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14)
主笔:闲乐生
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年),吴国已基本上搞定了江淮诸小国,并将势力推进到了山东半岛的鲁国一带;接着,夫差决定搞定齐国。但齐国可不比鲁国,没有那么好对付,而且把战线拉到千里之外,军队的运输和补给都成问题,他原先北上称霸所走的道路,是先由长江出发到达东海。再从海上绕入淮河,但这样不仅航程过长,而且时常会有风浪。充满了危险。
所以,夫差决定在扩建姑苏台的同时,不顾百姓的承受能力,广征民工,在今天扬州市西北角蜀冈一带建起一座周长约十八里的大城,是为邗(音寒)城,作为吴国进军北方的军事基地(这就是扬州建城的开始),并开凿邗沟,利用江淮地域的众多湖泊,在湖泊间挖掘沟渠,形成一条长达公里贯通长江与淮河的运河,作为运送吴国物资和军队的通道。这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确切穿凿纪年的第一条大型运河。
这个大工程从这一年秋天开始破土动工,一直到第三年夏天才完工,给吴国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不过从历史角度来看,邗沟沟通了我国东部沿海的水上运输,为后人修建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基础,更使苏北扬州地区日益繁荣,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一大经济重镇。夫差虽然穷兵黩武,但在客观上他造福后世,功不可没。
图:扬州财神庙,大王庙,供奉的两位财神分别是春秋吴王夫差与汉代吴王刘濞而鲁国执政季康子见吴国大兴土木,一副不搞定齐国誓不罢休的样子,心思也开始活动了:我鲁国夹在两个大国中间,今天你打我一下,明天他打我一下,这也不是个事儿呀!现在他们两个老大交恶,大战一触即发,我得选一个正确的老大投靠才行,万一站错队伍,那就糟糕了!
选谁好呢?这是一个问题。
还是选吴国好了,吴国如日中天,齐国则五大家族乱政,怎么看,都是吴国胜算更大。
恰好这时候被吴人囚禁的政治犯邾隐公不知使了什么阴谋诡计,竟然成功越狱,逃到了齐国(邾隐公是齐悼公的外甥)。夫差大怒,于是立其太子革为邾桓公,并率领吴、郯、邾、鲁四国联军大举伐齐。
大兵压境,齐国没有选择奋力抵抗,却选择了内斗。五大家族中的田、鲍二族趁机联合起来,以毒酒弑杀齐悼公,另立悼公之子壬为君,是为齐简公。按照周礼,对方死了国君,这仗就不能打了,所以夫差接到讣告后,在军门外号哭三天,以示哀悼。
但哭要哭,戏要演,仗还是要打,夫差一面假惺惺的装好人,一面却偷偷派大将徐承率领一支海军绕道去攻打齐国东部沿海,结果反而被齐国水师打了个埋伏,狼狈撤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明确记年的海上军事行动。比希腊与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年)还要早五年。
夫差偷袭不成,怕待久了给养跟不上,遂借口周礼不能伐丧为由,宣布退兵,回去接着挖运河。
两年后,吴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年)春,邗沟这条江淮大运河终于正式竣工,吴军再也不用冒险走海路了,夫差便又贼心不死想再次攻打齐国了,他心心念念要当霸主,计划干掉齐国后还要接着弄晋国。
让全天下都臣服在他的脚下,是他一辈子的梦想。
与此同时,齐国的权臣田常(陈成子)也蠢蠢欲动,撺掇齐简公派兵攻鲁,以报去年鲁国联吴攻齐之仇。田常内心并不是真的非要跟鲁国过不去,只是他想要独霸齐国,就要除去高、国、鲍、晏等四大家族,攻打鲁国正是消耗他们实力的最好方法。
齐国大兵压境,鲁国危如累卵,虽然孔子高徒冉求指挥鲁军用矛阵打败了齐国的第一波进攻,斩获齐军甲士首级八十,但毕竟只是一次小胜,齐军势大,季康子感觉毫无胜算,只好请孔子前来帮忙。这几年鲁国朝齐暮吴,外交政策摇摆不定,连年被扁,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听说孔门弟子众多、能人辈出,当有集体智慧之优势。
于是孔子将自己的七十二门徒召集起来开会,说:“鲁国,是祖宗陵寝的所在,即祖国也。现在,鲁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诸位,为了祖国,为了孔门的荣誉,请大家站起来,挺身而出!如果你们不挺身,我这糟老头子就自己挺身了。”
子路举手:“我,我要挺身!”
子曰:“坐下!你不行!”
子路不服气,跑到一旁做起了“伏地挺身”,孔子不理他。
子张、子石又举手:“我去,让我去吧!”
子曰:“坐下!坐下!你们也不行!”
子贡笑:“老师,还是我去吧!”
子也笑了:“哦,你有何能?说来听听。”
子贡答:“吾得素衣缟冠,使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可使两国相亲如兄弟……”
“还有呢?”
“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吾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吾者存,不用吾者亡。”
孔子满意的点头道:“子贡利口巧辞,辩才贤于某也。只有你去,我才放心。”
子贡于是从鲁国出发了,不带一兵一卒,他的车马独自奔驰在齐国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他的身影慢慢模糊,从送行人的视野中缓缓淡去,此时此刻,鲁国没有人相信,子贡这一去,天下形势将为之大变;他一个人,一张嘴,改变了齐鲁晋吴越五个国家的命运,从而让中国历史在春秋战国之交这个关键时刻,遽然转弯。
子贡不日来到临淄,拜见田常,说:“鲁国是一个难以攻打的国家,相国却要攻打他,你这是大错特错。”
田常笑,我还以为子贡号称鲁国第一辩士,能有多厉害!原来也只会说这一套没创意的套话,鲁国国小民弱,现在只不过刚占到点小便宜,有啥好拽的,如果你就想用这些陈词滥调说服我退兵,那还是尽早滚蛋吧!
子贡见田常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微微一笑,接着说:“鲁国为什么难以攻打呢?因为鲁国城墙又破又矮,护城河又窄又浅,国君又蠢又笨,大臣又傻又呆,士兵又弱又差,简直太难攻打了。我看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的城墙又高又厚,护城河又宽又深,士兵又精又锐,装备又强又足,大臣又贤又明,这才是个容易攻打的国家,跟这样的国家打仗才有意思,您说是不是?”
田常又好气又好笑,不会吧,你子贡是个吗?说话颠三倒四,莫名其妙,难道是存心奚落我吗?
他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是你个头?什么混账逻辑!胡说八道,不知所云!”
子贡笑道:“别急呀!听我解释……我听说你三次受封都未能如愿,就是因为朝中有大臣反对你。是不是国、高、鲍、晏四大家族在从中作梗呀?”
田常脸色顿时一变,他被子贡说中心事了,四大家族,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子贡见他不吱声,微微一笑,继续道:“我明白,你想靠攻打鲁国来消耗四大家族的实力。可是鲁国太弱,根本无法削弱他们的实力,而且齐国若胜,齐军主帅国书也会威望上升,恃功坐大,把你架空。到时你别说要成大事,就算想保住性命,都难了。”
图:周一围饰演的子贡田常脸色大变,急道:“那照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子贡道:“好办。就像我之前说的,舍鲁攻吴!吴国之强,天下皆知,齐国若败,四大家族的势力必定被淘空。如此,您在国内上没有强臣对抗,下没有百姓的非难,独掌国政,非你莫属。”
好毒的一招,看来子贡完全是个纵横家作派,只讲利益不讲仁义,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鲁国了。孔子这么多高徒却只选子贡,显然也是看准了这一点。
田常哈哈笑道:“高,实在是高!好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如此一来,四大家族必定损失惨重,齐国以后就是我话事了……可是,齐国的军队已经开到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攻吴国,四大家族的人不傻,肯定会怀疑我的。”
“这好办,您可以先按兵不动,我帮你去找吴国来攻打齐国,这样不就没您的事儿吗?哈哈!”
“好,就这么办,先生长途跋涉,辛苦了,我立刻给您准备最豪华的车驾,最快的马匹,请您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吴国,说服吴国攻打我国,还有这一点小意思,且作活动经费,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子贡当然笑纳,不拿白不拿。
于是子贡的车马又奔向吴国,见到了吴王夫差。
子贡对夫差说:“向齐国发动攻击吧,去解救鲁国的危难!您的威名将在华夏大地传颂,天下都将臣服在您的脚下。”
夫差没有说话,他在犹豫,这些天来,句践励精图治的事迹也传到了吴国,让他有些担心,句践表面上对吴国忠心耿耿,暗地里不会想着背叛自己吧?虽然他自认为小小的越国成不了大气候,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当初自己一时冲动放了他,会不会真的是做错了呢?
子贡大概猜到了夫差的想法,问:“君王莫非是在担心越国?”
“是啊,寡人何尝不想伐齐救鲁、北上称霸,只是越国始终是个心腹大患,你的建议,还是待寡人平定越国后再说吧!”
子贡心想:别呀,等你搞定越国,鲁国早玩完儿了,不行,我要加把劲再好好忽悠你一下。
于是子贡又问:“君王,您认为齐鲁越三国孰强孰弱?”
“这个问题简单,齐国最强,鲁国次之,越国最弱。”
“这就对了,既然越弱齐强,则伐越利小,纵齐患大。况且担心弱越,躲避强齐,这不能叫勇;追逐小利,放纵大患,这不能叫智。智勇俱失,何以争霸?”
夫差点头同意,又问:“那你说寡人该怎么办?”
“您应该保存最弱小的越国以显示您的仁德,救援次弱小的鲁国以显示您的恩义,攻打最强的齐国以彰显您的强大,这样才能威服晋楚等大国、臣服郑宋等小国,这才是真正的‘霸道’,这才是各国诸侯所敬仰的好霸主呀!如果君王还是对越国不放心的话,子贡愿意为您去越国走一遭,让句践派军队随您一起北上,这样既使您有面子,又让越国空虚无法危害吴国,如何?”
夫差大喜:“高,实在是高。好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那就只好劳烦先生辛苦一趟了。寡人立刻为您准备最豪华的船只,最优秀的船夫,请求先生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越国,说服句践。这一点小意思,且当活动经费,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子贡当然笑纳,土豪的钱,不拿白不拿。
子贡的船队很快抵达了越国。
句践听说孔子高徒国际名人子贡到访,大喜,连忙命人清扫道路,亲自到郊外迎接贵宾,并亲自驾车把他送到了宾馆,好酒好菜招待。
子贡的随从们感觉相当得意,越国果然是个乡下地方,没来过啥高人,所以一见到咱们先生就屁颠屁颠的跑来迎接,傻傻的,土土的,真没见过世面!
可是子贡的内心并不轻松,句践果然如我预想般低调。此人看似木讷,其实深不可测,绝对是当今天下最危险的一个人物,看来我一定要小心应付才行。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出绝招了。
于是,酒宴正欢,句践突然发现子贡的脸上落下了几滴晶莹的泪珠,忙问:“先生屈尊驾临我这个乡下地方,是不是觉得我们招待不周,所以委屈落泪啊。如果真是这样,就请原谅寡人吧,咱们越国穷呀!”
话音未落,没想到子贡反而哭的更伤心了:“呜呜呜……我……我哭不是因为君王您招待不周……而是在同情您的遭遇啊。因为您马上就要大祸临头啦!在我眼里,你和死人没啥区别。所以我现在提前哭祭一下你,免得日后来不了啊!”
句践一见对方演技如此高超,顿时惺惺相惜之情泛滥:好哇,寡人终于碰到一个可敬的对手了。Ok,就让我们好好切磋较量一下,共飚演技吧!
于是句践连忙跪地叩首,拜了两拜,抬起头,亮出他的绝招——标志性星星眼,无比诚恳的说道:“寡人听说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的,而今先生特地跑来哀悼我,这就是我的福分,这就说明我还有救,对吧!先生您到底有何指教,寡人洗耳恭听!”
子贡暗赞了一声好演技,继续道:“是这样的,我近来见了吴王一面,劝他伐齐救鲁、北上称霸,可他却说要先平定了越国再说,所以我才赶紧跑来见你最后一面哪!”
句践叩头如捣蒜,可怜巴巴的说:“我句践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缺乏管教,所以才会不自量力而得罪吴王。结果仗也打输了,脸也丢光了,句践自问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好逃出都城,跑到山海之间,每天与鱼鳖为伴,静思己过。我这么老实,吴王何以就是不肯放过我呢?……”
子贡暗笑,别装了,你心心念念想要报仇,以为我看不出来么?戏演到这会儿也就差不多了,再演下去就不好玩啦。
于是子贡摇头道:“你呀你呀!想报仇就得偷偷的来,怎么能被仇人发现你的动机呢,如今弄成这样,叫我怎么说你好呢!”
句践听罢,尴尬一笑,坐起来愤声道:“好,既然先生是个明白人,那明人就不说暗话了!确实,从前吴王夫差倾全国之兵残伐我邦,杀我子民,抢我财货,毁我宗庙,使得我越国白骨遍野,荆棘遍地,百姓离散,身为鱼鳖之饵。我与吴王之仇,不共戴天;我对吴王之恨,深入骨髓;但寡人还得小心伺候他,就像儿子对老子一样,不过这统统都是我做给别人看的。实话跟你说吧,为了报仇,这些年我吃不香睡不着,不玩女人,不听音乐,嘴唇发焦,喉咙发干,苦心劳力,卧薪尝胆,上事群臣,下养百姓,就是希望跟夫差打一场震惊天下的战争。我梦想着有一天,在广阔的原野上,我和夫差冠盔披甲,抄着双手指挥吴越两邦的勇士,并肩接踵,前仆后继,决一死战!为了能达到那个目的,哪怕士民流离,肝脑涂地,寡人也在所不惜;就算是脑袋搬家,身体被大切八块,丢到海里喂鱼,被天下人耻笑,寡人都心甘情愿。所以先生您尽管说吧,只要能够报仇雪恨,寡人什么都可以干!”
图:陈道明饰演的越王句践子贡只觉得天地间一股极强的怨毒之气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碜——原来仇恨竟可以把人折磨成这般模样,太恐怖了!我宁愿去招惹一个恶鬼,也不愿招惹这种人。
于是子贡赶紧说:“夫差为人残暴,又穷兵黩武,搞得国内民怨沸腾。现在君王您只能顺从他的心意,出人、出力、出钱帮他攻打齐国,让他放松警惕安心北上。如果齐国胜利,吴之兵力必定大损;如果吴国胜利,那么夫差在志得意满之下,一定会接着攻打晋国。子贡愿意为您去晋国走一遭,说服晋君与我们合作,共同对付吴国。到那时,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后方空虚,您就可以报仇了!”
句践大喜,忙避席道:“高,实在是高。好一个扮猪吃虎的妙计,果然是孔夫子的高徒,名不虚传!那就只好劳烦先生辛苦一趟了,这里有黄金百镒、宝剑一把、良马二匹,小小意思,且当路费,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子贡说什么也不笑纳,如此危险的人物,还是敬而远之、跟他保持距离为妙。
接着,子贡又回到了吴国。
他回报夫差说:“事情办好了,越王句践非常惶恐,依我看,他绝对不会背叛您的。”
过了五天,越国的使臣文种果然来了,在巍峨堂皇的姑苏台上,他朝夫差叩头道:“东海贱臣句践谨派使者文种前来修好您的属下近臣,托他们向大王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句践听说大王将要发动正义之师,讨伐强暴,扶持弱小,尊天子攘暴齐,所以请大王给他一个机会,让越国出动境内全部军队三千人,句践愿意亲自披坚执锐,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赴汤蹈火,亲受矢石,死无所惧!”
子贡在一旁暗笑:你们越国总共才三千兵?鬼才相信!明显就是在保存实力,准备在吴国背后捅一刀嘛!
可是夫差却相信了,他开心地说:“句践果然是个大忠臣啊,寡人没有看错他!”
文种接着说道:“句践还派微臣给大王送来越国的镇国之宝:宝甲十二件、屈卢神矛、步光宝剑,作为犒劳贵军的贺礼,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夫差当然笑纳,不拿白不拿。
子贡连忙表示祝贺:“恭喜君王,贺喜君王,越王如此忠心,吴国的霸业指日可待了。”
夫差笑道:“是啊,你看句践对寡人多忠心,还要求冲在最前面帮我挡子弹!”
子贡心中暗笑,口中却道:“越王虽然这么说,君王却不可以这么做。弄空别人的国家,调走人家所有的士兵,还要人家的国君跟着出征,这是不仁义的表现。”
夫差一听也是这个理儿,于是跟文种说:“越王的心意我领了。礼物收下,军队收下,他自己就不用来了,好好帮寡人守住后方就是。”
文种大喜,朝子贡感激地看了一眼,退出去准备给伯嚭等吴国奸臣的糖衣炮弹去了。
子贡走下姑苏台,迎面碰到了一个满头白发怒气冲冲的高大老人,他看着子贡,眼睛里充满了怨恨,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从子贡身边走过。看来是赶着要去给吴王进谏。
子贡的直觉告诉自己,此人就是传说中的白发魔男伍子胥了,他回过头来看了看伍子胥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悲哀,就像再看一个快要死的人。
——伍子胥,你不要怪我,这是我的使命,也是你的宿命。
子贡离开吴国来到了他最后一个目的地晋国,见到了晋定公,说:“子贡此来是为了提醒君王,吴国的大军将席卷齐鲁大地,挟威而直逼贵国,威胁您的霸位。所以请君王您一定要早作准备。”
晋定公大惊,没有想到,这个当年晋国为了牵制楚国而一手扶持起来的东海小邦,竟已不满足在南方横行,要跑到中原来霸道了,忙问:“那夫差竟如此嚣张?依先生看,寡人该怎么办呢?”
子贡说:“与吴国的死敌越国结盟,然后厉兵秣马,用枪炮来迎接吴军!”
晋定公点头道:“嗯,好主意,当年我们可以扶持吴国搞定楚国,现在我们也能扶持越国搞定吴国。呵呵,多谢先生不远千里前来提醒,长途跋涉,辛苦了,这是一点小意思,且当路费,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子贡当然笑纳,不拿白不拿。
就这样,子贡完美的达成了自己的使命,不费一兵一卒,只靠这天下独一无二的唇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将五国局势大洗牌,也将自己推上了天下第一辩士的神坛。
此后,子贡名扬天下,他一面在鲁国和卫国为相,一面在列国经商,以至家累千金、富可敌国,经常坐着四马华车,带着满车的金银财宝,结交列国诸侯,纵横捭阖,并传播儒家思想,所至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注1)。据说孔子死后,弟子为他守孝足足三年,才痛哭离去,但子贡思慕情深仍不肯走,竟又独自守墓了三年始归。
图:子贡庐墓这就是孔子第一高徒,既有通天本领,又有赤子性情,据说此后鲁国贵族还想借抬高子贡以贬低孔子,这时又是子贡亲自出来辩诬,维护老师尊严。
图:子贡庐墓处,位于曲阜孔林孔子墓西在我看来,孔门七十二黄金儒斗士中,最终还是子贡达成了孔子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正是他靠着自己的金钱、势力与影响力,才让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名垂后世。事实上,战国初年鼎鼎大名的魏国西河学派(注2),也与子贡、子夏两师兄弟有关,他们都是卫人,甚至他们的徒子徒孙吴起商鞅也都是卫人(注3)。卫国从战国时代起便是它宗主国魏国的人才基地,由此亦可见。
注1:这里的“分庭抗礼”乃本意,并非后来引申的平起平坐的意思。“分庭”即宾主分处庭院两边,主人居东,客人居西;而“抗礼”意思是以平等的礼节相互行礼。
注2:该学派以儒为道,以法为术,特点是儒法兼用。
注3:只有子贡之徒田子方,见其姓氏,似乎是齐人。