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敬与仪章:
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日]吾妻重二著;吴震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内容简介
《家礼》为朱子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影响后世达七百年,深刻塑造了中华礼仪文明。《家礼》不仅对中国近世社会影响深远,而且走向东亚诸国,成为整个东亚世界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正是经由《家礼》的普及,“礼”成为了寻常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为日本朱子学、礼学专家吾妻重二教授《家礼》学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分三编:文献足征、礼文备具、礼书承传,共十四章,广涉《家礼》版本、木主、深衣、日本《家礼》接受史等议题,融文献学、历史学、哲学于一炉,全面深入地揭示《家礼》在东亚的“漫游史”。
作者简介
吾妻重二,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日本中国学会副理事长、日本道教学会理事、东方学会评议员及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近世东亚儒学思想。主要专著有《朱熹〈家礼〉实证研究》()、《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开》()和《〈朱子家礼〉宋本汇校》()等,并有译著、编著三十余部。
编辑推荐
★当代朱子家礼学研究大家吾妻重二多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东亚文明以“礼”为特征,礼之本必在于家,而家礼文化以《朱子家礼》为宗。
★研究内容从文献版本流衍到礼仪实践,包括《家礼》版本考、宋代家庙考、东亚儒服考、丧葬礼仪考等。
★东亚各大高校教授联袂推荐,展现东亚视野下的“家礼学”。
专家推荐
宋代朱熹《家礼》成就了一部代代相传的礼学经典;日本学者吾妻重二教授新著《爱敬与仪章》将家礼研究拓展至东亚地域,开创了东亚“家礼学”研究的典范。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日本朱子学研究引领者吾妻重二先生的新作问世!本书是作者多年对《朱子家礼》进行具体实证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次中文版也是本书首次出版问世。以日本近世对《朱子家礼》的接受状况为核心,将研究视野扩大至整个东亚范围,对今后的儒教研究必将大有裨益。
——三浦国雄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
前日本道教学会会长
后记?礼学与绝学
礼学研究是一种“绝学”,这样说是否有些言过其实呢?
正如本书中屡次提到的,过去礼学在中国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礼的相关著作也曾层出不穷。那么,在本书的结尾,也不妨简单回顾一下礼学的继承与发展吧。
简单地说,礼学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经学”的领域,另一个是“礼制”的领域,过去的礼学都在这两个领域中进行讨论,不断积累了各种著述。
其中,就“经学”方面说来,《仪礼》《周礼》《礼记》,即所谓的三礼文献的注释是其代表性著述,诸如十三经注疏中的各注疏、胡培翚《仪礼正义》、孙诒让《周礼正义》等都有详尽而精密的内容。而在“礼制”方面,朱熹与黄榦《仪礼经传通解》、江永《礼书纲目》、秦蕙田《五礼通考》等书都是收集、整理古代或历代礼仪制度的资料汇编,这些书并不限定于上述三礼文献中的任何一种,而广泛涉及吉凶宾军嘉等各种礼仪方式,因此《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提要)将其分类为“通礼”。换言之,“经学”之书作为儒教经典阐明了礼的基本原则,而“礼制”(通礼)之书则以此为依据而表示礼仪实践的应用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礼仪的实践手册、仪式程序(manual)的礼书。这种礼书就是所谓的“仪注”,大致可分为国家举行的国家礼仪和个人实施的私人礼仪(顺便说一下,在朝鲜,通常不称为“仪注”而称为“仪轨”)。《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提要)对此作了如下解释:
案:公私仪注,《隋志》皆附之“礼类”。今以朝廷制作,事关国典者,隶“史部政书类”中。其私家仪注,无可附丽,谨汇为“杂礼书”一门,附“礼类”之末。(《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二·经部二十二·礼类四)
据此,“仪注”诸书中“事关国典者”就分类为“政书”,“私家仪注”则分类为“杂礼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作为国家层次的仪注书列举了唐朝《大唐开元礼》、宋朝《政和五礼新仪》、明朝《明集礼》等,而将朱熹的《家礼》归入“杂礼书”中。当然,这里所说的“杂礼书”仅仅是以经学为正统的角度下做的分类,其定位颇低,但实际上,如在本书中也反复叙述的,《家礼》作为一种日用礼仪实践手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仪式程序(manual)的礼书,从广义上来说,也可属于“礼制”的领域。
此外,还有研究在礼仪中使用的器物、服饰等东西的学问,传统上,聂崇义的《三礼图集注》等考证工作就相当于此。
这样看来,可知所谓的礼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总括起来应该如下:
经学——关于《仪礼》《周礼》《礼记》的注释、著作目的:阐明礼仪的基本原则
礼制——礼仪实践的著作目的:表示礼仪实践的应用方式
1.通礼——实践诸礼的资料汇编
2.仪注——国家层次(政书)、私人层次(私家仪注)
3.?名物——器物、服饰等的考据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分类,但由此我们可知,“礼”并不是单纯的观念,而是要求以可见的形式付诸实践(performance)的,因此,“礼”在历史上持续实行,“礼制”方面的各种著作也十分浩瀚。所谓“礼学”,从广义上说,就是包括所有这些方面的学问。
那么,这样的礼学方面的研究情况又如何呢?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对此讨论了一些,但总的说来,近代以来,此领域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学问相比,不得不说是相当稀少,甚至寥寥无几。
现在按我的记忆随便举例,在近现代中国,到一九八〇年代为止,积极推动礼学研究的人物只有张锡恭、王国维、曹元弼、沈文倬、杨宽等人而已。在中国台湾地区,虽然在一九七〇年代开展了“仪礼复原研究”,但此只是一种孤立研究,似乎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响。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近代学制中,儒教的研究被分类在“中国哲学”的领域,致使礼学在儒教研究中被搁置不理。这种倾向在中国尤为显著,但是关于这种近代的学问划分导致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多作讨论了。另外,礼仪只是封建残余这一观念,似乎也阻碍了礼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就上面提及的沈文倬而言,他所从事的礼学研究,正是“存亡继绝的工作”(王元化《贺信》,《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书局,年)。
与此相比,在日本近代还相对保留了汉学的传统,可以举出加藤虎之亮、服部宇之吉、加藤常贤、宇野精一、藤川正数、川原寿一、西冈弘、影山诚一、池田末利、栗原圭介、林巳奈夫等人的名字。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礼学研究还是被认为是颇为特殊的,不免给人一种“有点古怪”的印象。说到底,它只是旁系,或者只不过是为了理解中国哲学等“主流”的辅助手段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他们的研究虽是很宝贵的,但其范围还很狭隘,仍是以中国古代为中心,几乎没有涉及宋代以后的近世时期。
总的说来,近代以后,礼学的研究长期处于“不绝如线”的状态,给人一种奄奄一息、勉强维系生命的印象。特别是本书中研讨的《家礼》研究,在近代以后,除了一些讨论其真伪问题的文章之外,基本上几乎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