被楚军所杀。

原文:“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

汉朝建立之后实行郡县、郡国并行交错的行政制度,河内被划分成为河内郡,为司隶直辖。从司马卬开始,司马氏世代在河内郡居住,到司马卬的第八世孙,也就是在东汉安帝时期,出现一个叫做司马钧的人。

司马钧字叔平,被汉安帝任命为征西将军。他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是性格固执,再加上时运不济,两次出征西羌均未取得实质性的战绩。

一次是在永初二年(即公元年)冬天,当时还只是个从事中郎的司马钧,受车骑将军邓骘的派遣,与征西校尉任尚一起率领各郡的部队,在平襄与羌族先零部落首领滇零所率领的数万羌军交战,结果汉军大败,战死了八千多人。另一次是在元初二年(即公元年)秋天,朝廷派遣屯骑校尉班雄屯驻在三辅,并且让时任左冯翊的司马钧行征西将军,率领三辅各郡的军队征讨羌族先零部落首领零昌。史书记载,当时司马钧采取了各部分兵合围的作战方案。但是各部尽皆被西羌人打败,只有司马钧的部队取得胜利,攻拔丁奚城。后来司马钧又派各部队去抢收西羌人的庄稼,可是有一部分军队违背了他的命令,过于深入敌军势力范围,结果遭遇了埋伏。司马钧当时身在城中,由于气愤军队不听从命令的行为,而没有去救援。导致遭遇埋伏的军队全数被歼灭,死者三千多人。司马钧也由于这种行为被征调回京,最后在监狱中自杀而死。其事迹记载在《后汉书西羌传》中。

司马钧的儿子司马量,字公度,官至豫章太守。

司马量的儿子司马俊,字元异,官至颍川太守。

在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一书中,司马量被记作司马景,司马俊被记作司马儁。《通典》是一部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的政治书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

据裴松之注释《三国志司马朗传》引用《司马彪序传》的记载称:“朗祖父俊,字元异,博学好古,倜傥有大度。长八尺三寸,腰带十围,仪状魁岸,与众有异,乡党宗族咸景附焉。位至颍川太守。”

另外据《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六》引用锺玩《良吏传》中的记载“司马俊,字元异。补洛阳令,豪右挫气,京都号曰卧虎。”想来这是在洛阳城中比较有地位的一个。

司马俊的儿子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

司马防,字建公。在《司马彪序传》的记载中,有一段司马防的小传,“(司马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

这段大概说的是:司马防字建公,性格比较耿直方正,即便是在家闲居的时候也同样保持着威仪不错的形象。生平喜欢看《汉书》中的名臣列传,而且还能够背诵其中的数十万言。年少的时候在州郡里任职,后来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因年老体弱转拜为骑都尉。并在任期内退休,归乡里养老,“阖门自守”大概就是与人接触,不参与世间事务的意思。司马防的几个儿子虽然都已经过了弱冠(二十岁)成人的年纪,但是却都非常的有规矩。司马防不让他们进来就没人敢进,不让他们坐下就没人敢坐下。司马防不指定向谁问话,就没有人敢发言说话。父子之间的严肃状态基本就是这样。司马防在七十一岁的时候,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去世。看来这是寿终正寝。

司马防一共有八个儿子,司马朗是长子,次子就是司马懿。这八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由于这八兄弟的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所以世称“司马八达”。

好了,今天的《晋书》就先读到这里,这是第一篇,咱们第二篇再见!

小A斯蒂芬发表于年4月2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