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通关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历史的重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nb.ifeng.com/a/20190918/7727689_0.shtml

哈喽!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具风格,美不胜收,凝聚了古代中国人的心血,寄托了今天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古代文化历史部分也日益彰显重要。但是,由于内容太多,体系庞杂,如何记忆成为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

今天学姐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大家需要知识通关哦!

由于排版问题,需要全部资料,

私信,即可领取完整版!

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

通史概览

一、政治: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1.夏商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

(1)王位世袭制: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②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③内容: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

④作用:周王室和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3)宗法制

①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内容:按血缘亲疏,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④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5)世官制: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变法运动;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2)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从世卿制到任官制;官僚政治雏形出现;郡县制出现。

3.商鞅变法

(1)背景

①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各国进行变法。

③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④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2)内容

①前期:开始于公元前年。

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经济: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②后期:开始于公元前年。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

政治:推广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3)特点

①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

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中心是“农战”和“法治”。

③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4)作用

①积极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②局限: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重农抑商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二、经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模式的形成

1.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4.政策——重农抑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

三、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1.西周时期:文化上“学在官府”,即官府垄断教育;实行礼乐制度,即周礼。商周时期,敬祖重德的文化为儒家学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商代,汉字的完整体系形成,甲骨文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2.春秋战国时期

(1)思想: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墨、道、法等学派,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文学艺术: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秦汉魏晋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

通史概览

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中央机构

(1)秦朝

①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②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由于排版有限,学姐只能上传部分资料,需要完整版记得私信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