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周礼主题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注重对三礼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本栏目选编自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老师专著《礼乐人生》及礼学中心讲座内容。
《仪礼》研究史上的两次转型
《荀子·大略》云:“礼者,人之所履也”。礼,是以特定之人物为主导,依事先设定之步骤,在规定的宫室场合中,藉由服饰、器皿、牲牢、币帛等物质形式,配以容颜等心理要素,动态演进的程式。由《尚书》《毛诗》《逸周书》《左传》《国语》等文献可知,各种典礼仪式在春秋以前已经普遍出现,然则,礼是先有文本,抑或先有仪式?学者多习焉不察,鲜有论及者。
沈文倬先生《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一文,从殷周礼制变革的角度考察周代典礼的形成及其文本化的过程,认为周代典礼源于生活,“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从简单向复杂,逐渐扩充和完善起来的”,“礼典的实践先于文字记录而存在”;“孔子时礼的书本还没有撰作”。《仪礼》成书始于孔子,《礼记·杂记下》的如下记载可为强证: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郑注:“时人转而僭上,士之丧礼已废矣,孔子以教孺悲,国人乃复书而存之。”春秋季世,礼崩乐坏,恤由初丧,因“士之丧礼已废”,有“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之誉的鲁国,居然已无人知晓当如何为之举丧,孺悲前往请教孔子后,“《士丧礼》于是乎书”,即著之竹帛。今本《仪礼》中的《士丧礼》等篇即成于此。据沈文倬先生研究,现存《仪礼》十七篇,“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到四世纪中期这一百多年中,由孔子的弟子、后学陆续撰作的”。孔子及弟子将活态的典礼仪式转换为凝固态的文本,是中国礼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旨在存亡继绝,希冀借由文本形式将周礼传之后世。转换后的文本尽管枯燥,然犹如经脱水处理后的蔬菜,鲜活的视觉效应虽已尽失,而其核心养分由此得以保存。
治《仪礼》者若洞悉此成书原委,当知将文本形式还原成活态典礼,实现《仪礼》的第二次转型,令“失水”的周代大典以鲜活的形态再现于世,乃是题中应有之义。惟有如此,方不负孔门师弟子存礼之初衷。
经秦火之后,周代礼乐散佚。汉初,叔孙通摭拾秦仪,创制新礼,然绝非两周典礼之旧。由汉及唐,时移世易,周代尽人皆知的彝、簠、簋、觥、觯、斝、盉、匜等礼器,“行于今者盖寡”;诸多仪式于后世已“无所用”,虽如韩文公之好古,亦叹“《仪礼》难读”,传习者寥若晨星,礼仪再生与否,似已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