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你炼猪油了,猪油拌饭好香啊,每次炼完之后,还可以把油渣当做零食。”
张姨一边对着母亲说,一边拿起超市柜上的植物油,“不过,你年纪这么大了,还有高血脂,猪油还是不要再吃了,听说吃多了升胆固醇。还是吃我给你买的植物油,这油健康。”
但母亲吃了几十年猪油,早就习惯了,“你别给我买了,我还是觉得猪油又香又好吃,你别花这冤枉钱。”
“这怎么是花冤枉钱呢?你没看新闻上都说了,猪油脂肪高,不适合老人家吃。”张姨显然有些生气了。
张姨还想多说几句,但看见母亲脸色沉了,只嘟囔了句:“我们都吃的这个。”最终,她还是为母亲买了植物油。
这样的争议在两代人之间并不少见,猪油到底是美味佳品还是有害健康?往文章下面瞧瞧。
一、猪油的历史,源远流长
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秋行犊麛,膳膏腥”,这“膏腥”指的就是猪油。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秋天到了,该吃猪油了”。
可见,咱们中国人在千百年前就有喜食猪油的习惯。无论是炒菜,亦或拌入主食里,猪油都会让食物得到“点石成金”般的升华。
很多人好奇:按理说,油脂本身挥发性较弱,基本闻不到味道,但猪油为什么那么香?
猪油的香气,其实是大脑的一种“欺骗”。
人类对羊肉的膻味极为敏感,正是我们本能意识到:闻到膻味,就说明有肥羊可以吃了。肉类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使香气挥发,所以生羊肉闻着比较膻,熟了就没那么膻。这种反应叫美拉德反应。
这种反应也会出现在熬制猪油的过程中。没有香气的肥猪肉一旦开始加热,便会生成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小分子,被我们的嗅觉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物质被我们的大脑定义为“香气”。
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一碗猪油拌饭、一份猪油渣就是童年的美好回忆。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