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大体上属大国间的博弈,即齐、楚、晋三国的相争过程,吴、越的争霸说到底只是局限在地区层面,本质上是其他三国势力由内而外延伸的产物。
——换句话说,越国与吴国的起因是“晋楚争霸”。
一直以来,楚国都是晋的心腹大患,两者说是世仇都不为过,而楚国的强大甚至贯穿到整个春秋时期,晋国恨不得把“南蛮子”除之而后快。
但晋国想破脑袋也没能想出能让楚国彻底瘫痪的计策,凭借极强的“容错率”,楚国总能在短时间内再次复苏。
打仗直接消耗,肯定是不行的,那该如何对付呢?
——联吴疲楚
之所以选吴,原因无非有二。第一,吴晋两国,实属血脉同宗;第二,吴属于楚国东边一带,而且靠近齐国,可以借助齐国之力一起助力吴国的成长。
晋国的努力,也确实收到了回报。
在中原发达生产力的扶持下,吴国迅速强大起来,不仅干扰了楚国的北上方针,还给楚国本土带来巨大威胁,让楚国变主动为被动。
这个阳谋,也不可谓不高超。
但楚国难道就是傻子,准备坐以待毙吗?
显然是不可能。
为牵制吴国,楚国也照葫芦画瓢,扶持吴国附近的越国,越国一向被中原视为蛮夷,它和楚国其实心理状态相似,两方自然也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地方性的“吴越争霸”正式拉开帷幕。
——在勾践即位前,吴越两国其实已经征战不休,但两国都没有碾压对方的实力。直到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于夫椒之战中挫败越国,勾践成亡国之君。
只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用十年时间一雪前耻,并取代吴国确立自己霸主地位。
但这个霸主却是掺杂水分的。
《吴越春秋》记载勾践的灭吴之战中,有这么一句话,即:“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戈。”从中可以看出越国灭吴其实也是借了楚国国力。
而且在借助楚国的国力之下,勾践还是趁吴国开始向中原地区扩张势力时搞的偷袭,出其不意、以逸待劳这才最终成功。
其实勾践灭吴之战,规模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庞大。《史记》有载:“勾践发习流(水军)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及诸御千人讨伐吴国。”
就这点人,却是越国的倾国之力。
因此说到底,还是得归结于其“体量”不大。或许前期操作好,确实能盛极一时,但它没有容错率,不能存在大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那等待它的将是亡国之殇......
越国的强大,某种程度上是有“注水”嫌疑,它没能成功挤进“决赛圈”,实属在情理之中。
二、灭吴后勾践的心酸勾践的霸业是注水的,算是大国争霸下的小国冲突。
那有人就会问:既然注水,为何大家都会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呢?(《史记》记载:“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其实这则与他的外交政策有关。
当时勾践在灭吴后,于铜山会见晋、齐等大国诸侯,并致贡周天子。然后,他做了一件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即:归还国土。
吴国之前大肆扩张,侵占了不少国家地盘,越国在这时候便出来做“老好人”。
首先,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接着,淮河上游土地送给鲁国;最后,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
——把这些大国、小国都伺候拉拢好了,越国才得到承认。其实某种程度上来看,说勾践的霸主地位是收买的也不为过。
如果单单是收买人心,这也就算了......
更加要命的是,越国从灭吴之战中,一点好处没捞到。为何这样说?因为越灭吴是复仇。
史料记载:“公元前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越军包围吴国三年。”
从“全国之力”、“包围吴国三年”这些词中不难看出:越国自身的消耗也是极大的,而这种程度上的财力、物力折损,让勾践也很懊恼,但又极为无奈。
而对吴国摧残的又很彻底,攻陷时城市在战火中沦为废墟,人口也极为凋零,吞并了吴国只是得到光秃秃的领地,不能创造经济,也没有生产力。
而战后的越国也元气大伤,显然没有足够能力去盘活吴国这个烂摊子。换句话说,好不容易打下的土地竟然成为完全的“负资产”。
当然,这也是他在灭吴后心甘情愿将土地让给其他国家的直接原因,毕竟战后的他连吴国的领土都完全整不明白,只能给他国卖个人情。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后续勾践迁都今山东境内的琅邪一带,是为北上继续图谋霸业。实则不然,这大概率是为了避楚国之锋芒。
因为楚国也不会容许自己栽培出来的小弟,慢慢做大,因此会开始制裁越国。
——而越国显然是惹不起的,只能往北去对付齐国旁边的鲁、郯、滕等小国,这些软柿子虽小,但却可以敲诈勒索他们,以此来快速恢复元气。
不得不说,勾践灭吴表面上看似大仇得报,霸业终成,其实内心却是无比心酸,他也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这便是小国的悲哀!
三、固步自封的越国而十年经营,本就已经毁于一旦。但此时,越国却没看到这点,反而还变得固步自封。
要知道,当时已处于时代大变革之际......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严尚存,中原诸侯国受周礼约束,或许无法进行创新。但到如今,周天子威严不复存在,旧有秩序完全被打破。
——大国政治稳定,都依旧力求上进,变法图强,建立了更先进、稳定,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军队与国家政权。
越国本身地小,人口少,经济还不发达,却没有抓机遇变法图存。
在政治方面,与其他诸侯国实行中央集权制不同,越国固执使用老一套的分封制,这导致中央无法集权,国力被削弱、分散严重。
加上百越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组织落后状态,并没有中原先进的礼乐制度,所以他们并没有建立起礼义廉耻、父慈子孝的思想观念。
这为越国的直接衰弱,埋下了一大隐患......
知晓越国后期历史的人,或许应该都知道一个现象,即:越人三世弑其君。
这看起来离谱,却是当时越国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越王翳听信他人谗言,将自己儿子们赶尽杀绝,太子诸咎为自保不得不发动政变,不得已弑父。
但在发动政变后不久,诸咎也被杀害,他的儿子错枝被立为越王。后来越国大夫寺区平定内乱,错枝被害,无余之被立为王。
值得一提的是,无余之得知自己将要继承王位时第一反应竟然是逃跑......
可见当时越国国内的混乱程度有多离谱?这已经让越国贵族都对王位都避而不及。
其实无余之的逃避也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在无余之登上王位的第十二年,大夫寺区的弟弟弑君,立无颛为王。
可见当时的越国不仅在政治制度上落后,大臣也能随意干扰朝政,掌握王权。这样的政治状况,大大加剧了越国衰落。
四、越国的自废武功其实在用人方面,越国曾经做得很好。
——比如曾经有一个政策便是:尊贤礼士,延揽人才。对于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对于四方之来士,必告先君之庙,以礼招待。
正因为如此,范蠡、文种等人才会来吴。
但越王勾践灭吴后,却是“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与乐”,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中原政治人才赶尽杀绝。文种便是难逃一死,而范蠡要不是逃的快,或许也落得一个“走狗烹”的结局。
本来勾践就做的够绝了,而他后面的越国君主更是不启用中原政治人才,甚至战国中期,仅有的越国人才还前往齐国。
在各国都搜寻人才来提升国力的情况下,越国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自寻死路。
而且随着后续楚越战争爆发,越国与中原的联系更少。
此时的中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文化达到空前繁荣。越国文化的落后,最终也导致越国在软实力方面的落后,使得本就向心力不强的越国走向彻底衰败......
曾几何时,勾践军队的强大,是意志力的坚定与向心力的一直对外。这在生产力都相差无几的条件下,确实占尽优势。
可到了战国时期,局面却不一样了......
当时百越一带的人,在西汉时期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甚至没有铁制工具,可见越国在生产力方面有多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削弱了越国的军事力量。
当楚国士兵拿着灵活的铁制兵器上战场时,越国还在使用笨拙沉重的青铜兵器——这就好比一个拿枪,一个拿刀,怎么可能打得过呢?
从这点上来看,越国的失败,似乎已经成了必然。但在军事战略上的一系列失误,却加速了越国走向灭亡......
作为海上文明的国家,越国虽小,但也有优势,那就是相比中原诸侯国强大的水上力量。一开始越王勾践率“戈船三百艘”迁都琅琊时,也是希望借助水上力量与齐国抗衡。
但越王勾践不知道的是,迁都导致后续这个优势也荡然无存。
五、总结越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但它的急剧而下也是时代的必然。
从《墨子》中“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我们可以看窥见它的强大,虽然这个强大只是名义上看起来的强大。
但它迅速变为一盘散沙,沦为“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这个局面,也实在是让人唏嘘。
不得不说,越国走到这个局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原因。而这样一个国家,想要挤进战国七雄之列完全是痴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