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年的文明,经历了年的历史,作为古老的国家之一,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其实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中国也一直是世上最先进的国家,这个状态就在年戛然而止,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就在清朝这段时间,由于长时间的处于闭关的政策,相当于中国跟世界完全隔离了,因此逐渐变得落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一些外国的侵略者攻击进中国这片土地的时候,都觉得这个中国非常的落后,非常的愚昧不堪。由此,中国给世界的感觉就是非常的贫穷落后,直到国外研究中国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古书,才揭开了古代最先进的国度竟是中国的事实。
原来认为中国落后的外国人认为中国现在非常落后,那么以前历史上的中国同样也是比较落后的。都说欧洲的科技领先,都说欧洲的技术并不是一般国家所比,就在外国人都在鄙视中国的时候,一本古书的出现打破了国外人对中国的印象。那么这本书到底有怎样的神奇呢?这本书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考工记》。
话说起来要从欧洲对中国逐渐的认识开始,随着国外专家学者不断的研究中国文化,发现了这部《考工记》,自此知道了中国的确是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发达国家的存在。这部《考工记》实际上是隶属于,《周礼》的。《周礼》主要介绍的就是周朝的礼仪,那么如此一部书从哪些方面表达了中国的发达呢?或者说怎样表现出中国的科技先进呢?那就要提到这本《考工记》了。
其实再早以前《考工记》是不在《周礼》里面的,它是齐国官书。由于《周礼》里面的冬宫篇失传了,因此才会有后人把这部书归纳进《周礼》,进而代替“冬宫”篇。要说古代有不少的书都失传了,因此在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考工记》描述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官府的手工业状况。在这里我们所指的官府手工业,其实就是官制手工业,跟民间的手工业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不管是造诣上还是工艺上,乃至技术上都是非常先进的。用现在的话可以称作是国企。这本书里面详细记录了各金属制品冶炼细节,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金属配比,也就是当时的六齐配比。
那么这个六齐配比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冶炼青铜制品的时候,都是有固定配比的,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制作合金制品里面配比的金属比例。像我们银,质地相对较硬,适合做首饰一样。青铜制品里面以锡最关键。比如《考工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其意思就是铸鼎青铜所用的金属中,锡一定要占到其中的六分之一才可以。
《考工记》详细记录了常用物品例如鼎、斧、戟等这些金属物品内部成分的金属配比,这一配比跟现在的合金配比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一些考古人员所挖掘出来的春秋战国武器,其金属器物内部成分含量等与现在没啥区别,解开了考古人员的谜团。
最为吸引人的就是,这个六齐合金配比规律,在世界范围内是最早的。从此我们知道几千年前古人就非常重视技术。作为战争时期的国家,能够拥有先进的武器就是可以称霸世界。春秋战国时人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清朝却怕民患而强加限制技术发展,因此才导致落后的局面。
《考工记》的面世,让更多的有理性外国人清楚这一点,那就是古代最为先进的国家并不是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