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长安城是我国封建社会都城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它以规模宏大、规范整齐为后世人著称,也深刻地影响着此后封建王朝都城的建置,其间所包含的都城规划布局思想也非常丰富。
公元年2月,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隋朝,并临时性的以汉长安城为国都。次年6月,隋文帝下诏,命左仆射高颖为营建新都大监,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为副监,太府少卿张为监丞,以及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为营建使,在汉长安城的东南部龙首原上营建新都。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十个月之后,隋文帝入住,名之为“大兴城”。李渊在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即公元年建立唐朝,仍以大兴城为都城,只改名为“长安城”,对大兴城的建筑格局未加以大的变化,基本上完整不动的继承下来。对于隋朝“大兴城”和唐代“长安城”,习惯上统一称之为“隋唐长安城”。
对于隋唐长安城规划布局思想的研究,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在宋人程大昌的《雍录》和宋敏求的《长安志》等著作中都对长安城的规划布局有过少许涉及,长安城是一个外形规整的长方形,内部整齐有致,这在历代有关隋唐长安城的著作和现代学者的研究中所绘出的长安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来,其规整程度,用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一诗中的话说就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的规划布局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礼·考工记》的建都思想
隋唐长安城的外部形制是一个规整的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虽然不是正方形形制,但也基本上符合国都“方九”的要求;长安城的四面城墙上,每面都开有三个城门,“隋唐长安城外郭城的建筑是承受了《考工记》的规则的,至少从它每面城门的设置可以明显地观察出来”,“特别是北面郭墙正中因置宫城,已占去北郭城门的位置。
但是长安城的设计者为了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王城‘旁三门’之数,有意的又在北郭城墙西段较短的距离开了三座城门。”;城中有东西向大街十一条,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也带有“九经九纬”的痕迹;隋在皇城的东南隅设有宗庙,皇城的西南隅建有社稷坛,这是“左祖右社”的表现。
二、中轴线思想
从各个长安城图中我们均可以看出长安城规划布局的齐整,尤其可以看出以玄武门—承天门—朱雀门—明德门为轴线的对称式布局。这条玄武门—明德门的朱雀大街纵贯南北全城,从宫城中间至皇城中间又到了坊里中间。
这条中轴线在宫城中沿着延嘉殿、甘露殿、两仪殿和太极殿,将宫城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在其东西两侧有掖庭宫和东宫相对称。皇城之中,沿着承天门—朱雀门路,两边署衙机构也是对称分布。
里坊也是如此:朱雀大街皇城以南的部分整齐地分布着四列里坊,街东西各两列,而且这四列里坊坊内只有东西向坊内街;皇城左右,也各有三列里坊,这六列里坊内均有十字街;除此之外,街的东西两部分还对称地分布着东西两市。
不唯如此,连长安城的城门也都是沿着朱雀大街对称分布的:南北外郭墙对称的南有安化门、启厦门;北有芳林门、至德门。东西外郭墙东有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西有开远门、金光门和延平门。由南北外郭墙城门和东西外郭墙城门所连通的道路也以朱雀大街为轴线相互对称分布。
(长安夜景)三、“象天设都”的思想
宇文恺在营建新都的过程中,把宫城的位置置于都城北半部的正中间,由皇帝居住,象征天上天帝所居住的北辰星;皇城位于宫城的外部,也位于都城北半部的中央地带,百官衙署位列于皇城之中,象征着环绕北辰星的紫徽垣;外郭城环绕宫城与皇城,由整齐的里坊和东西两市组成,象征着环绕北辰星的群星。这是明显的“象天设都”的表现。
“象天设都”思想的应用有其重要的含义。古代社会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往往宣称其是“真命天子”,乃是天帝之子,而“象天设都”正是皇帝们在宣扬天命时在都城建筑上的反映。
皇帝住在中央地带,首先能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自信,以“天子”的身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其次,在面对百官时,能够增加皇帝的威严;再次,能够增加皇帝在普通百姓心中的神圣性,让他们相信真的有所谓的“真命天子”存在,有利于巩固其封建统治。
(长安模拟图)四、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建城思想的影响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借鉴了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建城思想。隋唐长安城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宫城、皇城、外郭城,宫城与皇城为统治阶级居住议政之所,外郭城为民居之地,宫城、皇城与外郭城分离,宫城和皇城位居都城北半部分的中心位置,实现了功能分区。
东西两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角和西南角部分,不再是传统的“面朝背市”设置。就连长安城中三横、三纵的交通干道,即唐人称为的“六街”,“恐亦脱胎于北魏洛阳”。
此外,参与修建大兴城的人员组成中,刘龙是北齐旧臣,曾参与过修筑邺城三台,其他如高颖、高叉龙等人,也大多是北齐旧臣或者深受以北魏文化为核心的北方建筑思想的影响,因此,使得长安城的规划设计深受北魏洛阳城的影响,这种布局也使得长安城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布局的典范之作”。
总评:
隋唐长安城的建设,综合了人文、地形等各个要素,是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完美结合。研究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思想,能够指导我们当代的城市建设,达到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美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