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翻译成白话就是,酒若无礼则会误国。那么,从大禹训诫到西周禁酒,酒礼滥觞于何时呢?
中国饮酒礼仪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音频:00::38亡国教训孕育出酒礼萌芽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是《战国策·魏策二》中的一段记载,从此处可触摸到酒礼的原始脉动。
之后,夏朝出现了依据大禹的训诫而作的五子之歌,其中有言:“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意在告诫太康,喝酒不知道满足,毫无节制,足以灭国。
事实上,历史上因过度饮酒误事的案例举不胜举,而商朝的灭亡,与之紧密相关。商朝晚期,社会上层中无论纣王,还是王公贵族,都酗酒成风,荒于政事。
这一点,在《尚书·微子》中也得到了印证。纣王的哥哥微子在反思商王朝式微时曾言“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是以,周灭商后,就颁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但这并非彻底禁酒,而是对饮酒进行了非常严格的限制。
《酒诰》中讲到,不能经常饮酒,众人只有在特定时期才能饮酒,如向父母和君主敬酒时;当庄稼丰收,侍奉父兄时;参与祭祀礼时……如若平时聚众饮酒,则会受到严厉惩罚。
《酒诰》中已可见酒礼的雏形。
其后,周王朝接连制定了诸多酒类礼仪,成了周礼中的重要内容,以期推动“明成人”、“合男女”、“仁父子”、“严鬼神”、“成宾主”、“合乡里”、“辨上下”、“睦邦交”等目标的达成。
周朝酒礼,现代酒礼之源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统治时间长达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与其礼制的建立密切相关。
而周王朝在礼制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构建了较为系统、规范的饮酒礼仪,现代酒礼亦可从中找到源头。
有人将西周的饮酒礼仪总结为时、序、效、令。时,指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等特定场合下饮酒;序,指饮酒时,需遵循尊卑顺序;效,指在饮时要适量而止;令,指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
这从《周礼》中的“乡饮酒”之礼即可看出:周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根据学生的德行道艺选取优异者,荐于诸侯。在推荐的时候,由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其程序繁杂,包含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宾返拜等在内的20余项。这一酒礼为历朝所沿用。
在《礼仪·乡饮酒礼》中有对具体程序的记载:“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
其意为:主人酬宾的爵,宾接过后不能饮用,需放在席前左边;主人献给介(辅助宾客的人)的爵,宾回敬主人的爵,主人献给僎(辅助主人的人)的爵,这都是必饮之爵,都放在各自席前右边。
可见,乡饮酒礼以活动中的顺序来区分等级,分层明显,但与此同时,此酒礼还内含了礼、度、序、德,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权力的绝对强势。
此外,《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在飨礼中,酒肉仅为摆设,宾主并不饮用,待双方按照尊卑进献完后,即结束。而于燕礼中,主宾献酒行礼后可畅饮。
周礼中的酒礼制度,对后代酒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酒礼随时代不断演变,发展至现代,依旧能看到周礼的身影。
下期预告:
“燕射”“投壶”“掷骰令”“飞花令”,酒礼中的“乐”有何讲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