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莉莉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以黄土高原为开发中心
食料生产和烹调与饮食第一节以黄土高原为开发中心时期的沟洫工程与犁耕农业一大片稳产田的出现和人口的第一次高峰。
《尚书皋陶谟篇》、《论语泰伯》篇和《史记夏本纪》都记载了大禹于尧舜之世,治水有方和致力於沟洫工程的功业,可见我国在部落联盟时期就已开筑沟洫工程,保证农业生产。
因为黄土高原,从磁山、裴李岗时代开展起来的种植业,经历三十多个世纪,从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已发展到以石犁耦耕和原始沟洫工程相结合的原始犁耕灌溉农业,这时农业生产力已提高到有剩余产品,於是起源於原始社会末期农村公社的井田制,转变为由国家管理和王室垄断收益的奴隶制农业的主要方式。
井田制
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基本上就是井田制。约於春秋时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本关於手工业技术和农田沟洫工程法规的专集,该书记述三代的“匠人”(管农田水利的职官)开沟洫,要遵循一定的规格,“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明(同圳)”。可见从田塍小沟到大江大河,有一套从浅到深的水利工程网络,这既利於排捞防旱,也利于冲洗盐碱地,以保证农田的产量。
《考工记》节选据《管子禁藏篇》记载,“岁兼美恶,亩取一石”,这是东周时期的平均亩产量。管仲治齐(前年),就是学周制把井田和兵制结合起来,他总结土地经营的经验说,“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国语周语》),鲁国在哀公十二年(前年)开始按井田的丘甸单位出军赋(《国语鲁语》可见在哀公以前,鲁国早已实行井田制,在郑国,子产执政的头一项重大措施,就是“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前年);楚康王十二年(前年),芮掩为司马,把楚国的土地分成九类,以平原沃土为标准井田,其余八类按土地利用率依次扩大分配使用面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春秋后期,井田制已逐渐崩溃。
酿酒
但到了战国中叶,保守的滕文公,仍想实行井田制,曾请孟轲作顾问(见《孟子滕文公篇》)。从殷代的武丁,到西周的宜王时期,王室还直接经营几块“大田”。武丁时的甲骨文,有“令尹作大田”《丙编》78版)的记载:西周的大田,见於《诗经》和《周书》,称为“千亩”,又称“甫田”,这是驱使大量奴隶,由农官领着去耕种的王田,都是头等肥田,每年收成的“千斯仓”、“万斯箱”,装满了王宫仓廪的“百室”,这些王室专备的粮食,除了供应王亲贵胄享用,很大一部分是王室酿酒场的需要,因为王室的宴饮和祭神,都要消耗大量的酒,甲骨文记载,王室一次祭祀曾用香酒一百坛(前“曾百岁西”)《周礼天官》中,专门有个“酒人”的职官,监管着王室酿酒场的三百四十个奴隶,计“奄”(男人行宫刑的)十人,“女酒”。
《孟子滕文公篇》节选(掌握酿酒技术的女工奴)三十人,“奚”(异族奴隶)三百人,可见王室每年耗费於酿酒的粮食是不少的。殷代酿酒的规模,可能比西周还要大,殷末嗜酒成风,《尚书》中的《酒诰》,就是周人得天下后,周公吸取教训,严令禁酒的一篇文告。西周王室的酿酒场,应是约束了规模的。王室每年换仓的陈米,则作为服役於王,宫的成千上万个奴隶的口粮。
王室还拥有规模巨大的园囿,甲骨文有一个“当”字,像禾苗长在田里,即闻,这个字有时是指王室的园囿,有时是指专管园囿的职官,相当於周代的“處衡”。这些都是武丁时代的卜辞引用时省掉卜官和卜问时日。这里,第一、二条,是为圃囿的庄稼卜年;第三、四条,是十一月、十二月在圃里的池塘捕鱼;第五条,反映这个圃囿的地望在亘(谊水)附近;第六条,记述生擒和陷井共捕获四不像鹿近三百头;第七条,记殷王在圃囿的“嚣”(此字不识,按字形,一边是城楼,一边是执鞭在田野,应是面中的斥侯亭楼之类)附近散步。
《尚书》节选可见殷王的闻囿,既有庄稼,又有鱼塘,又是狩猎的林苑,又有斥侯亭楼,有可供散步歇脚的地方。甲骨文记载殷代祭祀用牲的很多,时常一次就用牛、羊数十以至数百头,最多的一次,曾用羊五百头。殷墟的武官村大墓中,除了有大量人殉之外,还有马二十八匹,猴三只,鹿一只及其它禽兽十五只,如没有大规模的园囿,一下子哪能找到那么多活生生的动物来殉葬?
园圃
《诗经》记载,西周的园囿中,有著名的“灵台”、“灵沼”,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东周诸侯国也普遍有大规模的园囿:鲁国有“蒲圃”(《左传》襄公十九年:“(襄公)享晋六卿於蒲闻”);卫国有“菟圃”
《左传》节选(《左传》僖公十八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郑国有“原,圃”,秦国有“具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晋国有“桃园”《国语晋语》:“赵穿攻公(晋灵公)於桃园”)。
东周诸侯国殉葬和盟誓用牲之多,也不亚於殷、周王室:山东临淄故城的一座石椁大墓的殉马坑,全长近二百米,发掘面积还不到马坑的一半,就有殉马二百二十八匹,大概是齐侯的墓葬。山西侯马盟誓遗址的“坎牲”坑,共出土羊骨一百七十具,牛骨六十三具,马骨九具,诺馆国用牲的规模,可见一般。
《司马法》节选周天子还有专门的“牛田”(养牛场)和“牧汨”(畜牧场),各诸侯国也有这些相应的专门牧场。这样繁盛的饲养业,没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基础,是不可能的。周宣王南征,曾出动兵车三千乘。按周代《司马法》的兵制,兵车一乘,计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随后的辎重队伍二十五人,共一百人。三千乘即三十万人。
这次南征,可与武王伐纣、周公东征的规模相比,经过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二十多个小邦归服(见《宗周钟铭》和《诗小雅采芑》及《大雅江汉》),又为江汉流域的开发,开出了通道。接着,楚国先后归并了江、淮、河、汉四、五十个小邦,这就在长江中下游,为以后秦始皇的统一全国准备了历史条件。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