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知识 >> 摩罗ldquo君子rdquo

摩罗ldquo君子rdquo

年,我按照现代人的接受习惯,将《论语》章文字,编辑为28个主题。年,开始按主题写注解。注解了三分之一,因其他任务而中断(全力以赴撰写《国学梯级公开课1-6册》教材去了)。年底,接着写注解。希望年能够完成。

夫子一生,做了三件事,一者为吾族确立了天道与道统,天道者,天下为公之信念也,道统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德政也,他将此道统命名为“文武之道”;二者为吾族确立了遵循天道之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就是以仁为政,以礼治世,思想路线就是修己安人、克己复礼;三者找到了承载天道与道统、践行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人才群体,并为造就这个人才群体而终生艰苦工作着,这个人才群体就是君子群体。

《论语》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如果没有找到这个落实天道的实践主体,夫子就只是勤于思想而疏于实践。从《论语》《孔子家语》《礼记》等文献所述夫子形象来看,夫子有力挽狂澜、结束礼崩乐坏乱世之志,有体悟天道、提炼道统之慧,有经天纬地、开创历史新纪元之才,有修己安人、克己复礼之德,有自觉担当使命、知其不可而为之之勇,有终生辛劳造就救国救民救世救心人才群体之行。夫子非一书生,非一思想家也,而是一位真正的行者。后世名之曰“素王”,孟子命之曰“生民未有”,堪称如实也。

《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但孔子的工作核心却一直是发现君子、培养君子。夫子志慧才德勇行兼备,却不追求个人封地成圣,而是终生都在给君子定标准、按标准寻找君子、将救世救心使命赋予君子、矢志不渝造就君子。故《论语》作为传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统和华夏文明的著作,其结构核心乃是君子二字。

正·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第一》

子曰:先生说。“子”系“夫子”简称。周代以“子”、“夫子”称贵族子弟和公卿大夫,后演变为对老师的尊称,本书均译为先生。学:《论语》中的学字,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研究先王先圣留下的文献(比如《诗》《书》等),第二层是按照文献精神修炼自己,达到人格之提升。比如鲁哀公问夫子,众多弟子中谁最为好学?夫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而用来证明颜回好学的两个证据,是“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从学的第二层含义来回答问题的。时:适当的时候,同“使民以时”(《论语重编精解·使民篇》)、“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中庸》)的“时”。习:演习、实践,主要是对照文献、按照周礼规范演习各种礼仪,比如成人礼、丧礼、婚礼、士礼、乡饮酒礼等。说:悦。朋:皇侃《论语义疏》云“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这里指前者。自:从。愠:怒,生气。不愠:不生气,也就是平和愉悦,与前两条“悦、乐”相呼应。

先生说:“学而且按适当时机实习,不是很愉悦吗?还有更多的求学者从远处络绎赶来,参与咱们的团队,不是令人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不认可我们,我们不因此郁闷、恼怒,这不就是君子胸怀吗?”

“学而时习之”这一章,是《论语》全书开篇。

《论语》是孔门诸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撰写编纂的一本语录体文集,编纂诸君肯定在各个方面都各执己意,最后折中妥协,达成一致。为什么大家都能接受把这一章排为首脑?显然大家都认可这一章具有总领全书之效。

为什么这一章能够总领全书呢?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篇团队建设之纲领。此纲领描述了两个现状,指引了一个方向,确定了一个目标。

两个现状。大家在快乐中求学、演练并践行,此其一;这个团队在道义上已经显现出号召力,远近学子络绎而来,团队不断壮大,此其二。

一个方向。无论团队如何壮大,夫子提倡的恪守礼乐制度、发展仁政思想暂时不为时世认可,这个残酷现实使得该团队暂时难以事功于外,而只能精进于内。“人不知而不愠”,就是给众门徒规定了“不求诸人唯求诸己”、“精进于内”的努力方向。

一个目标。精进于内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成为“君子”。君子人格既是夫子自我修炼的目标,也是他期望于弟子的人格理想。夫子虽然强调“君子不器”,但是就礼乐制度、仁政思想的大道而言,君子恰是承载大道之“器”。

夫子曾对鲁哀公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夫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兄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孔子家语·哀公问政》)“修身”乃为治国九经之首。

夫子之意,先以内功把学生培养成弘道之君子,然后再图以道驭世、担当天下、重建礼乐制度之事功。周室衰微,无力统辖天下,也无力维系礼乐制度;诸侯纷争,各谋其私,所求在于摆脱礼乐制度束缚,实属礼乐之敌;大夫致力于篡国谋私、弑君自代,更是公然砸碎礼乐制度。指望这些精英人物起而收拾礼崩乐坏残局,重建太平格局已不可能。那么,什么人能够担当夫子所望呢?夫子认为士群体中,或许有堪当大任者。士就是平民百姓中比较杰出的人,而平民百姓就是像颜回那么“居陋巷”者。

于是,夫子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从平民百姓子弟中广招门徒,亲率弟子研究三代文献、演习周公礼仪,力图把他们培养成先王先圣文化及礼乐制度之承载者,造就为担当社稷、肩负天下、恢复周礼、再造盛世的栋梁之才。

这些来自寒门的弟子,凭什么能够担当天下呢?必须首先让他们修养、历练、磨砺自己,通过“修身”而成长为“君子”乃是第一步工作,故修身成为重要功课。先刻苦“修身”,磨砺意志,达到“内圣”,再由“内圣”而事“外功”,率领天下复归大道,重建礼乐,这是孔门师生共同认定的发展路径。所以,一部《论语》,以造就“君子”为文化目标,以“人不知而不愠”的“修身”原则总领全书,终于得到编纂诸君的一致认可。

另外,夫子作为团队导师,以“悦”“乐”为基调来描述两种现状,既有给团队打气提神之妙用,也把一种沐浴于宇宙大光明、熏染于天道大和谐的基因,种植在弟子心中。有此基因打底,就不致于目逢冷眼而灰心、身遇挫折而退却。一个肩负天下、躬行大道的君子团队,就必须如此坚不可摧,一往无前。

夫子出身寒微,幼年丧父,家境贫贱,以鄙事鄙业谋生。后来德隆名广,依然坎坷,无缘申其志,不得不浪迹四海。他行仁抱义而走投无路,九州求索而无立足之地。可他毫不怨天尤人,更无愤恨之心,而是隐身于黑暗乱世深处,从容淡定地教书育人,以尧舜禹汤遗文、文王武王政道、周公礼乐制度、天下为公理想、修己安人德操,为弟子们铸造君子人格,使他们成为神州文脉传承者,成为替天行道的仁慧勇战士,成为华夏文明历万世万劫而永生不灭之根与魂。他笑眯眯地看着众弟子一日日成长,对未来世界充满乾坤朗朗的想象与信赖。唯有此种志向、德范、心态、信念,才能说得出本章三句话来。

《论语》在记载先师思想言论同时,塑造了一个大仁大义的夫子形象,可见夫子门徒,不但理解夫子学说,也明悟夫子心态与人格。唯有此种理解和明悟,才能记录编纂得出《论语》来,才能在该书第一章就把夫子大仁大义形象展现给后人。

学而时习之,——礼乐文化后继有人;

有朋自远方来,——文武之道依然具有感召力;

人不知而不愠,——以大仁大恕精神待人接物,温厚处世;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在本团队的喜乐环境中修学进德、克己复礼;

不亦君子乎?——以君子之德担当天下,重建礼乐,以君子之能扭转乾坤,济世安民。

本章涵盖力如此广大,夫子之道,纲要已明,置于卷首,堪昭后学也。

2】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篇第七》

斯:这。善人:朱熹云,“志于仁而无恶”即为善人。恒:本指时间持续很长,此处指能坚持、有操守、不投机。杨伯峻指出此“恒”与《孟子·梁惠王上》“有恒产者有恒心”之意同,即有操守。亡:无。约:少,穷。泰:奢侈、宽裕、通达。

先生说:“圣人,我在现实中是看不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很不错了。”先生又说:“善人,我在现实中是看不到了;能见到有操守者,就很不错了。”本来无,却假装有,本来空虚,却假装充足,本来匮乏,却假装富裕豪奢,这种人难于保持操守。

此章内容,跟《论语》开篇第一章同等重要,因为它涉及夫子一个重大秘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判断、对治国主体的选择、对社会未来的预测,都隐藏期间。

夫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什么是圣人呢?那些以部落首领身份,被各部落尊为天下共主,并以仁德治理天下,达到天下为公、大同等治理效果,给兆民带来尊重、和谐与幸福的政治领袖,被夫子等后人尊为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夫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大家所践行者,就是那样一种圣人治天下的政治制度及相关文教规则。

夫子时代,周天子已经羸弱,失去了圣人之德、圣人之志,不再有号召力。诸侯虽然尊贵,可是大家各谋其私,只顾强国而不管治天下。夫子深刻认识到不可能指望他们来重建礼义、拯救天下。所以,他痛心感叹“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既然无法指望圣人出世收拾残局,又不想放弃以礼治天下、重建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夫子能指望谁呢?谁是可以取代圣人去治国平天下的主体人群呢?

夫子看上了士。

士乃民之秀者,也就是老百姓中比较出色的人,相当于今天的村长、村委会主任。他们的出身、资源、社会阅历、知识储备、精神能量都太弱了,完全没有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现实可能性。

如果对他们进行文化教育、礼乐训练、道德启示,激发他们自觉立志、修身、养勇、养气,把自己造就为顶天立地的君子,那就具备内在的精神能量和相应的社会管理能力了,就可能担当收拾残局、恢复周礼、治国平天下的使命了。夫子主张有教无类,面向士林开坛教学,整理古代文献传诸后世,都是为了培养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君子。所以他说:“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意思是,他们虽然不是尧舜禹汤圣人再世,可是也足够扭转乾坤、治国平天下,这个格局也挺不错。

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呢?夫子认为首先必须是一个诚实而不虚夸、质朴而不投机的人,故他强调“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朱熹指出,夫子最后几句话,乃是向学生指明入德进道成为君子的方便法门。夫子时时都在启示、点化弟子和广大士林,拳拳之心,不难领会。

曾参、子思、孟轲等孔学信徒,深得夫子宏旨,分别发明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养勇(《孟子》)、养气(《孟子》)、致中和(《中庸》)等学说,用以将士培养、训练为君子,最后将君子引入“修身、齐家、治国、公天下”的光明大道。从此一角度,可以说夫子之学,就是君子之学。

此章此意还体现了夫子敏锐的预测能力。夫子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尧舜禹汤圣人治世的现象,而是出现“士-君子”治国模式。秦完成天下一统,却没有恢复三代圣人体制,秦始皇本人也不属于圣人。秦祚昙花一现,真正完成大一统政权建设的是汉,建立汉朝并履行治国平天下使命的恰好是刘邦、萧何、曹参等“民之秀者”,这种制度一以贯之畅行两千年之久,参与治国者都是通过举孝廉或科举考试以脱颖而出的君子。当他们按照夫子规定的宗旨,曾参、子思、孟轲规定的训练方法,完成了自我训练,就具备了救世之德和治国之才。

夫子设计的“君子治国平天下”模式,彻底取代夏商周圣人模式,成为万世不易的固定模式。

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篇第十五》

孙:同逊,谦虚。

先生说:“君子必须以道义为根本,其抱负和事业必须按照礼乐规矩推行,施展抱负时必须有谦逊态度,要以诚信风范力求实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夫子为救世君子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希望弟子照此践行,成就治国平天下大业。此章充分体现了夫子的政治抱负,此种抱负几乎完美地落实在其教学实践中。

光有培养君子之目标、抱负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把弟子培养成君子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弟子有用,对社会上所有那些仁人志士,都有指导意义。

本章即是一套心法,包含义、礼、逊、信四德。四德具备,可通大成。君子之德、君子之才、君子之业,尽在此四字中。凡有君子之志者,必可明此大道。

业已担当治国大任者,可照此心法施政行策,正在“学而时习之”者,可照此心法造就自己。

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第十五》

病:责备,怨恨,遗憾。无能:没有能力。之:取消“人不己知”句子独立性,以使该句子成为动词“病”的宾语。不己知:不认可自己。动词“知”与宾语“己”倒装。

先生说:“君子只遗憾自己缺乏修为与才干,不责备他人不认可自己、不给自己委任官位。”

夫子如此教导弟子,有利于弟子在困窘境遇中耐心磨砺自己。如无此耐心,将无法承担重任。

今人龚希平在《论语审读》(未出版)中指出,本章“焉”为代词,指代上章“义、礼、逊、信”四德,所谓无能,即指在“义、礼、逊、信”四方面没有修为,可参考。龚氏解《论语》,极注重各章与上下文之互补互动,堪称良法,甚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