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冢陵到底有什么区别看完涨知识了

当我们的土地上开始有了有思想、有文明的部落之时,对于死亡的敬畏和恐惧便也随之诞生。在遥远的夏商周时期,葬礼制度已经趋于完备,西周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并且葬礼成为了“凶礼”,在礼仪文明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周礼》中就有记载:“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作为凶礼的葬礼并不单单说明了人们对死亡的敬畏或者恐惧,而是对死者“入土为安”的愿景,和对在世亲属们的安慰。

此后,葬礼文化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其中又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丧葬亚文化,这些文化之所以能在千百年来延绵不绝,是因为古人在各种典籍、故事、小说中的记录。就连现在的古风小说,都喜欢用古代的丧葬文化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尤其是盗墓类型的小说中,充满了各种离奇古怪的帝王或者将军的陵墓,这些陵墓中通常会有层出不穷的灵异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从古至今都没有轻视过死亡这一自然现象。而在古代,死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人们甚至对不同阶级的人得死亡发明出了类似于驾崩、薨、仙逝、驾鹤西游、翘辫子等不同的说法(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描述,古人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也很隆重,并且类别千变万化,我们都知道古代非常注重阶级和身份,所以死者会按照不同的身份采取不同程度的葬礼,墓地也是大有讲究。我们平常所说的坟、墓、冢、陵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01“陵”——天子、帝王的专属墓葬

当我们提到陵墓的时候,这是一种极为笼统的说法,在一般表达上既可以指某一个人的墓葬,也可以是一个墓葬群。我们耳熟能详的能以“陵”作为单位的墓葬现存的就有很多——黄帝陵、秦始皇陵、茂陵、阳陵、昭陵等等,可以看出,这些陵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里面埋葬的人物已经不能用非富即贵来形容了,而是“独一无二”。

比如黄帝就是炎黄子孙的始祖、华夏文明的祖先,因为黄帝,整个华夏文明才能够融合成为一支,源远流长下去;再比如秦始皇,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局面,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壮举。其他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则天的陵墓等等,不胜枚举。能以陵墓作为墓葬的人,必定是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力、操纵着整个国家命脉的人,这些人只能是天子和帝王。

天子、帝王驾崩之后,必定葬在陵墓中,因为“驾崩”描绘的就是天崩地裂的骇状,一国之主去世之后,那是天地都要为之色变的情形,所以其陵墓必定也要配得上其身份。而“陵”字本身的意思就是高山,这也就是说帝王寝陵必定要和高山的级别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帝王在为自己选墓葬的时候会直接依山而建,除了风水学方面的考虑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只有大山才能与其身份相匹配。

02“冢”——侯爵高官的墓葬

接下来就是规模排名第二的墓葬形式——冢。按照《说文解字》里面的说法,冢就是高高的坟,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坟墓,但是冢要比一般的坟墓大很多。另外,《史记》中也有对项羽挖“始皇帝冢”的说法,另还有曹孟德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曾设计有“七十二疑冢”。结合这些,我们可以断定,冢是仅次于陵的墓葬规模,既然如此,其墓主人的身份也都是仅次于天子的王侯将相、达官贵人。

经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