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的起源以及历史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
而傩,属于中国巫文化的一个分支,最远可以上述到殷商乃至上古时期。
傩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象形,表示巫祝禳星祈福的祭仪(山西吉县柿子滩岩画摹本可见),“隹”就是雀。
远古时代南方祝融部族、东方两昊农耕部族是以太阳自然崇拜、以玄鸟为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而西方古羌伏羲氏族是以太阳自然崇拜、以阳虎为图腾崇拜的信仰观念。上古原初的傩祭,礼祭傩神(太阳神或始祖神)是主要的,驱逐疫鬼是次要内涵。
早在二千年以前的中国大学问家和大文学家屈原,在他的《远游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指炎帝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的诗篇。“炎帝”即“神农炎帝”,“南疑”即“九疑”,这说明在屈原的心目中,九疑山就是“神农炎帝”的神山,而据汉代《白虎通义·五行篇》的解释:“炎帝者,太阳也”。又说: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太阳的别称是“火离”,因此,“离为鸾”的意思即“太阳就是鸟中至尊的鸾凤”。
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之源,反映了羲炎农耕部族稻作文明对于太阳自然崇拜、玄鸟图腾崇拜、阳虎图腾崇拜合一的原始宗教信仰。
因此,傩是一种图腾崇拜。
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傩文化的记录来源于《周礼·夏官·司马下》:“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魑魅)。”从这句话中的“执戈扬盾”“驱疫”可以看当时的傩是一种祈求傩神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祈福避邪为主,带有宗教色彩的的活动。而记载中从事傩活动的乃是“方相氏”,他是旧时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祇,为驱疫避邪的神。是周礼规定中司马的下属,最高官阶为下大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为国家驱疫。葬礼时,方相士的职责乃是驱方良(魑魅)。
由此可见,在西周时,傩与官方的联系就已经十分紧密。成书比《周礼》稍晚的《论语·乡党》中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描绘了春秋时期迎神赛会的场景,说明春秋时,傩已经发展成“乡人傩”,傩文化开始活跃于民间。
而傩作为南方农耕部落稻作文明的产物,它只能依附农耕文化才能生存,所以它现流行于江西南丰、福建邵武、四川、甘肃、贵州、广西、安徽贵池以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江西萍乡等地。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傩文化也慢慢式微。
2.傩的任务或作用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驱鬼逐疫);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与军礼和凶礼有关。
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五礼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
而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傩仪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渐变发展到了民间,从宋朝开始,三教合一,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和民间的世俗文化,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傩的任务或者说是作用也由从“酬神”转向了“娱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