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了那么多国家,有没有哪个是排位第一的呢?当然有,这个国家就是鲁国。鲁国是周武王分封给周公旦的。不过,就算是分封给周公旦的,也不一定就排在第一,况且,在分封的时候,周公旦非常谦让,只要了百里之地。那么,这样一个小地方,为什么可以在西周的分封榜上排第一呢?这事咱们得从头说起。话说周朝初建,周武王还来不及励精图治,便一病不起。他去世之前,嘱托素来倚重的四弟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这样一来,周公旦虽然获得了封国,却并不能前往治理。治理鲁国的任务,周公旦就交给了他的长子伯禽。《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有这样一段记载:“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段话就是伯禽在前往封地之前,周公旦和他的一次谈话。大致意思是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说起来我的身份自然也不算卑贱,可是,当我听说有士人来拜见我的时候,不管我是洗头还是在吃饭,都会赶紧停下来接待他们,就是怕失去一个贤人。你到了鲁国后,不要因为“封土不过百里”而怠政,也不要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而骄傲。公元前年,周公旦平定了蔡叔、管叔和武庚之乱后,又继续率军东征,征服九夷熊盈族17国,一直打到奄国,其他小国相继投降,于是东方得到了安定,周朝的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周公旦战绩显赫,少年天子周成王又对他再次封赏,将商朝遗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奄国之地全部赐给了伯禽。同时又赐给他诗书典籍和祭祀用的宝器仪仗。虽然伯禽有两年治理封地的经验,但那封地不过百里而已。如今土地面积增大,人口数量增多,周公旦对伯禽和不放心,于是叫来跟随自己多年的老管家金人,在他的背上写下了一段训诫,并让他经常背对伯禽,好使伯禽不忘教诲。金人到鲁国后,果然时时以背对伯禽,方便他时时能看到周公旦的训诫。伯禽牢记父亲的教诲,苦心经营,很快,鲁国的礼仪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鲁国周边的徐戎、淮夷兴兵作乱,联合起来攻打鲁国,伯禽迅速率军在边境费邑一带进行抵抗,和徐戎、淮夷进行了许多场战斗。为了让队伍既有效作战又不侵扰老百姓,伯禽特意作《费誓》以明军纪,他规定:盔甲要齐备;车马要精干;不得损毁老百姓的财物,得到财务也要物归原主;不许抢劫盗窃;不得迟到。如违反以上规定,处死!军令严明,自然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许多百姓也自发投身于抵抗淮夷和徐戎的战斗之中。最终,伯禽打败了淮夷和徐戎。三年后,伯禽才回镐京向周成王汇报政绩。这时候,所有诸侯国都已经汇报完了。周成王问伯禽:“你为何这么晚才来汇报政绩?”伯禽说:“我到鲁国后,在老百姓中普及周礼,用了三年时间改变他们的风俗礼仪,所以到现在才来汇报政绩。”周成王见鲁国如此恪守周礼,非常高兴,于是将周王室的宗庙祭祀之礼,都交给了鲁国。周礼是当时最重要的东西,将宗庙祭祀之礼交给鲁国,如此一来,鲁国自然排在诸侯国中的最前面了。伯禽在治理鲁国上坚守周礼,后代鲁国国君也秉承周礼,难怪后人感叹:“周礼尽在鲁矣。”也正是因为鲁国有着深厚的礼乐文化,才成就了万世景仰的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师表。(参考资料:《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