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而今年,地球日将迎来它的第五十周年。
说起环保这个话题,我们总是下意识的以为环保是从近现代才有的概念。其实不然,人们很早之前就已经注意到关于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啦!
比如出自《吕氏春秋》的“竭泽而渔”,就很明确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态:“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虽然这句话出现的情景是打仗的时候,但也可以反映出那时候大家已经意识到,只为一时之利就榨干资源这种行为是不会带来好下场的。
同类型的成语还有出自《韩非子》的“焚林而田”,“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哪些保护环境的理念呢?
01
最早的环卫工——条狼氏
条狼氏是周朝的一个官职,《周礼·秋官序官》里记载“条狼氏下士六人。”郑玄注:“杜子春云:‘条,当为涤器之涤。’玄谓涤,除也;狼,狼扈道上。”条通涤,清除的意思,狼扈指得就是散乱之物,这个职位的任务就是说要把道路清除干净。
但是这个官职主要是为周天子和贵族们出行服务的,“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实际上除了做个环卫工,更重要的是趋避行人。
真正的环卫工是在宋代,还是宋仁宗设立的哦!宋时的环卫部门叫“街道司”,“掌修治京城道路以奉乘舆出入。设管勾街道司公事为长官,或设勾当官二人,以大使臣或三班使臣充任。有兵士五百人,为街道司指挥。隶都水监。金朝置,掌京城洒扫街道、修治沟渠。”
02
最早的环保法律——《田律》
田律,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是秦朝时期管理农田生产的法律条规。其中非常明确的列了几大不准,都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鱼鳖,置罔(网),到七月而纵之。”
意思就是说,耕田者不许砍伐山坡上的树木,不准堵塞水道,不准乱烧草灰做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捕鱼者不许用毒药捕鱼,猎人不度许捕杀幼鸟和未成年野生动物,七月才解除禁令。后面还特别提到了不能随意乱打杀狗。
除此之外,汉代也有类似的法律来保护生态;唐代《唐律》里还记载乱丢垃圾是要被打的,“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宋代则直接抓你去大牢几日游,“禁民二月至九月,无得捕猎及敕竿挟弹,探巢摘卵,州县长史严里胥,伺察擒捕,重致其罪”。
03
古人的植树理念
除了清理垃圾,禁渔禁猎等措施,古人将植树的环保思想也贯彻于行动,比如种树狂魔白居易。
白居易曾被贬谛忠州(位于四川)做刺史,当时城内山坡荒芜,而且人均GDP也很低,简单说就是穷。而他首先做的就是先种树,当然啦,种的是果树和桑树。
忠州产荔枝,但树少且结果不多。想要发家致富,就从发展绿色农业开始咯!于是,白居易从外地引进人才,教种荔枝,还亲自到农户家帮忙挖坑、培土、植苗,同时还做忠州荔枝代言人,题写了《荔枝图序》:“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促进荔枝产业。除了种果树,白居易也大力发展蚕桑农业,奖励农业生产。
金山银山就是从绿水青山里来的!经过白居易的一番操作,忠州不再是一开始荒凉的炎瘴湿卑地,而是一跃成为“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的四星级明星地区。既保护生态还发展经济,给白居易点赞。(想看更多古人植树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