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四章上

《帛书老子·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而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王弼本·老子注·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智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驭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需要矫枉视力才能看到的事物,被称为微,幽隐之物;需要矫枉听力才能听到的声音,被称为希,稀少之音;需要矫枉感官才能获得的结果,被称为夷,平灭之果。以上三个问题无法详细追究,故混淆为同一个整体,混沌。混沌的性质大致如此,它的上端并不显明亮,下端也不晦暗。但却连绵不定,无法名状。周而复始,如同消亡。因此被称为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形体的景象,被称为仿佛。跟随它看不到它的结束,迎接它也寻不到它的初始。但把握从前自然而然的运转规律,能够驾驭如今的拥有,并能够反知初始,这便是自然的运行纲纪。

本章开篇论述的主旨是“混而为一”,《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重点讨论的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混沌。因此“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而夷”三句铺垫后,老子的话锋一转,将论述的意义迅速集中在“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之上。既是说,老子开篇如此连续列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授后人如何区分或定义看不见的事物“微”,听不到声音“希”,抚不平的结果“夷”的问题上。而是为引申出混成之物,圣人取法天地,效仿自然的处世原则,浑然一体地“一”。如《帛书老子·第二十三章》所言,圣人使用浑然一体的“一”,作为治理天下的原则与方式(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那么老子所说的“天下式”具体指什么?

《帛书老子·第二十八章》中有答案:“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古今学者大多认为,“知其白,守其黑”指“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人虽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但梨花认为以上的解释虽然都没错,但也都没说到重点,都忽视“大道至简”的关键问题,更加轻视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与《道德经》的关联。

众所周知,在太极图文化中黑色表示阴,白色表示阳。因此梨花坚信“知其白,守其黑”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应当是,坚守太极文化的阴阳平衡之理。

“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暗昧的位置”,此种行为方式的目的,难道不是阴阳平衡?

“深知洁白,却安守污黑”,同理。

包括河上公的千古注释“以白喻昭昭,以黑喻默默。人虽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同样是在有知与无知,已知与未知间做出认知的平衡抉择。那么天下式具体指什么?这个问题儒家看的要比道家更加具体,因为治理天下,渴望天下太平,素来都是儒家治世的毕生夙愿。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法均衡而已。因为家齐则安,国治则宁,太平则天下无倾。故朴实无华的孔子也曾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认为无论有国的诸侯,或有封地的大夫,都不应担心财富的多寡,而是该担忧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也不该担心人口稀少,而是该担忧国家是否安宁?更应当牢记这样的治国宗旨,只有公平,才没有贫穷。只有和睦,才没有孤寡。只有安定,才没有倾覆。

那么孔子这番话的重点在哪里?那便是庄子在《天地》开篇提及的取法自然的原则:“天地虽大,其化均”!

中华民族为什么自诩为热爱自然的古老民族?因为我们如此说并非是自吹自擂,而是将天地的运行规律,完完全全地融化到自己的文化血脉与灵魂当中。岂不为闻“上下四方之谓宇,往古今来之谓宙,以喻天地”?中国人谈论了几千年的天地,原来就是现代科学重新定义的时空。而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在《宇宙谐和论》中毫不意外地指出:“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什么意思?

通过长期不懈的天文观察,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天体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既空间的三次方。与天体轨道公转周期的平方,即时间的两次方。两者的比值是个常量。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常量其实就是一!而被孔子保存的《说卦中》中记载,由异人伏羲氏建立的阴阳象数文化的基础,竟然也是——参天两地而倚数!

关于失佚的象数文化,梨花只能告诉您它的真的非常神奇并伟大,失去它中华民族肯定会遗憾终身。但很多发现梨花想说也说不出来,因为轻则限流,次之删帖,重之封号。梨花只盼望能够继续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希望“诸位”能够高抬贵手。如果您也想验证上古的象数文化的自然科学性,可以告诉梨花太阳系中任意一颗天体距离绕心点的当前位置(包括卫星),梨花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象数换算,准确的告诉您它的规轨道转速。因为空间与时间不但相通,还互为彼此的反面。这便是庄子齐物,乃至齐同是非的理论基础,道通为一。

老子通过反复列举的方式,总结文化论点的行文方式屡见不鲜。如第二章开篇,便以列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的方式,总结了“恒也”,这种维持万物运转的共性规则。但因时代所限,后世几乎所有注释《道德经》的版本都将“恒也”两字剔除。因为这些学者都想不明白,老子列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引申出维持万物运行的共性规则,均衡的简单道理。既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深入了解的,诸多守恒规则。

何谓无为?不以有为目的作为。故曰顺其自然。比如阳光、雨水、养分、种子等各方面前提条件具备,自然会长出庄稼。这就叫做无声无息的作为。因此第二章的后文继续道:“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持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虽然之前已经简单讨论过无为,顺其自然的概念。但我相信大家对它的理解一定还很模糊,那我们就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深入讨论下老子“行不言之教”主张的具体由来。

相传公元前年的一天,年近而立的孔子受鲁君资助,与弟子南宫敬叔一同前往周京洛邑学习周礼。他们这一次游学的老师之一,便是时任“守藏室之使”的老子。据说学礼有成后,孔子与老子之间有一次亦师亦友的彻夜长谈。孔子曾向老子袒露了自己未来的志向,担忧若大道不行,仁义不施。必定战乱不止,国乱难治。因此决定自己未来志向是复兴周礼。但老子却这规劝他:“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简单地讲老子认为,所有该发生的事情,都有特定的自然规律在冥冥之中左右,人不应强加干预,更不该刻意作为。因此认为孔子刻意推行周礼,渴望重还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注定会失败。并认为孔子刻意推行仁义,就好比敲着鼓去寻找谁不仁义,结果只能人他敲的越响,人们逃的越远。事实也证明老子一语中的,准确预言了孔子师徒周游列国的悲壮结局。比如楚昭王就曾想封赏孔子七百里土地,但却被子西劝阻。子西劝阻楚昭王的说辞便是,孔子一旦得势,必定极力复兴周王室,讨伐素有问鼎之心的天下诸侯!楚昭王听后惊出一身冷汗,封地孔子的想法就此不了了之。因此老子认为,孔子以说教的方式刻意推行的仁义的做法,有违人性远矣,注定会失败。这便是属于有为,有目的的刻意作为。

那么什么又是无为?

同样关于仁义,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暗,有忠臣。”当维持社会秩序的大体规则彻底荒废时,仁义才会自然而然的重新出现。因为世间万物均需要不断的破茧重生,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天道如此,岁月如此,季节如此,王朝如此,文明亦然如此。您真的以为地球近五十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就只孕育过人类这一个文明吗?那么易经的智慧又从何而来?

深悉易理的老子虽然为孔子的未来结局感到惋惜,但他也清楚这是谁也无法改变必然结局。因为岁月需要像孔子的这样的人挺身而出,犹如木铎般振醒世人。更需要他们的默默耕耘,为那一轮轮早已远去的文明保留薪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梨花坚信,孔子的存在意义并非是创造,而是记忆,是传承。是韦编三绝,是有教无类,是自强不息,是厚德载物,是不图回报的言传身教,是永生永世都不该被遗忘纯朴善良与刚正不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不断谦卑奋进。

如此一来,大家或许能够明白有为与无为的区别。总而言之“无为”光是理解都很艰难,更莫说执行。故老庄认为,能够执行无为的人绝非常人,而是圣人,值得世人崇敬、效法的圣洁之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他为什么是圣人?因为他做到了无我、无他公平对待。您原意寒冬腊月去开咋大运河吗?不原意,就不该强迫自己的百姓去做。您原意抛家妻子远征他国,或客死他乡吗?不原意,也不该强迫自己的士兵去做。

所以老子说的没错“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天下必须托付给重视它如同重视自身,爱惜它如同爱惜自身的有德之人。否则便会是一个又一个商纣王,隋炀帝。一场又一场人伦悲剧,一轮又一轮兴衰陨灭。

所幸苍天幸甚,中华幸甚,实事是最好的砺金石,华夏能有当今盛世便知所托非人,复兴在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