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文
卜风贤
本文与朱磊合作,原刊于《气象与减灾研究》年第三期。
?
引言
《诗经》时代处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人们的生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单纯依靠农业生产,很难满足全部的食物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进行补充,因此形成了农业生产和采集、渔猎活动并存的社会经济模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变过程中,食物结构、粮食供求关系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传统农业的萌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采取了各种可能的措施,以缓解粮食短缺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如重视农业生产、防治自然灾害、改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等[1][2][3][4][5][6][7][8]。本文以《诗经》中的农史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两周春秋时期传统农业萌芽阶段的粮食安全状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类从事精神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人类生活的任何时期都离不开粮食。《贞观政要》中的“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以及“一日不再食则饥”,“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民以食为天”的古训,都说明古人早已深刻认识到粮食与生命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且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在为维护粮食安全而努力。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的研究体系、研究范畴等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没有产生粮食安全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先哲,如管子、孔子、韩非子等,就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的意义做过深入的研究。如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治国思想,把“足食”即满足人民的粮食需要视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之一。[9]
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年,中国历史处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粮食来解决全体国民的温饱问题。从《唐风·鸨羽》的“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到《豳风·七月》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都反映了当时农业及其他各种活动情况。透过《诗经》中的这些诗篇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是黍稷等。但是在《豳风·七月》中列举了农历6~10月人们所食用的各种植物,11月至次年5月则未提到。在这里可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10月及其以前所收获的禾稼,由于产量有限,还不能满足人们全年的粮食需要,所以在6~10月还必须以郁、薁、葵、菽、枣、瓜、壶、荼等补充粮食的不足。
另据《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10]中的叙述,西周时期处于气候史上的第一个寒冷期,梅、桑、橘、竹等喜温植物和獐、竹鼠等动物,在黄河流域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已是十分少见,加上长期的采集和渔猎活动,使得有限的动植物资源数量减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的粮食安全比较脆弱,极易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对粮食的需求以追求数量为主,对于粮食的营养安全和食品安全则要求不多。国家粮食安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这里所讲的“粮食”,是指广义的粮食,不仅包括谷物、薯类,而且也包括肉类、水果类、蔬菜类等各种可以充饥的食物。为了保持和维护粮食安全,这一时期的人们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下面结合《诗经》所见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
二、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尽管《诗经》时期生产力较前代有所发展,人口增多,但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始终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诗经》中有大量的材料反映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墨子·辞过》篇中说:“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周人正是以能够“增气充虚,强体适腹”的农业起家,凭借着坚实的农业后盾,不断发展其势力,并最终成功克商,因此周人对发展农业十分重视。《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周人始祖后稷长于种植,后来的公刘率众迁豳,古公亶父再迁岐山周原,都进一步发展农业。周代统治者延续了重农的传统,周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其孙成王也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周颂·噫嘻》中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周公还总结了商亡教训,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大雅·桑柔》中说:“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室,代食维好。”周宣王时期的卿士虢文公还提出了“王事惟农是务”的观点。
春秋祭是周人最为重视的宗教祈祷仪式。为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王亲自主持春祭,这种祭祀仪式称为“祈谷”。《诗经》中《噫嘻》描绘的就是举行祈谷活动的情形,《载芟》则表现了周王率王公贵族籍田的状况。到了秋天,在粮食归仓之后,还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秋祭,以答谢神灵和先祖的恩赐,并求得来年丰收。在举行秋祭时,周人将丰收的作物选择最好的供奉给神灵和先祖,还要用自酿的旨酒来愉悦神灵。《周颂》中的《丰年》、《小雅》中的《楚茨》就是“秋冬报祭”的祭歌。从“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可以看出,国家大事之一的祭祀都直接关乎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充分领略到周代统治者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视。另外,广大农民也都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在《唐风·鸨羽》中借农夫之口发出感慨:“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在历代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下,靠着周人优越的农耕技术,不断扩大垦殖区域,已经形成“十千维耦”的庞大场面,粮食产量有所提高。如“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据《诗经》的记载,当时粮食仓储除了窖储外,还有仓、廪、囷、庾等。而且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们高度重视粮食储备。《礼记·王制》中说:“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为此还设有专门的部门和官职来管理粮仓。如《礼记·月令》中说:“(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
周代统治者通过一系列的仓储建设,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改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在古代社会早期,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粮食自给率相对偏低。在两周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良,已经普遍在耒的尖端上安装上能提高耕作效率的耜,青铜农具和后来出现的铁制农具也相继投入农业生产,使用了能够“俶载南亩”的“畟畟良耜”。而且在春秋末期又加上牛耕的使用,这些使得农业生产力较夏代和商代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可以开垦出更多的土地进行耕种,从而收获更多的粮食。正如《周颂·良耜》中所说:“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节。以开百室,百室盈止。”
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菑亩”“新田”“畲”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也有所改进,诸如畎亩法。而且农民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和经验,很注意农时、选种、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及田间管理等。在《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农事的记载和歌颂,从其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状况。如《豳风·七月》中提到的“三之日……”“四之日……”等,就反映了周人对农时的重视。而且先民很早就有了“嘉种”的概念。《大雅·生民》中就有“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的诗句,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很讲究选用良种了。《诗经》中还有许多诗篇讲到中耕除草、培土间苗,使农田“茀厥丰草”“不粮不莠”,而且田地中多建有排灌系统。
周初农耕的方式是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周颂·噫嘻》中的“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是经常为人征引以描述周代农耕方式的诗句。另外,在《周颂·载芟》一诗中说到“千耦其耘”这种大规模的耕作,说明当时农民已在从事成对的耦耕。
由于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再加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耕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农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主要农作物黍、稷外,还有稻、粱、麦、菽及蔬菜、瓜果等。大量耕地得到开垦,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有了“载获济济,有食其积,万亿及秭”的收获。如《周颂·丰年》中“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意思是说,大熟之年,收获了大量的黍米和稻谷;丰收的粮食除储藏一部分外,还拿出来酿酒,以祭祀祖先和各种礼仪之用。这正是描写了农业丰收的场景。
四、兼营采集渔猎补充粮食不足
虽然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黍、稷等粮食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仅仅依靠粮食生产还不能满足人们全年的粮食需求,还必须以蔬菜、瓜果、禽肉来补充不足,在灾荒之年甚至还要靠这些食物来糊口。如《豳风·七月》中“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郑风·女曰鸡鸣》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小雅·瓠叶》中“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类似的诗篇还有《陈风·衡门》《周南·卷耳》《周南·兔罝》《小雅·我行其野》《小雅·鱼丽》等。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采集渔猎依然长盛不衰。
另外,进入西周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和园圃业也有所发展,马牛羊的饲养初具规模,从《小雅·无羊》中所描写的情况来看,当时已经可以饲养大量的牛羊,蔬菜种植也有所记载。但是这些绝大部分是供给奴隶主贵族食用的,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主要的渠道仍是采集渔猎。
人们将暂时吃不完的采集渔猎所得,采用各种方法储藏起来,以备较长时期的食物需求。在植食储藏方面,当时的人们采用晒干、盐腌的方法保存果品。如《礼记·少仪》中“桃之者,梅之者,卵盐,人君燕所食也”,即用卵盐腌制的桃和梅是人君能吃的食物。如《小雅·信南山》中“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据考证,“菹”就是一种腌制的方法。在肉食储藏方面,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制咸肉或咸肉干。如《大雅·凫鹥》中“尔酒既湑,尔肴伊脯”,《礼记·王制》中“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其中的干豆,是做成干肉,盛在豆中,以用于祭祀。
五、防御自然灾害减轻粮食损失
农业民族以稼穑为本,尤其是在《诗经》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生产工具也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将会严重危及农业生产,进而影响粮食安全。
在这一时期,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而且经常是损害严重的特大灾荒,正所谓“水旱频仍”,灾情严重的还会发生“人相食啖”“白骨积委”“庐落丘墟,田畴芜秽”等目不忍睹的惨状。据邓云特(邓拓)统计,这一时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1)旱灾:发生的频数最多,达30次。周厉王时,“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谨,斩伐四国”;周宣王至幽王初年,“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旱既大甚,散无友纪”,“如彼岁旱,草不溃茂”。
(2)水灾:位居第二,有16次之多。
(3)虫灾:一共发生13次。这一时期人们对农业害虫痛心疾首,“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4)地震:据《吕氏春秋·制乐》载,“周幽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可靠的地震记载。
(5)雹灾:周“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6)鼠害:“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有时一灾,有时多灾并至,形成灾害链,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进而危及粮食安全。
人是万物之灵,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当时的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1)国家救济。对于受灾之年的救济措施,西周设立司稼之官,“巡野观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掌均万民之食,而赒其急,而平其兴”,即根据农田作物生长及灾歉情况,上报中央,按规定采取救济或减免措施。《周礼·地官·司徒》规定:“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即根据受灾损失大小,分别给以贷放种子、口粮、减免税、缓刑、免役、开放山林、关市、除贼安民等措施,以尽力迅速恢复民力。如系特大灾荒年,则要移民就食,以救民急。[11]
(2)祭祀祈福。由于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不完全明了,农业的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当人们还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去控制自然的时候,就只能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祈求祖先的庇护和上苍的恩赐。故而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表现出了祭祀是周人极为重要的社会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围绕着农业生产,周人设置了许多祭祀仪式。一般来说,周人在春、夏、秋三季分别举行农业祭祀,史称春祭、夏祭、秋祭,以此来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3)积极防御。面对灾荒,主要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各种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周代对于整地耕地与开沟洫的一整套方法,在农业生产中亦积累了防旱保墒的经验。积极防御害虫,如《小雅·大田》中:“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讲的就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火诱杀害虫的方法。在《周礼》中还提到了“以嘉草攻之”“以莽草熏之”的烟熏除虫法。凡此种种,均有助于抗击自然灾害。
六、结语
纵观《诗经》时代,人们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粮食安全,全体人民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些很值得借鉴。当然,还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去认识《诗经》中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粮食安全及相关问题,为当今的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建设服务。
[1]靳勇等注译:《诗经》,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赵德馨.中国经济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6]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梁家勉,彭世奖.我国古代防治农业害虫的知识[M]//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8]梁家勉.中国农业科技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
[9]严瑞珍,程漱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陕西省农牧厅编:《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年版。
[11]孙翊刚.中国赋税史[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