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地位如此之高的

白癜风抗白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孔子所秉承的思想观念一直都是我们从小学习的方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历史中所占的分量也是不可比拟的,那么为何他的历史地位会如此之高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在国人之间被广为流传的道理。而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同样被世界所熟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这个急剧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个从思想上出发的斗争也随之展开,那就是由诸子百家的理念所产生的百家争鸣。孔子毫无疑问的是这段历史中地位最高,比重最大的人物。是不是因为其他学派的思想观念达不到孔子的高度吗?可能从历史的进程上来看,自汉武帝开始之后,就独尊儒家学派。而后期又出了几位大儒推波助澜,就比如董仲舒、陆九渊、王守仁等人,所以儒家从政治层面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作为儒家的创立者孔子,他的地位才会如此之高。其实这也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小编最近在看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觉得书里对孔子之地位的阐述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思想并没有谁高谁低,更没有什么排名,它只是大家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而已,就比如儒家主张“仁”;道家主张效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度为大;墨家则主张非攻,兼爱。各家都有各家之长处,但也有其弊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学的,老百姓最先考虑的事情一定是填饱肚子,再者就是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所以底层的老百姓是接触不到知识的,在当时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学习知识的权力。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裔,而且孔子本身就十分好学,所以他的思想水平才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当时所学的知识肯定是跟现在不同,毕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古人学的是六艺或者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有人就认为六经是孔子自己发明的,而有人认为六经早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只是最为一名非常有能力的传授者而已。其实从古书的考察上来看,六经的确是早于孔子就有了。孔子自己也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大致意思就是:“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二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后建立起来的,所以它已经十分丰富和完善了。我只是在遵从周朝的制度。”而这周朝的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六经。所谓六艺的解释就是:《易》:既是《周易》,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书》:又称《尚书》,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包括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典章制度。《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春秋》:既是史书,历史。那既然孔子只是整理了周朝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加以改进,那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孔子真正受人尊重的地方就是育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让老百姓也能习得知识,孔子就打破了这一壁垒,他把这些知识加以整理后,教授给一般人,孔子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广招学生,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人,所以他奠定了寒门出贵子的基础。而孔子传授的是综合性知识,是成体系的知识结构,这是与其他学派不同的。别家之讲学,只注重自家之言,如墨家只讲《墨经》。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就从素质教育上来看,孔子已经成功了。在孔子之前并没有专门靠讲学吃饭的人,孔子招收学生,并受学生的供养,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老师。而在孔子以后,中国便有了教师这一职业,所以孔子也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所以以上孔子的所作所为正是他历史地位崇高的原因,也正因为儒家思想的体系化,同样成就了历史上的诸多大儒们。本文由百家号作者关于历史那些事情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