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年你家准备的是什么馅儿的月饼呢?
伍仁的?蛋黄的?莲蓉的?
阿信收到一份儿来自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馅儿月饼
↓↓↓
简直是……萌到心都融化了~~o(≧v≦)o~~
▼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礼注疏》上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已开始祭拜月亮了,而祭拜月亮的日子,就在八月十五这一天。
周朝时,每逢中秋夜不但祭祀月亮,还要举行迎寒,皇帝大设香案,摆满果品,对月行礼。皇家的祭祀活动传到民间,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拜月赏月,于是就有了中秋赏月的习俗。
到了唐朝,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此时,中秋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从朝廷到民间,已经开始有了过节的习俗。唐玄宗李隆基于八月中秋夜,跟随道士罗公远梦游月宫,见仙女闻仙乐,醒后作《霓裳羽衣曲》,成为千古佳话。
而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当时的人们每逢中秋便登高楼、赏明月,彻夜宴会喝酒,来庆祝节日。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当然,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气,与农业生产也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庄稼成熟,瓜果飘香,农民们常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庆祝丰收。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所以,这一天又叫秋报日。
到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于是我们又多了一份美好的假期,只中秋一个节日的习俗文化源流演变就如此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几千年历史浓缩的结果。
万变不离其“吃”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我们的节日传承到今天,除了弘扬文化的部分,剩下的习俗无非跟吃有关,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呢?
月饼的历史比较久远。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带回来了一种胡饼。我们知道,以“胡”字打头的东西一般都是外来的,当时以芝麻、核桃做馅儿,这就是月饼的雏形。
据说有一年中秋,唐玄宗吃着胡饼,赏着月亮,忽然说道:“胡饼,胡饼,饼虽好吃,名字难听。”杨玉环看着皎洁的月亮,回道:“中秋,赏月,吃团圆饼,不如把这种饼称为月饼吧!”唐玄宗闻听,拍手叫好。从此,这种带馅儿的小胡饼,就被称作月饼。
唐朝的月饼,还是烤制的。
到了宋明时期,月饼发展就比较成熟了。在宋代的时候以蒸为主,汉民族的文化中,动火特别喜欢蒸;而少数民族喜欢烤,不论是烤肉还是烙饼,都是用火的高温直接跟面食接触,这跟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到了明清时期,月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无论是馅料还是制作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代养生达人高濂著的《遵生八笺》中,月饼就有了椒盐、松子等馅料,烤饼的炉子也变得很先进了。因为这样制作出来的月饼非常好吃,宫廷里有些人选择最容易保存的原料,在制作方法上进行改良,可以让月饼一直保存,除夕夜拿出来吃。
让灵魂歇歇脚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在吃月饼,不过现在物质条件丰富,美食天天吃,花样翻新,月饼这种美味,反而不那么尽如人意了。但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印记却越来越深刻。
在灵魂跟不上肉体步伐的当下,我们在获得和失去的循环往复中,对于特定时刻保留的那一份真情总是无比珍惜和在意。生活中还能有可预见的小确幸在某个时刻等着我们,可以让我们稍微停一下,猫在一起,让灵魂歇歇脚。
节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承载着古往今来的一切主观、客观的事件和感情,既注重个人感受又强调群体氛围,小家至大国,文化始终贯穿着时间和空间,牵连着每一个人。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节日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非节日时,也要善待自己与他人,多一些文化领悟,如此以往,每一天都是节日。
所有认真对待的日子都值得纪念,
所有值得纪念的日子都是『节』。
愿你不错过好时光的每一个音节、情节和章节。
好好赏月吧~
相关图书推荐
《观复猫:我想跟你过个节》
马未都著
.09
购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