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从隐公开始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412323.html

鲁国一些简介

周王朝建立于公元前年。

鲁国建立于公元前04年,到公元前年被楚考烈王所灭。一共经历了25世,4位君主,共历时年。

鲁国是周成王时期封的诸侯国。因为周武王,在西周建立一年后就死掉了。这时周武王的儿子年纪还很小,必须要有人去辅佐。

武王(老二)选中了周公姬旦(老四)辅佐成王。之后就发生了三监之乱,就是管(老三)、蔡(老五)、霍(老八)和武庚禄父(商纣帝辛的儿子)在东方起兵叛乱。

周公平定了东方之后,就要安排人去驻守。就分别封了鲁、燕、卫三国去替代管、蔡、霍。鲁是周公的儿子伯禽,燕是召公的儿子克,卫是周公的弟弟康叔。

鲁隐公身世

鲁隐公,名息姑,是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时间十一年。隐,是他死后的谥号。

他的父亲鲁惠公死时,太子(鲁桓公)允还很年幼,于是让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来被鲁桓公所弑。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继承制度一定要讲清楚。

、周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商王朝是兄终弟及,鲁国来了个“双轨制”,就是一及一继。到鲁隐公时,本来应该是鲁惠公的弟弟接任。

但是惠公在位46年,弟弟们年纪也大了,很难去担任鲁国国君,只好让年纪大的儿子鲁隐公去担任国君。但是因为隐公和桓公都是惠公的儿子,这便让人有了缝隙可钻,最后造成了鲁隐公的悲剧。

2、还有一点是,惠公的元配夫人孟子早死,没有留下儿子,声子是孟子的陪嫁。

鲁桓公的母亲是惠公后娶的夫人(仲子)。

隐公的母亲(声子),身份卑微是鲁惠公的媵妾,所以史书中从不把她称为“夫人”,只是尊称其为“君氏”。

、虽然三个女人(孟子元妃,声子元妃陪嫁,仲子后娶夫人)都是宋国与鲁国联姻的产物,但是元妃孟子所拥有的权力是最大的(春秋称国君夫人为小君),其次是继室仲子,声子若不是因为鲁隐公,史书不可能记载。

结论:

、鲁隐公因为母亲地位低下,是没有资格继承鲁国国君的。

2、因为特殊的原因及鲁隐公自身的能力,让其继承了鲁国国君。

、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继任者,最终在有心人的挑唆下,造成了鲁隐公的悲剧。

为什么《春秋》从隐公开始

鲁隐公的经历,其实和周公姬旦的经历是一样的。

周公到底有没有摄政称王?从鲁隐公身上就应该知道了。周公肯定是称王了。

成王也差点杀了周公,只不过周公跑到了楚国去了。成王在祖庙中看到周公在祭祀时留下的记录,才知道真相。把周公从楚国给迎接回来了。

孔子是最崇拜《周礼》的,所以他的课一定要从周公开始讲。鲁隐公就是代表了周公。

周公摄政称王,召公和兄弟都对他有所怀疑,这才有了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有时候,人是被逼的,你不杀人,别人就凑过来杀你。

鲁隐公面对大夫羽父的作乱,没有使用雷霆手段,最终被杀。鲁桓公安排隐公的葬礼,都不是按照国君之礼。

(鲁国大夫羽父请求鲁隐公杀掉鲁桓公,以此向隐公求太宰的官职。

隐公说:“因为桓公年少,我代为摄政,现在我很快就要把君位交付给他了。我让人在菟裘建造房屋,打算在那里养老。”

羽父害怕,反过来向桓公诬陷隐公,请求桓公杀掉隐公。隐公子还是公子的时候,和郑国人在狐壤作战,被敌人俘获。郑国人把他囚禁在尹氏家里,隐公贿赂尹氏并向尹氏的祭主钟巫神祷告,于是就和尹氏一起回鲁国并立了钟巫的神主。在隐公十一年十一月,隐公要祭祀钟巫,在社圃斋戒,住在溥氏那里。十一月十五日,羽父派人到冼氏家杀掉了隐公,立桓公为鲁君并攻打浚氏,冼氏家有人被枉杀。《春秋》不记载安葬隐公,是因为桓公没有按国君的规格为隐公举行葬礼。)

最关键的是教育

周公和鲁隐公,同样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就是对周成王和鲁桓公的教育。

不能只建立在制度上,更要建立在感情上。多沟通,多交流,这才是好的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最大的毛病就是机械式教育。这让师生之间很难产生感情。没有感情作为润滑剂,最后只会分道扬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