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北京城中轴线为什么会偏离子午线有天机

中科爱心救助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821.html

今日北京城中轴线形成于明北京城的建设,但其根本是来自宫城规划设计,由紫禁城中轴线南北延伸,与城市街道、建筑相关联,进而形成北京城中轴线。但明北京城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向,而是自北向西偏离子午线2度多。这是为什么呢?

探讨北京城市中轴线的设计首先需要研究紫禁城的规划设计说起。

明北京紫禁城营建与古代堪舆

《析津志》记载:“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关系非轻,此不易之论。”这段话表明建设都城,应先考虑周围地理形势。古代,凡建城立宫,屋宇营建,陵墓择址,均离不开占卜和巫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堪舆理论,并成为古代城乡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中国古代堪舆理论萌芽于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形成了堪舆理论的雏形,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巩固和发展,至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堪舆理论。元明清时期,堪舆理论日臻成熟,并在城乡建设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元代营建大都,明洪武年间营建南京城、中都城,永乐年间营建昌平天寿山陵寝和北京城,均离不开堪舆理论的指导。

《周礼·天官冢宰》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因此,历代都城的宫城建设均十分重视方位设计。在中国古代堪舆文化中有一套完整的定向理论,并在传统建筑规划中得到普遍应用。明成祖朱棣笃信风水,明初营建皇陵即聘请了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勘察北京附近山川,寻找万年吉地,最后定下在昌平万寿山营建皇陵。同样,在明初营建北京城的过程中,确定紫禁城的方位也是依据堪舆理论进行的。

大体来说,确定建筑朝向有两个重要步骤:其一是选择建筑基址,其二是确定建筑朝向。

1、选择建筑基址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江大河向东入海,并且属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建筑选址往往北有高大山体作为屏障,以遮挡寒流。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中间地形开敞,前有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前方不远处有案山,远处有朝山,从而形成三面群山环护,一面地势相对开敞的空间,具有藏风得水功能,既能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也能营造出心旷神怡、景色优美的生态景观。这种地理模式在空间尺度上可依据城市、村镇乃至房屋等建筑体量的大小而调整其周边山川形势,并且在方位上也不一定是以南北为主,具体方位需要结合地理形势因地制宜地设计。

2.确定建筑朝向

建筑基址选择确定建筑周边山川形势,如主山、左右护山、河流走向等,在确定建筑朝向时,则需要借助方位理气理论。方位理气理论以建筑基址为中心,四周平均分为24个方向,由十二地支、八天干和四维(子、午、卯、酉)组成,也叫24山,每个方向占15度的角度范围。24山分阴阳,称为“净阴”“净阳”,各占一半。确立建筑朝向时,要先看建筑实体的主山所在24个方向中的位置,此为坐向,若坐向为净阴,则建筑朝向也应为净阴,若坐向为净阳,则建筑朝向也应为净阳,这就是方位理气理论中的“同类相见”原则。

24山对应天上24天星,24天星分为贵、贱、美、恶不同类别,并与24山对应来判断坐向和朝向的吉凶。因此,建筑朝向要依据该建筑的主山所在位置(坐向)来确定。明北京城中轴线系依据明初紫禁城的朝向而确定的,因此首先必须分析北京城的主山方位,然后再探讨紫禁城的朝向由来,由此便可揭示明北京城中轴线设计的背后原因。

明北京城中轴线偏离子午线与昌平天寿山的关系

1、天寿山陵寝营建与天寿山在全国山川中的地位

明十三陵始建于明初,完全是在堪舆理论指导下修建的。永乐四年(年),成祖下令迁都北京,北京重新成为都城,“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长陵,十一年正月成”。

天寿山作为皇陵的靠山,其地位陡升。同时,因位于北京城正北的燕山山脉之中,故天寿山又成为北京城的主山。明人杨荣在《皇都大一统赋》中曾写道:“又有福山后峙,秀出云烟,实为主星,圣寿万年。”

天寿山不仅是北京的主山,也是明代全国地理格局中的主山。明人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记载:“皇陵形胜,自其近而观之,前有凤凰山如朱雀,后有黄花镇如玄武,左蟒山即青龙,右虎峪即白虎。且东西山口两大水会流于朝宗河,环抱如玉带三十余里,实为天造地设之区。自其远而观之,山虽起自昆仑,然而太行、华岳连亘数千里于西,山海以达医无闾,逶迤千里于东,唯此天寿本同一脉,乃奠居至北正中之处,此固第一大形胜,为天下之主山也。”

《三才图会》之“中国三大干龙图”

古人认为,中国有三大龙脉,皆起源于西北昆仑山,北干龙自昆仑山而来,迤逦延至燕山,秀结于天寿山。明人王圻在《三才图会》之“中国三大干龙图”中,特意地标出了“天寿山”。在明代很多地图中,北京城北的天寿山都有所标注,显示了天寿山在全国山川地理当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如李釜源《地图综要》中的《北京分界图》与罗洪先《广舆图》中《北直隶舆图》均在京师北侧标注了天寿山。陈组绶《皇明职方图》中的《太仆牧马总辖地图》所描绘的天寿山与京师关系图则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天寿山作为京师主山的地位。

2.天寿山是影响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方位的主要因素

天寿山在明代具有“天下主山”的地位,也是北京城的主山,自然会成为北京紫禁城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春明梦余录》记载:“天寿山陵寝始于永乐五年,建成于永乐十一年。明太宗永乐十四年,车架巡行北京,因议营建宫城。”

这段话说明天寿山皇陵于永乐十一年完工。永乐十四年才开始商议建设紫禁城,正式动工则从第二年开始,“至十八年三殿工成”。可见,在时间顺序上,天寿山皇陵早在紫禁城营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鉴于其所具有的天下主山地位,依据方位理气理论,紫禁城建筑朝向必须依据天寿山所在方位而确定。

天寿山的方位与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原因

1.天寿山作为明北京紫禁城的主山方位

由于紫禁城建设是在元大内基础上进行,元大都皇城外都是居住区,其选址基本上已经被框定在元代皇城遗址的范围内。天寿山作为紫禁城主山,位于西北偏北方位。紫禁城的主宫殿是太和殿,紫禁城朝向设计需以此为中心,并结合主山天寿山的方位来确定。

天寿山是几个山峰组成,呈现为一个椭圆形区域,其东侧以切线形式连线至太和殿,约为北偏西11.8度,其西侧以切线形式连线至太和殿,约为北偏西17.7度,可见天寿山位于北偏西7.5度至22.5度之间,这个方位在二十四山中属于壬方。

另外,24山每宫还分为正向和兼向。根据规定,24山每个方位的中线两边各4.5度为正向。这样的话,还要保证天寿山处于壬方的正向之内,即北偏西10.5度至19.5度之间,对照实际天寿山所处的方位范围,在北偏西11.8度至17.7度之间,正好位于壬方的正向之内。

2、明北京紫禁城朝向确定与中轴线的偏转

根据方位理论,24山分阴阳,确定方向时需遵循“同类相见”的原则,即坐方为阴,向方也要为阴,坐方为阳,向方也要为阳。天寿山位于紫禁城的壬方,壬在方位属性上为净阳,根据同类相见原则,紫禁城的向方也要选择净阳方。在较为理想的朝向中,乙、辰、午、坤、未均为净阳。紫禁城的朝向除了符合方位理气理论之外,还要满足礼制要求,即要体现“向明而治”的特点。这样的话,只有午向能够满足“向明而治”的礼制要求,由此确定紫禁城的朝向必以子午向为主。确定紫禁城的朝向为午方后,还有进一步的要求,根据24天星在方位中的对应关系,壬方为玄武居所,上应天辅星。

《催官篇》对壬山午向的评语是:“背一面九乘天辅,气冲右耳为合矩。穴宜挨左加紫星,富贵声名振乡土。”后边评语继续说道:“壬山迢迢穴天市,天辅气奔冲右腧,穴左微侵半分亥,富贵声名响闾里。”即紫禁城的朝向确定为子午向后,还要“穴宜挨左”,堪舆中向左为逆时针方向,即向亥位微偏,也就是自北向西微微偏转,这样才更完美。

接下来的问题是,紫禁城朝向向左微偏多大角度才合适呢?这需要利用分金理论来解决。分金是方位理气理论中对24山方向的进一步细化,是在每一方向15度范围内进一步确定吉凶方位的技术。分金是确定建筑朝向的最基本的方法,下面就用分金来看紫禁城中轴线偏转角度与分金定向理论的关系。

分金原理:把24山分为等份,每一份1.5度。24山每个方位为15度,均分为10份,分为上下两层标注,上层每个方向的正中央标为10分,以10分为最旺的气,然后向两侧递减,至两个方位的界缝为5分,再向两侧递减直至1分;下层对应上层标注10分的位置确定为零,然后两侧递增,分别为1分、2分,直至10分。

这样,每个分金线度的上下两层数字加起来形成人认为,“二、八”和“三、七”分金是吉向,其他为凶向。参见分金图,子位的“二、八”分金线度在北偏西1.5度至3度之间,“三、七”分金线度在北偏西3度至4.5度之间。在紫禁城子午线向左微偏的情形下,中轴线的偏转角度位于“二、八”分金线度内即可。

建筑方位定向在实践中是通过罗盘操作确定的。罗盘定向主要利用天盘、地盘、人盘,其中天盘相对于地盘顺时针错开7.5度,人盘相对于地盘逆时针错开7.5度。定向主要看地盘,地盘的“二、八”分金线度对应着天盘、人盘的“三、七分金线度,均属于吉利分金线度。根据测量,北京城中轴线北向西偏转角度大约为2度13分,恰好位于地盘的“二、八”分金线度,也位于天盘和人盘的“三、七”分金线度,属于吉向。这应该就是北京城中轴线偏离子午线2度多的内在原因。

早在紫禁城建设之前,明长陵建筑朝向确定就采用了方位理气理论。长陵以天寿山为主山,天寿山位于长陵东北,方位角在北偏东37.5度至52.5度之间,属于24山中的艮位。长陵龙脉起自主峰,向西南至天寿山西峰,再东南转至长陵。

天寿山主峰为艮山,西峰位于亥位,因此长陵属于艮亥脉。依据24山方位定向原则,艮、亥位均为净阴,因此长陵朝向最终在保证基本对着天寿山的前提下,选择了同属于净阴的“丁”位为朝向,即在南偏西7.5度至15度之间。丁位后面对应着癸位,故长陵朝向称为“癸山丁向”。按照分金理论,选取“二、八”“三、七”吉向分金,最佳的朝向在9度至13度之间。而长陵的实际建筑朝向在南偏西10度至11度之合十关系。古间,完全符合方位理气理论的要求。长陵的方位确定与紫禁城的方位确定均是以天寿山为主山依据堪舆中的分金理论确定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北京城中轴线直接来源于明初北京城市建设,与紫禁城规划设计有着密切关系。紫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基址上重新建造的,规划用地范围和规划理念均有新的变化,北京城市中轴线就是在紫禁城中轴线东移与南北延伸基础上形成的,具体结论如下。

一是今日的北京城中轴线是明初紫禁城规划建设的结果,与元大都城中轴线没有直接关系。明紫禁城宫城中轴线与元大都宫城中轴线在空间上并不重叠,明紫禁城规划建设在元大内基础上向南、东两面进行扩展,紫禁城中轴线没有延用元大都宫城中轴线,而是向东偏移米左右。

二是明初在紫禁城规划建设当中,将紫禁城中轴线向北延伸,突破宫城范围,经万宁桥至钟鼓楼,向南延伸至丽正门,形成宫城中轴线与城市中轴线合一的现象。嘉靖年间随着北京外罗城的建设,中轴线进一步向南延展至永定门。

三是明代北京城中轴线不是正南正北向,而是自北向西偏转2度十几分,其内在指导思想来自于古代堪舆方位定向理论。紫禁城营建之前,永乐帝已经在昌平天寿山营建了皇家陵寝,从而确定了天寿山作为北京城主山的地位。这一地理形势对紫禁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方位理气理论,天寿山位于紫禁城的壬位,紫禁城建筑朝向应采用壬山午向,并根据分金理论要求向左微偏,其偏转角度应控制在北偏西1.5度至3度之间,由此形成明北京城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向,而是自北向西偏离子午线2度多的现象。

明北京城中轴线东移,和元大都中轴线脱不了干系!北京城中轴线沿袭元大都中轴线了么?答案你绝对想不到!北京为何以“北京”为名,你可了解?北京“中都”、“大都”之名从何而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