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什么是十三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index.html

点击

上方文字

  经,指儒家传统的经典著作。从西汉到清代,有十三种儒家文献渐次取得“经”的地位,形成了“十三经”。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皮锡瑞《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出而有经之名。《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始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孔子始明言经。《十三经》   孔子把自己之前的重要典籍作为“经”,以阐扬儒家思想,但孔子并没有以“经”命名这些典籍。“孔子以前未尝有六经,孔子亦未尝造六经。”(钱穆《国学概论》)   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   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朱熹   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部注疏的书名、卷数、注疏者及阮本校勘者如下:   ⑴:《周易正义》一○卷,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李锐校。   ⑵:《尚书正义》二○卷,旧题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徐养原校。   ⑶:《毛诗正义》七○卷,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顾广圻校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郑玄注,贾公彦疏,臧庸校。   ⑸:《仪礼注疏》五○卷,郑玄注,贾公彦疏,徐养原校。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洪震煊校。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卷,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严杰校。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何休注,徐彦疏,臧庸校。   ⑼:《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卷,范宁注,杨士勋疏,李锐校。   ⑽:《论语注疏》二○卷,何晏集解,邢昺疏,孙同元校。   ⑾:《孝经注疏》九卷,玄宗御注,邢昺疏,臧庸校。   ⑿:《尔雅注疏》一○卷,郭璞注,邢昺疏,臧庸校。   ⒀:《孟子注疏》十四卷,赵岐注,旧题孙奭疏,李锐校。孔子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历代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强化其地位,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