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蜃和蜃龙有什么区别想不到我们经常

在我们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叫做蜃,传说它吐出的气体可以形成亭台楼阁的幻象,所以叫海市蜃楼,后人经常用这个成语,比喻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事物。

当然现代一般认为海市蜃楼的形成和光线的折射有关,但依然有很多难以解释的情形,非常神秘,而古人认为海市蜃楼就是和蜃有关,那么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自古关于蜃的解释和形象描述,非常简洁,《国语》记载,小曰蛤,大曰蜃。《周礼》记载,蜃,大蛤蜊也。这个不用翻译也看得懂吧,也就是说,蜃的本体其实就是蛤蜊,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能吃到普通蛤蜊。

小的叫蛤蜊,大的就是蜃,具体多大就没有标准了,总之算是蛤蜊成精,所以才能吐气形成幻象,这就属于神话范畴了,既然是神话,关于蜃的信息自然不止这一点。

古代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传说,来解释蜃的来历,汉代词典《说文》记载,蜃,雉入海化为蜃。意思是说,一种叫雉的动物,跳到海里,就变成了蜃。雉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山中野鸡。

野鸡为什么会变成蜃?这个原因和节气有关,古人将立冬分为三个五天,叫做三候,这就和数九是一样的,所谓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这个三候的意思是说,立冬之后,天气逐渐变冷,野鸡逐渐绝迹,而蛤蜊却开始繁殖变多,古人认为野鸡是跳入水中变成了蛤蜊,因为二者花纹颜色比较接近。这是一种非常古老、朴素的世界观。

这就是雉入海为蜃的来历,根据这个说法,又衍生出了蜃的进阶版神兽,那就是蜃龙,非常稀有的一种龙,它不是龙的九子之一,属于蛟龙类,是其它生物进化成的龙。

《酉阳杂俎》等书记载,蜃龙一般栖息在出海口,头上有开叉的角,脖子上生者红色的鬓毛,腰部以下的鳞片是逆向生长的,蜃龙也可以喷吐蜃气形成幻象也就是海市蜃楼,目的是为了诱捕燕子,传说龙都喜欢吃燕子。

在一些神话故事中,有人捕杀幼年蜃龙,取脂肪做成蜡烛,点燃之后也会形成海市蜃楼,非常神奇。而成年蜃龙可以让靠近的人陷入幻境之中,人在幻境中死去就会变成白痴,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那么蜃龙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蛇与雉鸡在正月交配产蛋,雷击中蛋将蛋推入土中几十米,变成一条盘蛇的形状,逐渐石化,过三百年之后,石蛋升入天空,遇到月光照射,就会裂开产生蜃龙。

总之无论蜃还是蜃龙,都跟雉鸡有关,根源还是雉入水为蜃的节气文化,山上的雉鸡入水变成蛤蜊,想想还是很神奇的,不过很多人想必也吃过野鸡,也吃过蛤蜊,看来我们大天朝人吃过不少神兽啊。

我是咸鱼道长,感谢您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