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日报记者陈亮
文王在谋划兴周大计的时候,当然少不了要考虑结盟,而且盟友越多越好,他甚至想到了远在长江流域的诸侯。在周原多年的经营,周仁德的美誉已经吸引了周围诸多方国的支持,更有数不清的贵族和百姓纷纷投奔,甚至包括商人。然而江汉之地有秦岭阻隔,自古天险难行,加之那时那里的人习惯在崇山峻岭和浩渺烟波里讨生活,自在彪悍,想要结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思来想去,就一个人能把这事儿办成,那就是与制礼作乐的周公一样享有仁德盛名的召公——姬奭。
召公是周时候的一个尊称,公是爵位,公侯伯子男,公是王以下最大的官。召是地名,商周时候的扶风东北部,周武王姬发的叔伯兄弟姬奭的封地就在这里,所以他就是第一任召公,他的后代,就是世袭的召公。召这个地方在当时是周的核心地带,能统领这个地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他是王室,其次是能够为王治理国家的人,所以后来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即位的时候,姬奭被封太保,与周公一起代王行政,在历史上留下了“甘棠遗爱”的美谈。
文王时期,召公翻山越岭南下江汉,到各个诸侯国去宣扬周的理论,游说他们一起反对殷商。对于这次“南巡”,史籍上没有具体的记载,去了哪,干了啥,谁都不知道。直到清道光年间,岐山刘家原出土了一件玉戈,上面的铭文记载了这件事:“六月丙寅,王在丰,命太保省(相)南国(域)。帅汉,遂殷南,令(濮)侯辟,用束贝(万),走百人。”这段话具体的意思没有历史背景不敢胡乱翻译,但大意可以肯定“召公南巡”确有其事。《史记》里记载了一次武王伐纣前的军事演习,姜子牙带着大军集结在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通过这次演习,武王已经判断出伐纣的可行性,而这八百诸侯绝对不是“不期而会”,而是包括“召公南巡”在内的许多次外交斡旋形成的统一战线。而这个统一战线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召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的思想,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提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正因如此,以“周礼”为代表的周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篇章。
也正因为如此,史料记载中牧野之战参加者,有分布在今四川、湖北一带的庸、蜀、羌、胡髳、卢、彭、濮等诸侯方国。
好媳妇太姒用自己的德行感染后代宝鸡日报记者张琼
宝鸡地区有一句俗语,叫娶妻不贤祸三代,以此强调男人娶个好老婆的重要性。多年前,西岐的姬昌先生独具慧眼,娶了一位好媳妇——太姒。太姒德行高,不仅教子有方,还帮助夫君分忧国事,辅助姬昌成就了一番事业,史家尊称她为“文母”。
太姒老家在今天的渭南合阳,按照古籍的说法,太姒心地善良,对人怀有仁爱之心,说话办事很明理,在吃穿用度上简朴、节约。另外,太姒手脚勤快,勤洗衣物,对待自己的女老师也格外恭敬。
太姒的好名声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姬昌的耳朵里。姬昌被太姒的美德打动,决定迎娶太姒。两人结婚的情景被《诗经》描绘得很浪漫:“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姬昌看重太姒,亲自到渭河边迎娶她。渭河上没有桥,姬昌命人造舟,一条条舟船连接起来,成为过河的浮桥,通过浮桥,姬昌终于把心爱的姑娘娶回了西岐。
婚后,太姒没有改变性情,依然像之前那样贤德,勤劳持家,遵守做媳妇的礼数。太姒仰慕婆婆太任、奶奶太姜的好作风,便虚心向两位长辈求教,学习为人处世和教育子女的方法。《诗经》说:“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思是正因为太姒继承了太姜、太任的美德,才多子多福。太姒生了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等十个儿子,太姒教育孩子时,首先严于律己,自己先做到勤俭、有礼、明理,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太姒品行出色,孩子自然能从母亲的言行中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模仿学习。
在太姒的抚育下,孩子们成长得很优秀,没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的事情,其中,周武王姬发更是一位有胆识、有品德的明君,完成了伐纣灭商的大业。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并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姬昌、姬发、姬旦治理西岐,谋划大业时,太姒又为丈夫和儿子出谋划策。太姒过世多年后,一位了不起的女人武则天写文章,盛赞太姒善于治理政事,并尊封太姒为文定皇后。史家也称颂:“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姒最贤,号曰文母。”
太姒教子以身作则,自己做到有品德、有礼数、有善行,自己的言行自然会感染每一位家庭成员,这样春风化雨地教育下一代,远比呵斥和要求有效得多。周人尚礼,对自我的行为规范提出了严格要求,人人严于律己,重视德行,西岐才出现了“于此一吸,可得三日饱”的良好社会风尚。
画地为牢把诚信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宝鸡日报记者祝嘉
“画地为牢”比喻只允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在指定范围内做事,不得逾越。提到这个成语,让人不禁想到《西游记》里的情节:孙悟空要去化斋,又怕师父遇到危险,便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唐僧、猪八戒、沙和尚都进圈里,并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出圈,否则就会有危险。可惜,唐僧听信了猪八戒的劝告走出了圈,中了妖怪的诡计,被抓走差点蒸了吃。
在遥远的商周时期,也有一个“画地为牢”的故事。西岐地区有一个名叫武吉的樵夫,在西岐城卖柴时,为闪躲车马,失手将扁担打到了城门守卫的耳门,致其当场身亡。武吉被抓去见文王,文王判他以命相抵,便命人在南门地上画了个圈,作为牢房,又刻了根木头立在地上,作为狱吏,让武吉站在圈里接受惩罚。死罪当头,但面对这在今人看来如同儿戏般的监禁,武吉没有迈出逃跑的步伐,而是在这圈里一连站了三天。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站在圈里悲声痛哭,就问他:“杀人偿命,理所当然。你为什么要哭呢?”武吉说:“小人母亲七十岁了,她只有我一个孩子,小人也没有妻子,老母孤身在家,如果无人侍奉,怕要被饿死了。”散宜生入城进殿,觐见文王,谈及所见所闻说:“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为母亲送终后再来领罪。”文王听后,念武吉一片孝心,就下令放他回家去了。
面对这样一个诚信而自律的汉子,求贤若渴的文王自然对他心生爱惜。后来,文王封武吉为将军。武吉辅佐文王、武王,为周朝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成为当时周人立德树人的模范。
周人崇德尚礼,对自身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以诚立身的他们看来,丢掉信誉比丢掉生命更为可怕。诚信,让周人不仅在当时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更为后世树立起道德和礼仪的标杆。
孝母得金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宝鸡日报记者张琼
“那娃孝顺得很!”西府人重孝,对父母、老人好不好,是评价一个人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因而,西府人口中常有这样的话:“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好,还能算个好人?”“那小伙是个孝子,事情交代给他办放心。”
西府人重孝的习俗由来已久,西周初期,周文王治理西岐,格外推崇仁义忠孝的品德,他自己也孝敬父母、善待老人,被司马迁评价“笃仁、敬老、慈少”。在他的引领下,西岐人养成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走路时,年轻人给年长者让路;出门时,年轻人替老年人提重物,呈现“斑白不提挈”的敬老现象。
在岐山农村,流传着一个“孝母得金”的故事。据说,周文王时期,在距西岐城约五里的一个村庄,有位刘嫂,丈夫早逝,留下两个孩子和年老多病的老娘。为照顾好一家老小,刘嫂去给别人家做饭,每次做完饭看手上的面粉被洗掉倒掉,刘嫂有些舍不得。某日,她向主家提议,能不能把和面时沾在手上的面粉洗在清水里,带回家给老娘做糊汤喝。主家被刘嫂的孝心打动,爽快地答应了。此后,刘嫂每天干完活回家,都会用手上沾的面粉,为生病的老娘做糊汤喝。老娘喝了糊汤后,身体渐渐康复。
一日,刘嫂正为老娘的康复高兴时,雷声响起,大雨倾盆,刘嫂心想,也许是自己沾了别人的便宜,要受到老天的惩罚了,于是把双手伸向窗外雨中,准备接受惩罚。手一伸出,雷声响过,刘嫂觉得双手沉甸甸的,以为被雷击中,定睛一看,原来手里有一块黄金。人们得知这个故事,说刘嫂一片孝心感动了上苍,所以雷公奖赏她呢。
当然,在今人看来,不存在雷公奖赏孝子黄金的事,这则故事并不真实。但是,这则故事在乡间流传,传递的是周人对孝的推崇,对孝子的褒奖,是西周人重孝的一个缩影。也许,在西岐,果真有一位孝顺的刘嫂,果真也得到了奖赏,不过那不是来自雷公的,很可能来自于西岐治理者,以此提倡尊老敬老的好风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