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意思就是说,祭祀和军事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故而,在所有的衣服中,当属祭祀时穿的衣服(祭服)最隆重,等级最高。
周代,祭服有六种,分别是:大裘冕、衮[gǔn]冕、鷩[bì]冕、毳[cuì]冕、絺[chī]冕、玄冕(按等级顺序)。这六种冕服的作用,《周礼·司服》说得很清楚:
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大裘冕等级最高,用于祭祀上天和五帝。大裘冕是一种无旒无章的冕服,所用材质为黑羊皮。
为什么无旒无章?因为依照周礼学说,礼制中既有以纹饰多为贵重的原则,也另有“以素为贵”的时候。如《周礼》讲祭祀先王时可以使用玉爵,但最高等级的祭天仪典就不可以用玉爵。这些都是祭祀仪典上“尚质”的表现。
大裘冕被认定为无旒无章的样子,目的也是彰显其简洁、质朴、古老的特质。
大裘冕标配就是:天子头上戴冕,身穿中单、大裘、玄衣、纁[xūn]裳、蔽膝、大带、大绶配套。
这个冕也很讲究:冕上的木板叫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后高,象征低着头,表现帝王对上天的谦虚。
冕板上有细布,上面是玄色,下面是纁色。玄色是青色,代表天,纁色是黄赤色,代表地。
中单是内衣,形制与上衣差不多,不过是白色;大裘是用黑色羔羊皮做成,玄衣代表天,纁裳代表地。
衮冕用于祭祀先王。衮冕没有糕裘,冕两端各垂有12个旒[liú],每个旒上有12颗珠珠,12颗珠珠按照青赤黄白黑的顺序循环。
衮服,衣裳上面有十二个纹饰,称为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fǔ]、黻[fú]。
十二个纹饰都有着内在含义,比如日月星辰代,意思是恩泽天下;山代表稳重;龙自商朝时就代表了神意、权威;华虫,与野鸡一样漂亮,代表文彩;宗彝,指虎与蜼[wěi];藻,洁净之意;火,意味着明亮;粉米,取有所养之意;黼,果断之意;黻,明察之意。
鷩[bì]冕用于祭祀先公或者举行射典活动时。冠冕9旒,衣裳7章,上衣三章为华虫、宗彝、藻,下裳衣四章为火、粉米、黼、黻。
毳[cuì]冕用于祭祀山川。冠冕7旒,衣裳5章,上三章为米粉、宗彝、藻,下裳二章为黼、黻。
絺[chī]冕用于祭祀社稷。冠冕5旒,衣裳3章,上衣一章为米粉,下裳二章为黼、黻。
玄冕用于一般的小祭祀。冠冕3旒,衣裳3章,上衣无章,下裳用黻纹。
这种祭服,直到明朝一直都在使用,除了历朝历代有些小的变动外,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PS:周天子平时穿什么呢?"朝玄端,夕深衣"是大BOSS平时的日常穿戴。
即上班开会时要穿朝服(玄端),戴的是皮弁,一种白色尖顶瓜皮帽,穿的是白衣素裳;
搞阅兵等军事活动的时候,戴的是韦弁,一种红色尖顶瓜皮帽,穿的是红衣红裳;
下班休闲时穿的玄端,青黑色没有纹饰的衣服,或者深衣。
那玄端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玄端又称元端,是古代中国的玄色礼服,是先秦朝服的上衣。士冠礼、士婚礼亦用之。
古代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天子燕居时亦服之。
明世宗时,他和内阁辅臣张璁,参考古人所服"玄端",特别创制了燕弁服。
自汉明帝将玄端朝服改为朱衣朝服以后,沿袭到明朝。
玄端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
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因此称之为"玄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