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嘉靖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公元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朱厚照因XXXX没有留下任何子嗣,首辅杨廷和根据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祖训,应从武宗的亲兄弟中挑选一位继承皇位,但朱厚照是千倾地、一棵苗。无奈只能从武宗的爷爷宪宗的孙子辈中挑选,最终幸运砸中了武宗的堂弟——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即后来的嘉靖帝。

朱厚熜胸怀愿景兴高彩烈的与朝廷迎接代表团来到北京。

在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根据杨廷和的安排,要礼部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令杨廷和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小皇帝可是个心里明白的主。朱厚熜完全不同意这种方案,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互不妥协,朱厚熜甚至撂下狠话,不行那就打道回府继续做他的一方诸侯,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

明朝的大明门非大事是不允打开的,难道还有比新皇帝即位还大的事吗?主要是当时杨廷和已位居内阁首辅,权力之大堪比权相,朱厚熜如果即位,杨廷和手中的权力就会受制于人,所以欺朱厚熜年少,也算是一个下马威。

朱厚熜能当上大明皇帝,岂是白给之人,借力打力,完胜一局,并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杨廷和。

嘉靖登基不久,其与群臣之间的矛盾又爆发了,这位少年天子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去争斗。

儿子天降幸运入了皇宫做了皇帝,那逝去的父母该如何称谓定性身份呢?

朝廷以杨廷和为主的旧臣们认为嘉靖本是明孝宗亲侄,按汉宋旧制,希望嘉靖以孝宗皇帝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但嘉靖帝认为既然儿子已经做了皇帝,那么饮水思源,老子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应该把生父的谥号提升到兴献皇帝的高度,牌位升俯太庙,改兴献王墓为显陵,所以坚持继统不继嗣,只称孝宗为“皇伯考”。

这场大礼议之争前后共持续了三年多,最终很多人都遭到了鞭刑,几十人死亡,首辅杨廷和辞官致仕,嘉靖追封其父为兴献皇帝而告终。

在这场大礼仪之争中,朱厚熜已经羽翼丰满,并且由议礼的过程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一意孤行。但这也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明朝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一朝破灭,明朝的衰落就此开始。

嘉靖四年,嘉靖在皇城内建成了一座祢庙(即父庙、考庙),并亲自命名为世庙,用来祭祀他的父亲。但是嘉靖又得陇望蜀,下一步就是将他皇考兴献王的牌位抬进太庙。

何为太庙?简言之就是供奉历代先祖的地方,直白点说就是看着猪头但吃不到的地方。

按照周礼太庙正殿仅供奉七位皇帝,不过朱元璋当皇帝后将“七庙”改为“九庙”。

为了将生父抬进太庙,嘉靖九年,嘉靖就开始独尊太祖,此时太庙中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一共才八位,就算兴献王进了太庙,也位置足够。嘉靖将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升为“明成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其父兴献王能够称宗入太庙。

嘉靖十七年,嘉靖直接将朱棣“太宗”的庙号改为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从此,明成祖在太庙中的位置坚如磐石。然后,他又尊他的父亲献皇帝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即明睿宗,并奉睿宗祔太庙。

此时的太庙,以太祖朱元璋为始祖,共有九庙。

让老爹吃上猪头后,嘉靖又为自己百年之后打起了小九九,按照太庙制度,每一庙都是一帝一后,他将自己老婆孝烈皇后的牌位提前祔庙,相当于为嘉靖皇帝占了一个太庙位置,太庙已满,自然需要祧出一位皇帝牌位,此时嘉靖帝还在世,大臣就不敢将献皇帝祧出,而只会按照顺序,将与嘉靖血缘最远的仁宗祧出。

穆宗朱载垕(隆庆)继位后,认为亲爹做的事情很荒唐,将献皇帝睿宗的牌位移出了太庙,重新放回了世庙祭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