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卦名“随”,帛书作“隋”,楚竹简作“(隓-又)”。
随:此字始见于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仅一字;此秦简中“随”,通“惰”,作“惰”义。
睡地虎·语书,随共一字“随”繁体作“隨”,从辵、隋声;辵在阝的左边,但汉朝时期的书写或碑刻,也常将辵置于阝右边,写作“隨”,此后便以此字形书写下来。汉朝时期的“隨”又或省去“工”,写作“随”,此字形也有延续下来,现今的简体字便是从此字形。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鸟飞平无近远」诗词盘中“随”便写作“随”,而非“隨”。(图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19集《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一别行千里))
唐-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随:跟着、跟从;依顺、依从。《说文解字》“随,从也。”;《说文解字注》“随,从也;行可委曲从迹,谓之委随;从辵、隋声。”;《广雅》“随,顺也。”;《广韵》“随,从也、顺也。”。
《尚书·夏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东汉-高诱注:随,循也。随:依循、顺着。
《仪礼·聘礼》“凡庭实,随入;左先,皮马相间,可也。”;东汉-郑玄注:随,不并行也。随:跟着、跟从。
卦序上,随卦是继豫卦而来,“豫”为安逸、安乐,子曰:「近者悦,远者来。」,故以随继豫;《周易·易传·序卦传》“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随”在帛书中写作“隋”。
“隋”现今读音为[duò]或[suí];但在隋朝之前,只有[duò]一个读音。
南北朝-北朝-北周时期,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随国公”;后来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即皇帝位,建立隋朝,并以“随”为国号,但其忌讳“随”的含义,认为“随”有走的意思(“随”字的“辵/辶”意为“忽走忽停(不稳定)”),加之隋朝一脉相承的前朝“西魏”、“北周”享国皆不长(西魏享国二十二年,北周享国二十四年),恐不祥,故去“随”之“辶”,改为“隋”,读音为[suí]。
《康熙字典》“隋:国号。杨坚受封于随,及有天下,以随从辵,周齐奔走不宁,故去辵作隋。《转注古音》「隋,古音妥;杨坚改随为隋,后人遂以隋为随。」”
“隋”字不是隋文帝杨坚首创,但读音[suí]却是其首创,此后“隋”便成为多音字,读为[duò]或[suí]。即使这样也未改变隋朝“走”的国运,隋朝享国三十八年。
隋:残余的祭品。《说文解字》“隋,裂肉也;从肉、从隓省。”;《说文解字注》“隋,裂肉也;……裂训缯餘,引伸之,凡餘皆曰裂;裂肉谓尸所祭之余也。”;《周礼·春官宗伯·守祧》“既祭,则藏其隋,与其服。”;东汉-郑玄注曰:“隋: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属。”;
“隋”在先秦、秦汉时期通“随”。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先后之相隋,恒也。”;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先后之相隋,恒也。”;通行本《老子·道经·第二章》“前后相随,恒也。”;“隋”通“随”。
另,“隋”有“狭而长”之义,用来形容“山狭而长”;人遇“山”只能就“山”,随“山”形而行走,故我认为这可能是“隋”通“随”以及“随”的字源、字义出处,故有《尚书·夏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中的“随山刊木”。
《诗经·周颂·般》“嶞山乔岳,允犹翕河。”;嶞:山狭而长者。“嶞”即“隋”。
《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经·毛传》“方銎曰斨;隋銎曰斧。”。斧:斧头,圆孔曰斧;斨[qiāng]:斧的一种,方孔曰斨。銎[qióng]:斧子上安柄的孔。
《康熙字典》“隋:圆而长。隋銎曰斧。形狭而长也。隋曰窦,方曰窖;隋者,似方非方,似圆非圆。如今方案,隋长。”
《说文解字注》“嶞:凡圆而长者谓之隋,圆方而长者谓之隋方;字或作椭。毛传:方銎曰斨,隋銎曰斧。郑注月令曰:隋曰窦,方曰窖;注礼器曰:棜禁,如今方案,隋长。隋长皆用隋字。”
《礼记·礼器》“大夫、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
由上可知:“隋”有“圆而长”之义,通“椭”。而“随”亦可通“椭”,故以此推论“隋”或可通“随”。
“隋”通“椭”:秦代《里耶秦简》“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隋面:椭圆脸。(图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第9集《里耶秦简》(秦朝县城那些事儿))
“随”通“椭”:《淮南子·齐俗训》“窥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员、有所随者,所自窥之异也。”;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群书治要》引作「于杯水即椭」”
《康熙字典》“随:与椭通。窥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随,面形不异,其故有所员,有所随者,所自窥之异也。随,当读椭,圆而长也。俗作随。”
另,“惰”本字作“憜”,俗作“惰”;《说文解字》中“憜”为正体,“惰”为或体。“隋”可通“惰”,“随”亦可通“惰”,故以此推论“隋”或可通“随”。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中“随”通“惰”。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中“隋”通“惰”。
睡地虎·为吏之道,隋共一字“随”在战国楚竹简中写作“隓-又”。
“隓-又”即“隓”字。在今本《周易》中“随”皆作“随”;帛书《周易》中“随”写作“隋”或“随”,“隋=随-辶”;战国楚竹简《周易》中“随”写作“隓-又”或“隓”。且在帛书、楚竹简中两者保持高度一致,当帛书中作“隋”(随-辶)时,楚竹简作“隓-又”;当帛书中作“随”时,楚竹简作“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及在卦、爻辞中的意涵,我会在解析《随》卦辞时详述。本节仅解析“隓”通“随”。
另,在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中,“随”也被写作“隋”或“随”;通行本《老子》中皆作“随”。“隋”、“随”两者在《老子》中的区别及意涵,以后有机会注解《老子》时,我再解述。
“隓”通“随”,最直接的证据:
1、西周中期《五祀卫鼎》中“隓”释作“随”。铭文:司工隓矩;释作:司工随矩。
2、西周中期《遂公盨[xǔ]》(又名豳公盨、燹公盨)中“隓”通“随”。铭文:天命禹敷土,隓山浚川;释作: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遂公盨——西周中期《尚书·夏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尚书·夏书·禹贡·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另,“随”、“隋”、“隓”的基础结构都为“隓”,故“隓”可通“随”,“隓”可通“隋”。
隓:[duò],倒塌的城墙;古同“堕”,坠落。[huī],古同“隳”,毁坏。《玉篇》“隓:废也,毁也,损也;亦作「墮」。”
一、隓
二、隋
《说文解字》“隋: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康熙字典》“隋:《玉篇》落也。《诗·衞风·其黄而陨传》陨,隋也。《释文》隋,又作墮。”
“隋”又作“墮”,“隓”隶变作“墮”,故“隓”可通“隋”。
综上:今本“随”、帛书“隋”、楚竹简“隓”,这三者皆为“随”之义。“随”为跟着、跟从;依顺、依从。
最后,补充说明“隓”字形、字义:
从“隓、隋、随”小篆之前的字形来看,其“左”字形皆为“从又(手)、从土”,其应写作“圣”,而非写作“左”。“隓”为“从双又(手)、从双土”,“隋、随”皆为“从又(手)、从土”。
圣[kū]:从土、从又,表示用手挖土。《说文解字》“圣: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说文解字注》“圣: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会意。”
圣:会意字,战国文字和篆文中的“圣”字都是由“土”和“又(手)”组成,是古代方言字,表示手用力挖地,义同“掘”。隶变后楷书写作“圣”,宋元以后被当作“聖”[shèng]字的俗体。
。
现代汉语简化汉字时将“圣”[kū]作为“聖”[shèng]的简化字。“圣”字如今一般用作偏旁,只有今鲁西一带仍然称用力刮挖硬物为“圣吃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