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是胶东半岛的地理中心,山上大量的祭坛、大路、石墙经过实测,具有天文观测和祭祀天地日月的功能。每年春分、秋分时节太阳都会从东西第八大路东端升起,从西端落下,指示春分、秋分的到来。栖霞位于胶东地区腹地,烟台在远古时期居住着不同的东夷部族。在论证方山上的石墙、祭坛与石塑龙等积石堆的形状与远古天文观测的关系前,笔者从居住在栖霞当地居住的先民来进行考证。
日出旸谷
嵎夷族始祖为黄帝部落的一支
《尚书尧典》写道:“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嵎夷、旸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羲仲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测定春分的地方,在历史上留下很高的名气。
嵎夷只在史料中留下只言片语,《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尚书·尧典》写道:“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因为嵎夷历史记载的缺失,留下了很多谜团。嵎夷总是跟旸谷一起介绍,旸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据此,有人又认为嵎夷就是《后汉书·东夷传》中的阳夷。因为嵎夷崇拜太阳,可以认为他们可能跟天文观测有关,或者说他们也是一个懂得天文历法的家族,而且名气比较大,否则帝尧就不会派遣自己的天文官羲仲来到旸谷测定春分了。古代“禺”、“隅”与“嵎”通用,据此有人认为嵎夷来自于禺部落,认为是禺部落迁移来到东方海岸一带,与当地人融合形成的一个部族。
嵎夷族始祖为黄帝部落一支的禺部族首领,称“禺虢”。《大荒东经》写道:“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也叫禺强。禺是黄帝的儿子,东海之神,禺京是禺的儿子。禺京又作禺疆、禺强,是颛顼帝的大臣,被认为是北海之神,冬神,都跟天文有关。《山海经》中的东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海,北海相当于现在的渤海。黄海沿岸像青岛地区历史上被认为是嵎夷的居住地,黄海、渤海沿岸像蓬莱、烟台地区也被认为是嵎夷的居住地,可以推测禺来到黄海地区定居,观测天象潮汐,被认为是东海之神,后来儿子禺强迁徙到蓬莱地区,观测天象潮汐,被认为是北海之神,成为北方神,冬神,这就跟天文有关了。禺强由南向北迁移一般会经过方山,方山的神奇自然会吸引住他们,还有自古以来就有选天文观测地点要居中的要求,方山就是最好的天文观测地点了。自古以来栖霞就一直被认为是嵎夷的定居地,所以认为嵎夷跟禺部落有关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跟禺、禺强定居的地方相重合。禺部落来到海边,选择海边山谷居住,禺变成嵎,禺部落变成嵎夷。
烟台芝罘岛
在很多文献中,尤其是在古代历法书《月令》中,都提到四时之神——春天之神东方句芒、夏天之神南方祝融、秋天之神西方蓐收、冬天之神北方禺强,句芒、祝融、蓐收、禺强四个名字其实就等于说春、夏、秋、冬被古人拟人化了,而四时主神祭祀的大本营在山东省胶南市琅邪台。
《山海经》还描述了四神的形象,句芒是人面鸟身,祝融是兽身人面,蓐收的左耳戴着一条蛇,禺强是人面鸟身,两边的耳朵上各戴着一条青蛇,形象颇为怪异。而且四神的座骑也非同一般,句芒、祝融和蓐收都是乘两龙而遨游,而禺强是脚踩两蛇。
句芒
禺部族与句芒部族的图腾融合形成嵎夷
《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禺强与句芒的容貌打扮很接近。禺强和句芒都是人面鸟身,不过禺强踩着两条蛇或者龙,句芒乘着两条龙。其实,蛇也可以看做龙的一个化身,《史记外戚世家》写道:“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吕氏春秋孟春》、《尚书洪范》等典籍记载,最初的句芒神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儿子,名叫“重”,是木官之神,是春之神,图腾是鸟。但是后来,句芒成为太昊氏的大臣,句芒手里拿了一个圆规,和东方天帝伏羲共同管理着春天,自然就会与太昊氏的图腾龙相融合,出现人面鸟身,骑两龙的形象。
唐代诗人阎朝隐有诗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远古时期,齐地八神中的四时主神崇拜就在胶东地区盛行,四时主神中的春神是句芒,推测大致生活在胶东半岛一带。句芒是少昊的儿子,伏羲太昊的大臣,既是春神、东方神,也是东海之神、草木神、生命神。
句芒和太昊氏的图腾龙相融合,出现人面鸟身,骑两龙的形象。禺强也是四方神和四时神中的一员,又叫禺疆、禺京,是颛顼的大臣,被后世尊为冬神、北方神。后来,比句芒晚的禺部族来到胶东半岛与当地的部族相融合,形成嵎夷部族。禺强也是人面鸟身,骑两龙的形象,可见这也是一种图腾,他们继承了原来东方句芒的图腾,变成自己的图腾。
《庄子·大宗师》曰:“北海之神,名曰禺强,灵龟为之使。”说禺强是灵龟的化身,这和方山龟象不谋而合。后来北方之神变成玄武,成了龟蛇相交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神一家独大,成为玄武大帝,东方神青龙和西方神白虎成为他的门神。在此大家是否发现一个秘密,方山是嵎夷的居住地,形似乌龟,山上有大量石塑龙,是否这就是最早的玄武形象?是玄武大帝的祖庭?或者说这就是禺强和句芒两个部族融合后图腾的一种特殊表现。
羲仲比禺强晚一些,是帝尧的天文官羲和的儿子,帝尧派羲仲到东方嵎夷所在地一个叫旸谷的地方进行天文观测,说明天文历法观测和制定有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每年春分、秋分时节清晨,太阳就会从东西第八大路东端升起
每年春分、秋分时节傍晚,太阳就会从东西第八大路西端落下
明清人已认同栖霞是嵎夷所在
既然推断方山上的许多遗迹是用来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那么我国远古时期是怎样进行天文观测的呢?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帝尧派遣四位天文官到东西南北四方各地进行天文观测,制定历法。春分的测定是天文官羲仲来到东方嵎夷居住的一个叫旸谷的地方测定的。这个过程可以和元代郭守敬等人为了编撰《授时历》,进行的“四海测验”做对比。
关于嵎夷和旸谷的所在,我们看一下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尚书禹贡》中写道:“嵎夷既略,潍、淄其道……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古青州之范围,对应今天的济南市、淄博市、东营市、日照市、潍坊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
原来的嵎夷分布在今胶东半岛一带,后来炎帝后裔莱人东迁进入胶东半岛。形成了莱阳和龙口归城两处集中居住区,后来归城还成为东莱国的都城。莱人种植莱,即一种小麦,由于莱人带去先进的农耕种植技艺,使东夷人生活得到了保障,而受到欢迎,并融入至东夷人中,形成了莱夷族,且逐步取代了隅夷族。嵎夷的生存受到挤压,被迫向山东西南一些地区迁移,因此山东西南、江苏一些地方留下嵎夷的足迹。这才有《尚书禹贡》的“嵎夷既略”及“莱夷作牧”。
《栖霞县志》中记载:“岠嵎山在县东三十里,《虞书》分命羲仲,宅嵎夷;《禹贡》嵎夷即略。”“按岠嵎书名嵎夷,史名郁夷,或名禺铁,要之其地。”
明嘉靖三十七年(年),知县李揆在栖霞县署内仪门东侧,修建“寅宾馆”,纪念“寅宾出日”这一经典事迹。
可见栖霞自古以来一直将自己看做是嵎夷所在地,是帝尧时羲仲寅宾出日,测定春分的地方。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笔者推断,最早的旸谷有可能就在栖霞某个地方。
日出旸谷
杨家圈遗址与旸谷传说
汉张衡《东京赋》云:“左瞰旸谷,右睨玄圃”,将“旸谷”与昆仑山仙人所居之地“玄圃”并称,是一个让人憧憬神往的地方。《尚书尧典》云:“宅嵎夷,曰旸谷。”嵎夷与旸谷是什么关系?汉孔安国释曰:“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旸谷、嵎夷一也。”《禹贡锥指》说:“据日所出谓之旸谷,指其地名即称嵎夷。”也就是说旸谷和嵎夷是一个地方。
在现实中,旸谷是东方嵎夷居住地的一个地点。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郭璞注:“扶桑,木也。其中汤谷,也叫阳谷、旸谷。
古代“旸”、“阳”、“杨”通用,方山附近是否有以“旸”、“阳”或者“杨”命名的地方呢?首先,方山脚下就是杨家圈古遗址,胶东地区的远古文化类型就被命名为杨家圈文化类型。杨家圈就在方山脚下的一片谷地里,杨础河、清水河在它旁边流过。
杨家圈遗址看方山夕阳
杨家圈南面不远处是杨础村,杨家圈东南6公里左右有一个村子就叫旸谷。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据说工作人员因为“暘”字生僻,将村名给简化成阳谷。村民对于这个改名非常不满意,认为旸谷这个名字更加吉祥。因为村里世代相传村名来自《尚书》,名字是为了让后世铭记此地是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秦始皇命令徐福东去采摘灵芝仙草求得长生不老药的地方。方山附近有大量与旸谷相关的地名,那么方山附近的杨家圈一带可能就是学者们苦苦寻觅的羲仲寅宾出日,平秩东作的旸谷了。
年,“阳谷村”重新恢复原来的名字“旸谷”。
当我们站在方山山顶平原上学着羲仲寅宾出日,观看日出时,再看一下昜字的象形文字,容易发现昜字其实就是太阳在一个山顶平原上升起的样子。
龙山文化时期,整个胶东的文化类型就叫杨家圈文化类型,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将杨字换掉,变成旸家圈或者阳家圈,意思就变成太阳的家园,这跟传说中的旸谷也很接近。
方山上的大路
方山比对“帝尧之都”陶寺遗址
既然羲仲来到嵎夷、旸谷是来进行天文观测,确定春分、制定历法的,那确定这个地方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这个地方必须要有进行天文观测的观象台。没有这一类的要素,就不能够称之为旸谷。
历法的制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观测记录过程,运用某种观测方法,总结观测结果,发现观测的规律,反复论证才能够制定出准确的历法。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句话告诉我们,帝尧在他的都城让羲、和进行天文历法观测,制定历法。
帝尧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是否有什么天文上的重大考古发现?
年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学界普遍认为这里就是“帝尧之都”。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发现了一座半圆形观象台。陶寺观象台初步研究表明,陶寺文化已经有了发达的20个节令的历法体系,是靠观测柱缝和观测点系统进行观象授时,从天文学角度看属于列石阵观测地平历法系统。此外,陶寺文化也发现了圭表测影的痕迹。
帝尧派遣天文官到四方各地进行东表测量,天文观测,制定历法,可以看做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四海测验”。此后,许多朝代在制定历法的时候都会进行四海测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元代郭守敬编撰《授时历》。不过他们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数据却是登封市告成镇的观象台,这处观象台是当年周公测定的,被誉为“天地之中”,是天文历法观测制定的圣地。
登封观象台
何驽先生认为:“东表我们找到了山东青岛黄岛朝阳山嘴矶头,这里的纬度和陶寺完全一致,这一带古称青州嵎夷。”《尧典》中说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羲叔宅南交,和仲宅西曰昧谷,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孔安国注曰:“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嵎夷。”方山在青岛黄岛朝阳山嘴矶头的东北,两者直线距离大致是公里。青岛黄岛朝阳山嘴矶头和陶寺遗址的直线距离大致是公里,方山和陶寺遗址的距离大致是公里。方山和青岛黄岛朝阳山嘴矶头大致相差1°26′个纬度,三地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十度的夹角。尤其让我们注意的是方山是胶东半岛的天地之中,既然帝尧之都选在地中,并以这里作为制定历法的中心,这样制定的历法才具有权威性。那么派遣到东表之地嵎夷旸谷测定春分的羲仲在选择天文观测点的时候,我想他一定也会选择在东表之地的地中建立天文观测地点,进行春分测定,这样确定的春分,制定的历法才有权威性。
再看一下方山的地理位置,形似祭坛,正好在胶东半岛的正中心,西面、南面、北面到达海岸线的距离几乎都是70公里,东面较长有公里。方山是胶东半岛的天地之中,正是设立观象台进行天象观测,制定历法的最佳地点。方山的一切完美的符合了天文观测的所有要求,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羲仲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测定春分的地方,而且还可以跟古代文献,现在的实地测量相吻合。这样一个关于旸谷、东表之地的千古谜题就会迎刃而解,也可以正是《尚书》记录的准确性。
方山山上有大量的祭坛、石墙、道路、石塑龙蕴藏着许多远古的秘密。方山形似龟,龟甲在古代本身就是通天神器,象征着天,龟腹象征着大地,四肢象征着支撑天地的维柱。
笔者推断方山上的这些石墙、道路和祭坛的组合代表着一个天上的星空,四个边上的石墙和石堆代表着天上的二十八宿,山上平原纵横交错的石墙和道路构成一座巨大的圭表,用来测天量地,都具有天文意义。尤其东西第8大路,春分时节太阳从东方升起时能够正好对准这条路,指示春分时节到来。
秋分时节,太阳即将从东西第八大路东端升起
方山附近或为古籍中的“旸谷”
公元前11世纪,周公在古阳城(今登封告成)建立了测影台,他“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求地中是为营建洛邑提供依据。为什么一定要在地中建立都城呢?《周礼》解释道:地中乃“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当然,地中的测量不仅仅是建立都城所需,更重要的是为制定历法,保证历法的准确性。
《管子·度地》曰:“天子择中而处。”《荀子·大略篇》说:“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古代地中的本质是与天极相通的,是与居于天极的上帝沟通的唯一通道。因为中国古人认为地中是沟通天地的唯一通道,只有占据地中,才能“以绍上帝”。所以“王者居中”的思想与制度影响十分深远。
笔者推断,方山的观象祭祀建筑群最早应该是从太昊和句芒时期就开始修建,代表东方和春天。后来禺强来到此地,形成嵎夷,再后来帝尧又派遣天文官羲仲来到此处圣地,寅宾出日、测定春分。
羲仲来东方测定春分的地方叫“旸谷”,那么方山东侧的山谷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旸谷”。它和方山东部盆地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谷地,谷地中心正是旸谷村,旸谷村西北面高岗正是杨家圈古遗址。
《说文解字》关于龙的解析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也就是说龙的习性本身就代表着春分,这和羲仲来旸谷主要是测定春分不谋而合。
栖霞汉代是腄县,地属东莱郡,属嵎夷地区,方山上又有庞大的观象祭祀遗址,地理位置又那么特殊,与古籍中描写的“旸谷”相吻合。
笔者调查发现,国内其它号称“旸谷”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发现远古大规模的观象以及祭祀天地日月的遗址。没有这种遗址,就缺乏称作“旸谷”的先决条件。由此,笔者初步廓清了方山祭祀建筑遗址的功能性问题,认为方山附近很可能就是羲仲确定春分的旸谷。
旸谷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