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民族问鼎天下以前
只是地处西部边陲的小部族
之后以小博大
一举崛起灭亡了商朝
周人这才壮大起来
从公元前年武王灭商
到公元前年平王东迁
前后多年被称为西周
西周的社会经济经历了不小的变化
前期是奴隶制社会
后期演变为封建社会
怎样理解西周这个奴隶社会?
用一句话可以归纳:
贵族整天躺着,
等奴隶劳动喂饱自己。
周民族靠武力征服商朝
获得大量的人口与土地
商民族虽然败了
但是并没死光
谁会乖乖的当奴隶等着被压榨?
此时出现了一位天才人物
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就是周公旦
武王灭商两年后就去世了
儿子成王继位
但此时只是个小孩子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担任摄政
当初商纣王领盒饭时
他的儿子武庚一看形势不对
带领众多族人乖乖的投降
周武王把他派去东方封为诸侯
分封了周朝的贵族管叔与蔡叔
在武庚边上去监视他
不知道是因为分封不均还是心理变态
管叔与蔡叔居然被武庚引诱
趁着成王年幼起兵造反
摄政周公亲自带兵东征
一举杀掉了武庚
废黜了管叔与蔡叔
顺便灭掉了
东方跟着起哄的17个国家
周王朝的实力增强了不少
为了让奴隶安心劳动
为了让社会平稳运转
周公花费九牛二虎之力
撰写了一部法典:周礼
不要以为这是一部讲礼仪的书
它规定了社会方方面面的运行方式
其中就包括重要的商业
《周礼》把商业定为九大职业之一
是王朝运转的重要功能部分
西周前期主要的劳动力都是奴隶
主要的财富商品都属于周朝贵族
主要的商业活动也都由官方主持
贵族不允许进入市场从事交易
全都由专业的仆役与奴隶经营
很多商朝遗民
继续担任市场中的职业商人
周朝对其他国家的商人
采取欢迎鼓励的态度
主要的商品交易
都在城市里进行
西周的城市布局
采取前朝后市的布局
宫殿在南市场在北
一座城市一般有三座市场:
东市、中市、西市
东市早上开放
做买卖的主要是各国商旅
与官府的商业奴隶
主要进行大宗商品的批发与贸易
中市在正午开放
服务的主要是富裕的贵族与平民
主要的商品是奢侈品与生活用品
西市也叫夕市
在下午开放、
云集这里的都是些小贩
零售些平民需要的商品
市场都有官方委派的官员管理
总头目叫司市
司市下面还有一众下属
胥师专门负责查处假货
贾师负责监管物价
司虣负责维持治安
司稽负责追捕小偷盗贼
质人负责契约制定与度量衡
廛人负责征收商税
西周前期的商业在
《周礼》精神下
运行的井井有条
周公最神奇的发明
是一个商业机构
泉府是一个官营的商业机构
同时拥有商业、金融、信贷的功能
泉府具体怎样运作呢?
泉府动用商业税中的钱币部分
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
以供短缺时候再出售
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泉府还会把钱币与货物
贷款出去收取利息
为周王朝赚取受益
为了管理众多的奴隶
周公也制定了法规
奴隶被仔细的编组
日常为官府工作
编给农官的就种地
编给商官的就做买卖
编给工头的就做手工业
所有的奴隶都不能随便改变职业
奴隶的后代要继续做祖辈的活计
在国都中有专门的居住区域
禁止与贵族平民杂居
贵族与奴隶这么热火朝天相爱相杀
那么平民都在干啥呢?
他们主要在井田制
划定的土地上耕种
农闲时也会带着农副产品
去做些小买卖
西周平民的经济重要性
其实很有限
西周前期私人商业的比重也很低
在天才的周公架构的经济体系中
奴隶主贵族是永远的中流砥柱
维持了西周前期的稳定
直到西周中期才出现了动荡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